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组部部长赵乐际16日至17日在甘肃舟曲调研抓党建促脱贫攻坚时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关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决策部署,充分发挥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4月18日人民网)
当前,“精准扶贫”工作正在全国各贫困地区如火如荼的展开,这项意义重大、任务艰巨,覆盖全国“老、少、边、穷”地区的扶贫工作已成为各省份在“十三五”开局之初最重要的一项强省富民的基础性工作。当前,精准扶贫工作已经由“大水漫灌式”进入了“单株滴灌式”的重要阶段。而基层党组织则是攻坚拔寨中处于最前沿、第一线的“作战单元”,必须把基层组织建设与精准扶贫工作有效融合拧成“一股绳”,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一线指挥部”作用,确保真正打赢脱贫攻坚战。
实现7000万农村人口的脱贫,农村党支部是攻坚的一线战场。土生土长的支部成员,本身就是这场脱贫攻坚战的受益者,他们有着强烈的脱贫愿望, 充分调动支部和支部成员在脱贫攻坚中的积极性,鼓励参与到扶贫工作中来,给予支部更大的主动性和能动性,在资金、技术和政策上给予支部更大的支持,让支部一班人员能够在宽松的环境下走出一条适合本村发展的道路。在发掘自身潜力的同时,还要积极聘请“外援”。通过“两推一选”、机关下派、公开招聘等多种形式,在致富带头人、外出务工返乡人员、复员退伍军人、其他乡贤中寻找人才、使用人才,把政治强、事业心强、能力强的好党员选拔到党支部书记岗位上来带领村居群众大胆尝试,大胆创新,寻找长远发展的路子,特别是村集体发展的路子。
脱贫攻坚,不是一味的输血,更重要的是激发贫困村的造血功能,让村居发展出自己的道路。一些短期的资金流入,可以实现村居环境好“一阵子”,但是很难实现好“一辈子”。所以要解决物质上的贫困,首先要化解思想的上贫乏。脱贫攻坚不仅要扶项目、扶资金、扶人才,更应扶志气、扶智力、扶思想,见物更要见人。开展脱贫攻坚,建设坚强的党支部,先应从思想上“强起来”。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大力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加强思想政治建设,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在团结带领群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赢脱贫攻坚战中勇于担当、攻坚克难、奋发有为。
因此,重视扶贫干部的思想教育和引导,加深扶贫干部对工作的理解和认知,是精准扶贫工作的政治基础,也是政治保证。在把握好政治功能的同时,也要强化其经济功能,坚持“两条腿走路”。只有干部思想到位了,认识准确了,才能全身心投入到扶贫工作中,把这项惠及千家万户的民生工程顺利实施并如期完成。
中国乡村发现网转自:中国网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