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论剑

鲁湖水清:为消除留守儿童成长路上的雾霾努力

[ 作者:鲁湖水清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6-02-19 录入:12 ]

在我国,留守儿童将是一种长期存在的社会现象。国家统计局的最新数据表明,全国外出农民工已达1.69亿人,约占全国总人口的1/8。一方面,这些外出务工人员为经济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另一方面,也形成了数以千万计的留守儿童。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农村人口到城市流动打工的趋势无法扭转,留守儿童现象短期内也难以消除,所以,构建关爱留守儿童的长效机制十分必要。(2月18日人民网)

“鸟有一个巢,人有一个家。”对每个人而言,家是感受亲情的港湾。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副主任张雪梅认为,亲情割裂、父母监护的缺失导致“留守儿童”出现营养不良、学习成绩差、心理失衡、道德失范、安全失保等问题,已经成为影响“留守儿童”生存、保护、发展的最大负面因素。留守儿童对“家”的期盼也变成了一个难以实现的梦想。

在大年初九,家住成都邛崃临济镇瑞林村的40岁植大姐要回成都上班了,但7岁多的儿子峰峰吵着要一起,爷爷奶奶在一旁拉都拉不住,峰峰一直喊着“你们不能这样对我”。这是多么悲催的一幕,孩子对父母留在身边的期盼程度可想而知。一个儿童的成长不光是身体上的成长,知识上的成长,更重要的是思想上的成长,外出务工人员可能都能知道,对于孩子的关爱仅仅提供物质上的供给是远远不够的,更需要的是提供温暖、温馨的情感陪伴和心理呵护、心理的交融,一个温馨的家庭氛围才能给孩子健康成长注入灵魂。

一年见不到一回爸妈,没有一个“完整”的家,无疑给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长蒙上一层雾霾,婆婆爷爷的隔代教育,周围同学父母的陪伴无疑让孩子产生忧虑、焦躁、害怕、伤心。但由于迫于生计有被逼无赖,所以建立一个完善的关爱体制迫在眉睫,给留守儿童创造一个“完整”的家创造条件和机会,消除留守儿童健康成长上的雾霾,让国家的栋梁,明天的花朵得到更好的成长。

国务院2月14日公布了《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意见》,从制度化和法治化层面,要求通过坚持家庭尽责、坚持政府主导、坚持全民关爱、坚持标本兼治,释放出刚性的法律效力,敦促家长、地方政府、社会相关组织承担起对留守儿童应有的责任。只有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为外出务工人员的孩子提供一个合适的教育环境,给外出务工人员回家创业提供机会和条件,给外出务工人员的留守儿童加强关爱和帮助,才能让孩子在一片阳光下健康成长。

作者地址:三台县司法局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