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支部强不强,全靠领头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要靠基层党组织落到田间地头,党的各项任务,要靠基层党组织带领群众干。所以说,基层党组织是脱贫攻坚的战斗堡垒,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保障,是实现中国梦的有力推手。能否打赢这场脱贫攻坚战,党的基层组织很关键。
扶贫先扶志。贫困面貌变,首先要精神状态变。在困难地方和单位,党员有没有强烈的事业心,有没有艰苦创业的雄心壮志,有没有向困难作斗争的勇气,这是能否治穷致富的关键。因此,在加强贫困农村党的建设中,应把改变党员干部的精神状态放在首位,清除各种思想障碍,外在的扶持帮助,应建立在当地干部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基础上。要教育引导群众充分认识到,外在的扶持帮助只能作为脱贫致富的“发面引子”,而不能单纯依赖外援。要克服“等、靠、要”思想,“人越靠越懒,地越靠越薄,村越靠越穷”,社会主义新农村,“等不来,靠不来,全靠自己干出来”。
扶贫离不开基层党组织的堡垒。俗话说的好,蛇无头不走,要想将基层真正带富,必须要有一个强有力的基层党组织,只有建设坚强的基层党组织,有了思想好、作风正、能力强的带头人,才能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到实处,才能把党员集合起来、把群众组织起来、把脱贫攻坚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要结合当前正在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大力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加强思想政治建设,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学习党章党纪,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关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决策部署,在团结带领群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赢脱贫攻坚战中勇于担当、攻坚克难、奋发有为,做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
加强基层党建,要突出组织“领头雁”,脱贫工作提速快。脱贫致富终究要靠贫困群众用自己的辛勤劳动来实现,基层党组织要大力培育创业带富“领头雁”,通过党员带头创业致富、带领群众致富,增强农村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利用“党带富”同步小康党员创业带富贷款、党内激励关怀帮扶资金等扶持政策,充分发挥党员带头示范作用,不断强化党员意识,使党员成为致富奔小康的领路人。重视发挥广大基层干部群众的首创精神,让他们的心热起来、行动起来,靠辛勤劳动改变贫困落后面貌,促进脱贫工作快速推进,实现脱贫攻坚目标,共同奔小康。
(作者单位:贵州省铜仁市万山区委组织部)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