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与某县一位同志叙谈,他大倒苦水:手头的一项工作,上面年年抓,省里市里文件也发了不少,可每次拿着文件找有关部门,总是碰一鼻子灰。有一位相熟的领导跟他说了大实话:“文件太空太虚,拿100份来也没法兑现啊。”(2016年5月4日人民网-人民日报)
文件是上传下达、处理公务的一种工具,文件的编写只要观点明确、文字精练、层次分明、把事情说清楚,能让人看得明白即可。然而,一些人把写文件当成是显露“才华”、摆弄“官威”的阵地,大话、空话、套话连篇,又臭又长,不接地气,读不通,看不懂,不知所云,更无法正确领会精神实质,人为制造“中梗阻”,造成政令不畅通,使上级决策不能及时落地实施。
文件作秀的根源是干部的作风问题。一些领导干部官气重,倚权自重,以官压文,明明平级单位应该用公函格式,却因对方单位要解决资金、落实职称级别等等,有求于他,就得把他当领导,不写成请示、报告来就休想办成事,把自己临驾于组织之上。还有一些领导干部,卖弄权力,看下级文件不是仔细查看文件内容,而是首先看文件长短,认为写得短就是不尊重领导,没有诚意,没有把领导放在眼里,更有甚者,还要求下级党委、政府向其个人行文。
文风既是党风、正风的一面镜子,也是干部作风的一面镜子,正如干部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一样,文风建设也必须要永远在路上。很难想象那些在文件上做秀、大话、空话连篇的领导干部能做到脚踏实地地做好本质工作。很难想象,那些把大量精力用于连篇累牍的文章以显示自己重视该项工作的领导干部还能有精力抓好具体工作。
“文以载道,文贵从实”,杜绝文件作秀必须从改进文风做起,从改进干部的作风做起。这就要求领导干部要带头学习,夯实理论功底,大兴密切联系群众之风、求真务实之风、艰苦奋斗之风、批评和自我批评之风,就要求领导干部要加强自身修养,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文、言、行一致的人。
作者地址:四川省绵阳市盐亭县高灯镇政府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