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论剑

方杨:敢做方有为政府需行动

[ 作者:方杨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6-03-14 录入:吴玲香 ]

李克强总理9日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广东代表团审议时说,广东经济社会各项指标均处全国前列,体现出广东人能干、会干。广东人不仅有“敢为人先”的精神,还有“无中生有”的本事。只要给一个政策,哪怕没配套资金,也能从中淘出“金”来。

“敢为人先”,顾名思义,就是敢于做别人没有做过的事,敢于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它体现着一种“咬定青山”后的敢想敢试、锐意进取的精神风貌,体现着勇立时代潮头、善开风气之先、敢于争创一流的胆识魄力。

在商界,谁能够抓住机遇,谁能敢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那他就基本成功了一半。机遇面前人人平等,谁先抓住,谁就成为开拓者、领先者,与此同时竞争者就少了,成功的机会就大了。

我们的地方政府何尝不是一样,发展机遇面前大家平等,谁愿意去做,谁敢去做,地方经济就有可能取得跨越式发展。反之,如果只是“等靠要”、墨守成规,那一切都只能一成不变,反而可能出现经济倒退。因此,一个地方干部是否敢去干直接影响当地经济发展,直接关乎群众生产生活利益。

然而,从现在干部作风、风气来看,干劲不足、心不在焉,缺乏创新意识,仍然是普遍存在的“机关病”,更有甚者大搞政绩工程、吃拿卡要,严重破坏政府形象,损害群众利益。必须持续整治“为官不为”,大力激励“奋发有为”。

敢试才有机会。尝试是获得成功的基础,也许你几番尝试,最终也不见得就会取得成功,但是如果你不鼓足勇气去尝试,那就永远没有成功的机会。 全国各地乃至全世界,成功的经验有很多,可以学习借鉴,尝试寻找发展机会。

敢做才有发展。有了机会,但你不敢“甩开膀子”去干,机会也不能变成财富,不能转换成发展,只能眼睁睁看着溜走。干部必须要有敢做敢为的态度,抓住机遇,整合资源,全力以赴将机遇变成现实,哪怕失败了,过程也能成为下一次成功的基础。

敢闯才有突破。所谓“敢拼才会赢”,没有激情去创造,那就只能被别人远远甩在后面。事业是闯出来的,地方发展也需要“闯”的意识,要敢于去改变,敢于去创新,敢于去探索未知。要在现有发展的基础上,挖掘新潜力,寻找新突破,力争闯出一条属于自己的发展之路。

当前,正处于“一带一路”战略和“长江经济带”建设机遇期,只要干部想干,就有取得新发展的机会。广大干部要有“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紧迫感和使命感,敢为人先、抢抓机遇,全力以赴促发展、惠民生。

(作者单位:中共五通桥区委组织部)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