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论剑

宋清辉:促进农业发展涉农资金拟整合

[ 作者:宋清辉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6-04-27 录入:吴玲香 ]

据媒体报道,财政部正在研究将涉农资金整合为6大类,并且按照“大专项+工作清单+集中下达”的模式,继续在黑龙江的“两大平原”实施试点。

著名经济学家宋清辉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将涉农资金整合为6大类的意义重大且很有必要:第一,此举不但可以提高资金集聚使用效益、集约使用财政资源,而且这也是深化农村改革、激发农村活力的一项重要任务;第二,整合涉农资金,有利于集中力量办大事、加速推进新农村建设步伐。

据了解,2013年,经国务院批准,财政部印发《关于黑龙江省“两大平原”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涉农资金整合的意见》,支持黑龙江省“两大平原”先行先试、开展涉农资金整合,拉开从“源头”推动涉农资金整合的序幕。“两大平原”是指黑龙江的松嫩平原、三江平原。除对特定人群的补贴资金、救灾资金外,将中央财政安排的农业生产发展、农村社会发展、扶贫开发等3大类77项资金全部纳入整合范围,涉及20个中央部门。省级财政安排的相关涉农资金也一并纳入整合范围。

据了解,涉农资金整合持续多年但成效不大,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刘瑞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国家一直对农业的资金支持力度不减,可能是多年支持的结果,导致了资金分散使用。因为是各条渠道逐步形成起来的,所以今天农资基金每个渠道都有资金,但是都是分散使用,没有形成规模效益。所以把它整合起来可以突出农资资金使用的高效率,达到一种规模经济的目的。

如此说来,此举存在着很多难点。刘瑞告诉记者,改革的难点来自于各个部门分割造成的部门利益之间的扯皮现象。比如每个项目都有自己的主管部门和投资渠道,如果整合起来势必会把某些部门的权力取消了,可能会对以前形成的利益格局造成一定的触动。改革中最大的难点就是怎么协调好获益者和失意者之间的平衡,在资金的整合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这样的问题。

要解决这些难点就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首先需要统一认识,这样大家才能对过去的利益格局形成的扯皮现象有一些共识。第二是要协调好各部门的资金,有必要可以建立一个协调机构来做一种临时性的安排,完成这个资金整合的工作。第三是在国家的资金集中用于主攻方向之后,其他领域应该鼓励市场,动员市场的各方力量进入到农业生产领域来,这样也体现出“改革两个手”的作用,一个是“看不见的手”,一个是“看的见的手”,来共同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

宋清辉还指出,从基层的涉农资金整合改革效果来看,对相近的资金整合能力没有问题,但是一旦涉及到跨越尺度较大的资金就难以整合下去。因此就需要首先由中央层面进行整合,然后逐渐过渡到地方政府手中,给地方政府多一些整合的权力和自由度,地方政府才会有积极性利用涉农资金去解决最突出的问题。

对于将涉农资金整合的意义,宋清辉说,涉农资金整合为6大类之后,除了涉农扶贫资金外,社会事业资金和生产发展资金均可以向贫困农村地区倾斜,对日后工作具有借鉴意义。此举可以说是迈出了涉农资金整合改革的关键一步,有效提升了精准扶贫能力,对支农效果影响显著。

此外,刘瑞表示,从长远来讲,将涉农资金整合有利于促进农业持续增长和可持续发展,因为农业在国民经济的产业当中始终居于基础产业的地位。不能完全交给市场去运作、完全市场化。国家投入巨额资金支持农业生产是一个长期的、战略的考虑,可以更高效地促进农业的发展。另外,如果说是鼓励市场的力量进入到农业生产领域,也可以产生带动作用,用政府的资金引导来共同带动整个农业的发展。

中国乡村发现网转自:中国产经新闻 (记者 于淼)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