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论剑

田铭:脱贫攻坚选人用人应坚持三不离

[ 作者:田铭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6-05-23 录入:实习编辑 ]

四川省委不断加强贫困县领导班子建设,目前已基本完成贫困县党政正职的调整补充工作。其中新任贫困县党委书记35名、县长22名。这57名新任贫困县党政“一把手”是如何选出的?(5月21日  四川日报)

贫穷不是社会主义,也不符合社会主义的要求,确保到2020年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是各级党委政府发展经济首要解决的问题。面对时间紧、任务重、各地实际情况不同。各级党委政府必须抓住 “人才”队伍建设这个关键。选出来的干部要经得起考验和实践,要有 “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执着劲,带着党和人民的嘱托在扶贫路上,敢于向贫困宣战,敢于在脱贫攻坚“主战场”攻坚拔寨建功立业。

一是脱贫攻坚不离人才。如何解决好“扶持谁”的问题?怎样解决好“谁来扶”的问题?如何解决好“怎么扶”的问题?怎样把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与实际和实践精准对接?等问题离不开人才,各级党委政府选出来的党员干部必须经得住党的考验和实践,对“一把手”来说是个考验,也是对扶贫工作的考验,是扶贫的成功的“关键”。而选派一批政治素质过硬、驾驭全局能力强、干事有思路有激情、善于抓班子带队伍的干部,成为“扶贫人才精准”的关键。

二是扶贫路上不离监督。越是任务重,时间紧,越要完善监督。层层压实责任,级级传导压力,倒排时间、强力推进、务求实效。要求“一把手”积极履行好第一责任人的责任,做好面上统筹协调工作,其他领导干部要互相补台、加强合作、通力协作,确保“脱贫攻坚”顺利、按时完成。同时针对干部“沉不下去”消极应对、扶贫不精准、模式粗犷、上热下冷等现象进行监督问责,防止扶贫跑偏、脱轨。

扶贫不离实际。情况与成因不同,导致的贫困原因更是千差万别,如何做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值得各级党委政府和社深思。需要各级党委政府“一把手”坚持实事求是原则,深入调查、从实际出发、量力而行、尽力而为,既要防止拖延病,又要防止急躁症,杜绝 “一刀切”或“一阵风”的扶贫方式。

习近平总书记说过“实干兴邦、空谈误国”只有选出的“一把手”紧跟党的大政方针积极发挥主导作用。在扶贫地区敢想、敢干、敢为、时刻牢记党和人民的嘱托。拿出“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勇气与群众不脱贫不罢休的决心打赢这场“脱贫攻坚”战,为早日达到小康社会打下基础。

作者单位:四川省绵阳市北川县白坭乡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