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论剑

李婷:经济账和生态账应该是一本帐

[ 作者:李婷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6-03-23 录入:吴玲香 ]

领导干部离任,不仅要审经济账,如今更要审生态账2015年江西省新余市在全省率先探索试点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目前已经完成对该市渝水区原区长和市环保局原局长的生态审计。(人民网,321日)

近日发表了《领导干部要审计生态账》讲到新余市将所辖县、区党政主要领导和国土、林业、环保、水务等部门负责人,作为生态审计的主要对象,在离任时候要审计生态账。对于一个负责国土、林业、环保和水务等部门的领导干部来讲,经济账和生态账应该是一本帐,不应该仅仅作为离任时的考核账、审计账。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这就意味着,生态文明建设指挥棒的指向明确了,我们对地方政府和领导干部的考核,必将是既看产出增加,又看消耗降低;既看产业效益,又看环境权益;既看经济数字,又看生态发展;既看发展速度,又看发展质量。我们将通过生态文明考核评价制度建设,激发各级政府部门、广大干部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促进节能减排、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形成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强大动力。

绩效考评是无形的指挥棒,是依靠制度引导广大干部施政导向的最有力手段。生态账的考核评价制度,就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无形指挥棒。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完善正确、合理、及时有效的考核制度,不能作为突击账内外帐。 但是,一些地方和干部在发展理念上仍然存在重经济增长、轻生态建设等误区。有些地方、单位,GDP数字才是政绩考核硬指标,资源、环境、生态往往是软指标,甚至是缺位指标。在这样的考核评价机制下,追求的必然是项目数量、发展速度、GDP总量,如何保护青山绿水、蓝天净土,实际上往往被忽视,将生态与经济发展割裂开来,为了经济发展不惜损害子孙后代的利益。

建立生态文明考核评价制度应注意涵盖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体系和考核办法,让考评对象在考核期内,把经济账与生态账同时并举,同时并重;还应注意涵盖奖惩机制,把考核结果与对干部的教育培训、管理监督甚至和干部任免结合起来,把生态文明建设任务完成情况与财政转移支付、生态补偿资金安排结合起来,让生态文明建设考核由账外账变成帐内帐,进而形成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成为一本帐。

(作者单位:北川羌族自治县都坝乡人民政府)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