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论剑

伍文胥:官网常刷屏才有存在感

[ 作者:伍文胥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6-04-22 录入:吴玲香 ]

今后,教育、环保等和百姓最“贴近”的部门,每季度拟至少举办2次新闻发布会。首都之窗昨日公布《北京市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工作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即日起至426日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意见稿明确,本市政府网站信息内容每周至少更新1次。(421日《北京晨报》)

随着互联网深入寻常百姓家,电子政务成为大势所趋,这也与深化行政机制体制改革、加速推动政府职能转变、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宗旨高度契合。北京出台《意见》从制度上强制推动政府部门将政务公开作为规定动作,明确每季度拟至少举办2次新闻发布会,本市政府网站信息内容每周更新1,全力推动政务公开常态化、制度化,彰显务实为民真态度。

前不久,覆盖全国的官网普查结束,调查的结果显示,不少地方出现“僵尸官网”,政府官网、官微纷纷成为“睡美人”,让群众目瞪口呆。有的好歹装点一下“门面”,意识到官网至少代表着政府部门形象,官网上还有一丁点儿内容,虽然多半是很多年前发布的,大部分信息与现状极不一致。而有的直接是个“空壳子”,至始至终没有发布过信息,官网链接点开一看,一片空白,如此忽悠监管部门和群众究竟是在藐视公众的容忍底线还是在践踏政府威信?当官网上熠熠生辉的“执政为民”与官网内容“一片空白”出现在同一张画面上时,又是何等讽刺?如此自损威信又岂是聪明之举?虽然经过整改,大部分官网、官微都重新被激活,也定期发布和更新内容,但仍然存在着诸多令群众不满意甚至投诉的问题。一是信息更新频次太低,往往是一月、几个月甚至一年才更新一次,甚至出现更新的信息内容也是过时的;二是更新信息内容不全面、不详实、不准确,让群众看不全、看不懂,应当公开的政务信息不公开,公开的一些数据无法找到、查到可靠的依据、出处,令人难以信服,难免让群众质疑究竟是要隐瞒什么?政务公开实质不只是晒的政府政绩和问题“账单”,同样也是在晒政府的服务于群众的态度和水平;三是对于网民在官网、官微上反映的意见、建议,没有进行及时的、耐心的、有效的回应和解答;四是管理不善,一些地方不时发生官网、官微账号“被盗”、“中毒”发布不良信息的现象,大煞风景,毁尽公众“三观”。

“官网”常“刷屏”才有“存在感”。政府的本职就是服务群众,官网、官微作为政府的“脸面”,发布政务信息、与群众交流、收集民情、听取民意的开放式平台,受众面极大、影响力极广,一旦管理不善,出现有损党和政府形象、有损群众正当权益的事,其负面影响之大不堪设想。将政务公开信息更新机制化、常态化彰显的是政府为民服务的本色,经常更新官网、官微信息,作为密切政府和群众情感的交流平台,实质与当下网民们熟悉的“刷屏”的目的一样,旨在求得群众的理解、支持、认同和点赞,真正走进群众的心里,提升政府的“存在感”,求得群众的“认同感”,提升群众的“获得感”。

(作者单位:四川省三台县乐加乡人民政府)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