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论剑

何广文:农村互联网金融正是一杯苦咖啡

[ 作者:何广文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6-01-25 录入:12 ]

导语:1月17日,由微金融50人论坛主办的“2015-2016年度微金融50人论坛年会”在北京召开,会议主题为“开启未来的梦想——微金融与共享经济”。在“金融转型与农村金融发展”分会场上,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博导何广文发表了演讲。

根据现场速记整理,未与演讲专家确认,仅供参考

何广文:

大家都知道,在讨论互联网金融的时候,有两个概念要搞清楚,一个是电商和互联网企业做金融,大家关注比较多的就是这一块,就是电商与互联网企业做金融,另外一个是什么呢?实际上是银行与他们利用互联网的手段来做金融,刚才马老师提到一个词,金融互联网,大家平时关注比较多的就是电商和互联网企业做金融。

国内研究过程当中我发现在电商和互联网企业做金融过程当中,我们银行讲的互联网金融面前我们怎么办?虽然银行领域也在变化,这种变化比较大,主要在哪里呢?他们也开始搞电商,开始搞网上商城,这是很重要的方面,大银行、小银行都做电商,连农村信用社系统,我们部分已经有15个省市、自治区的农村信用社系统主营业务平台里面也有搭建了电商平台,这是看到在互联网金融面前银行业主要的变化。银行为什么要做电商,就是要绑定账户,让你不要跑,我给你提供金融服务,我也积累数据,所谓的大数据提供服务。另外一个方面是什么呢?就是他们也做P2P,农村商业银行也在做P2P,这是我们在调研过程当中整理出来的资料,他们也在做,他们为什么要做?这些对我们农村金融领域带来什么变化?我们农村的“互联网+金融”,我们的农村“互联网+金融”能够缓解我们什么困境,或者我们的互联网+金融面临什么挑战?怎么应对这次挑战?这是需要我们思考的。

大家都清楚农村金融面临的主要的困境是什么?刚才马老师做了很好的解释,就是信息,金融业就是信息的产业,不管是城市里做金融还是农村做金融,重要的就是信息,农村大家都清楚,因为各方面的原因,农村的信息比较不对称,或者说信息流收集成本比较高,所以在农村做金融面临的主要困境就是信息不对称,这种情况下,我们互联网,农村的经营主体因为信息不对称导致的融资比较难,“互联网+”情况下,互联网金融对我们农村的经营主体带来了什么呢?带来了一些改进,金融就是传统的模式下,我们讲的缺乏可变化的信息,有些可以加工的,我们银行需要筹划的来分析流动性,或者说利息、背书,我们没有,或者有,但是很难加工。另外就是抵押困境等等,需求比较频繁等等,这是我们的困境。

在我们借助互联网,最基本的是什么呢?我们在农村里做金融,做农村互联网金融,或者银行领域类的金融,我们银行领域的互联网是最早的,互联网产生以后,银行就开始利用互联网来做金融,就开始转账,都是利用互联网的作用,实际上互联网发展比较快的是什么呢?移动互联。大家讨论的是怎么利用移动互联的手段来做金融,所以就要利用社交媒体、移动端、融资平台的数据,通过这些数据怎么来做金融,这里面,互联网金融对融资条件进行了改善,最基本的就是信息挖掘、扩散、认证和反馈,把这些信息收集起来,同时这些数据是可以加工的,通过第三方来评价、认证,同时信用成本资本,获得融资的条件,这是我们要看到的,同时边际成本比较低。

农村领域发展互联网金融,动因从需求来看是比较多的,马老师提到说从供给角度是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带来的,从需求来看,农村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动因比较多了,结果是需求导向的农业结构调整,还有促进农业的双创,创新、创业,培育农业增长的新动力,另外在我们国务院在2015年12月30日出台了《关于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产生了供应链金融的需求,这是农村要信息化,科技要发展,很重要的一方面是什么呢?农村居民的收入在增长,我们的住房、汽车和医疗这方面的消费需求增长,还有就是农村电商的发展,电商发展为电商+金融这个模式的发展提供了机遇。

另外一方面我们还注意到互联网金融大家怎么做的?目前主要的做法就是这样子的,就是一些大型的“三农”服务商,村村乐、大北农、新希望等大型农业企业他们来做金融,他们的服务商一方面提供电商服务,另外一方面提供金融服务,这是我们看到的。还有一些电商的综合平台,阿里、京东,大家都清楚,金融是作为整体战略布局的部分,基本的模式和套路是什么呢?就是消费品下乡,农产品进城,这个过程当中金融协同推进。这些综合服务平台已广泛涉足农村电子支付、小额信贷、财富管理等等。

还有就是P2P平台,宜信、开鑫贷、翼龙贷等互联网金融平台走农村路线。

另外传统银行机构,我们传统的银行通过互联网的方式,特别是移动互联的方式来做金融。

农村互联网金融基本运作的模式是什么呢?这里有四部曲,第一是搭建网络,构建网络的目的是什么?获得数据。最典型的就是阿里的“千县万村”,还有邮储合作,目的就是利用邮储这个网络,建筑更多的网点,借众“网点”和支付宝用户,渗透农村生产、流通、消费领域、积累数据。三是开发产品,用大数据积累,创造和消费信用。四是打造闭环。

农村互联网+金融有一些挑战,农村金融或者农村互联网金融正是一杯苦咖啡,闻起来很香,唱起来很好听,喝起来很苦,有些人尝一口就扔下了,能够坚持下去的是有特殊的癖好,这是我对农村互联网金融的理解。我为什么这么说呢?它面临着一些挑战,最基本的挑战在哪里呢?第一,农村的需求确实是存在的,但是太分散,你要积累数据,农商领域的电商交易,这种数据积累的过程是很漫长的过程,同时这种交易数据的可用性,或者说转化为信贷资源,这需要一个过程,这是第一个难点。

第二点,这种金融需求实际上不是我们所理解的5000、8000、9000块钱的需求,那种需求越来越小,农村的需求在提升,更多的需求是什么?发展农村,一村一民,或者农村新型集体的培育,合作社的发展以及家庭农场的发展,他的需求,通过积累数据,电商交易数据还有一个过程,同时农村的发展主要在市场,在产品市场,而产品市场的风险是我们仅仅提供贷款,或者通过交易数据不可评价的,或者说很难评价的,农村领域的创业比城市创业的失败率更高,所以这里面,如果仅仅通过加以数据来设计金融服务模式,有一定的难度,所以这需要不断地沉下去,真正理解农村,理解农村的交易,在这种情况下,才有可能做到。

另外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是什么呢?我们在交易过程中发现,我们的银行也在做电商平台、手机银行,微信银行,也在做P2P,但是有平台,没交易,或者交易量很少,交易量上不去。所以在这个发展过程当中就出现什么问题呢?做一处就扔下了,做一处就放下了,或者说做P2P平台,花了很大的精力做起来了,做起来以后上线了,很光鲜,但是没有多少项目上去,甚至那些项目上去以后,后来流标,没有人投,投的人很少。有的电商平台也是这样的,有些农村银行也是这样的,有平台,交易量很少,或者没交易。所以怎么来做是需要思考的,这里面需要琢磨,需要研究,最基本的,以我的理解,要依靠大平台,我们的小机构,不宜自身去建平台,要依靠大平台,要依靠农信银清算中心的业务平台之外,他们有一些共享平台,利用一些共享平台来做,这里面有跟多东西值得探讨。

农村互联网金融很值得研究,我的概念就是怎么把这一杯苦咖啡喝下去,不断的品味,长期喝下去,真正成为苦咖啡的爱好者,谢谢大家!

中国乡村发现网转自:微金融50人论坛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