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论剑

伍文胥:民生预算账本需让群众看得懂可监督

[ 作者:伍文胥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6-04-05 录入:吴玲香 ]

今年中央财政的钱将花向哪里?财政部30日晒出了2016年中央财政预算的详细账单。记者注意到,今年中央财政预算更加详细,中央本级支出预算数超过2.7万亿元,其中,教育、住房保障、社会保障和就业、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等民生领域支出增长较大。(331日中国新闻网)

中央财政预算再“露脸”,看点在哪?公众的在意的是财政开支是否都用在了刀尖上、民生领域?能够主动晒“账单”彰显的是政府主动作为、公开接受群众监督的决心和力度,当然这也是公众的权力。但这些“账单”晒的实际成效如何尚需时间来检验。只是光晒“决心”不够的,还需晒出政府的“诚意”,晒出群众的满意度,关键还在于“账单”晒得全面、详实、准确,让群众看得懂、可查询、可监督。

从预算“账单”看,各项民生支出都有显著增长,或多或少,其增长幅度多因规律性的政策调整及历史欠账。比如,教育预算支出增长3.8%,这是人才发展战略的客观要求;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预算数为增长22.8%,主要是在经济下行压力没根释放的前提下,伴随着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大量中小企业裁员甚至倒闭,直接促成就业压力的持续增大,增加这方面的支出旨在稳定就业形势;住房保障支出预算增长7.7%,彰显政府持续改善公民住房条件的决心和力度;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预算增长47.2%,养老金、居民医疗保险转移支付也大幅增加,社会基本保障制度进一步完善,发挥“兜底”作用。

精确、具体的数据及明细说明,中央预算的“账单”相当细致、精准,突出改善民生、反哺社会基层群众的政策倾向,彰显把更多财政钱都用在“刀尖上”的决心和意志,这无疑是得民心之举。事实上,消除贫困,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更是执政者的至高追求。改革开放几十年来,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社会财富分配差距也在加大,客观上造成了群体利益撕裂。如何实现财富分配更加公平合理?如何完善社会保障,实现公共福利均等化?这考验着执政者的决心和智慧,唯有让最广大的人民群众都享受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才利于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才能深刻诠释执政为民的正确内涵,这也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体现。只有把更多发展成果反哺人民,才能提升社会整体文明层次,才能激发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创新创业活力,为社会发展凝聚更强大的内生力量。

民生预算账本需让群众看得懂可监督。此次中央预算“账单”已然晒出了政府改善民生的决心和意志,但毕竟是“纸上承诺”,公众担忧的是被“空头支票”所忽悠,更需预算“账单”全面及时详实的公开,在表述上更加形象、生动、具体、精准,让普通群众也看得懂政府把钱都用在了什么地方,便于随时监督,确保民生资金落在实处、用在实处,切实的增加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作者单位:四川省三台县乐加乡人民政府)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