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论剑

田铭:雅贿背后是权力的魅影

[ 作者:田铭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6-05-16 录入:实习编辑 ]

据广州日报消息,5月13日,广东省委办公厅原副主任、省公安厅原党委副书记蔡广辽被控受贿一案在广州中院开庭。

据指控,1995年至2014年,蔡广辽在担任广东省公安厅警卫处处长、警卫局局长、广东省公安厅党委副书记期间,利用职务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或利用其职权或地位形成的便利条件,为他人谋利,索取或收受他人财物共人民币328万余元、港币160万元、美元0.7万元、澳元1.4万元。(5月14日 广州日报)

十八大后,党和国家严查各种腐败案件,让不少人闻风丧胆,但也有不少人转“明”为“暗”,开始从“陆面”转到“地下作战”。更有甚者还是实行“雅贿”,如广东省委办公厅原副主任、省公安厅原党委副书记蔡广辽将300元的假“古董”却买了100万的天价,在笔者看来就是权力“魅影”在作怪。

一个人有“雅好”是值得鼓励的,但若让的自己喜爱沾染了权力的“魅影”,就会成为别人“猎杀”对象投其所好或者是积极购买自己手中的“古玩”“古董”哪怕是假的也要购买,其实他们看中的不是手中的“古董”而是自己手中的权利,其危害不可小觑。

要想摘除干部用公权“雅贿”的毒瘤,首先要补足“精神之钙”,积极开展党风廉政教育,组织干部积极学习党的思想路线,把领导干部教育常态化、具体化、生动化,让干部把党纪国法印在自己脑海里,时刻管住自己欲望。

其次,要加强纪检监察部门的监管,做到对“重点”干部全程监督无死角、无漏洞,积极创新监督体制。对于带有“苗头性”、“倾向性”的问题,要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分析,将苗头遏制在摇篮里。

最后,用制度将权利关进“笼子”里,要求领导干部树立严谨的用权关。要正确处理权力与责任、虚荣心与雅好的关系,做到用阳关监督祛除权力“魅影”。

领导干部权力越大,社会责任就越重,越应花更多时间为人民服务。切不可滥用权力,谋取私利。

作者单位:四川省绵阳市北川县白坭乡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