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是“十三五”的开局之年,也是县乡领导班子换届之年。“换届”尚未到来,群众已经热议。作为现任领导干部,怎样来站好基层的“最后一班岗”,怎样正确面对即将到来的“换届”,人生观和世界观不同,想法和做法也就各有差异,这本无可厚非。但在闲聊中,时不时的听到这样的声音:要换届了,那些事情就放一放,等换了再说;你这个事情我们一定好好研究,你耐心等待;这个项目迟点才上报……如此种种,不一而足。这样的言论,这样的思维,这样的行动,真让百姓生出些无端的忧虑。
党的“十八大”以来,对党员干部的责任与担当叫得最为响亮,通过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三严三实”的践行,党风政风发生了巨大变化。党员干部们的思想觉悟提高了,责任意识增强了,担当的勇气鼓起了,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正在形成。但是,在面临换届的时刻,一些地方领导就开始患得患失起来,一己私利充斥头脑,过早地去考虑个人的去留问题,就把工作放到了次要的位置,甚至怕“麻烦”,怕“多事”,更不想去啃“骨头”,办事推诿,或层层“锯箭”,吃亏的还是老百姓。
林肯说:“每一个人都应该有这样的信心:人所能负的责任,我必能负;人所不能负的责任,我亦能负。如此,你才能磨炼自己,求得更高的知识而进入更高的境界。”这就告诉我们,“负责”是一个人的高境界。作为党员干部,只要“在位”一天,那份责任就要扛在肩上一天。古语“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往往用来比喻那些无所事事、得过且过之人,但细想下来,如果说“和尚”是一种工作身份,而“撞钟”又是工作的基本内容,那“当一天”和尚就“撞一天钟”不就是“尽职尽责”的表现了吗?那些具有高境界的“得道高僧”们,恐怕也是从“撞钟”开始的吧!
我们常说“在其位,谋其政”,就是要把那份责任与担当“进行到底”。一位党的干部,“在其位”了,只要知道“谋其政”,那他一定是个好干部。党的干部们应以什么为“政”呢?“不论职务的高低,都是人民的勤务员”,这就是“政”,“为人民服务”的精辟论述是共产党人永远不会迷失方向的航标灯。倘若知道自己可能在换届中要被换掉或调离,就在工作中推三阻四,置人民的利益于不顾,那将失去正确的方向,属典型的“为官不为”。
大凡“有作为”者,在位一天,就要“撞钟”一日,并且“撞”得异常响亮。他们不顾炎夏寒暑、不顾个人得失,一概以民之利益为重,生病了,挂念着群众;要调离了,还舍不得群众……沈浩同志、兰辉同志就是党的基层干部的楷模。今年马边县“3·8”边岩意外崩塌事件中罹难的王川等七位同志,用生命践行着共产党人的神圣使命,把那份责任与担当融入自己的骨髓,用对百姓的深情撞出的“钟声”,响彻神州大地,响彻郎朗晴空。
换届在即,不必过分纠缠于“去留”;我心依然,定当忠诚服务于“百姓”。“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任天上云卷云舒。”在洒脱与自在中尽显责任与担当,让那“一片冰心在玉壶”,岂不壮哉!须知,“换届”正是考验基层干部意识与胸怀、责任与担当的时候,不为“留”而挑灯作秀,更不为“去”而碌碌庸庸,而当一如既往,站好“最后一班岗”。最后,套用古人的诗句作结吧——尽心为民办实事,留得任前任后名!
(作者地址:四川省合江县自怀镇)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