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过去一年的工作,我们欣喜地看到,全省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认真落实从严治党要求,围绕打造服务型党组织、富民型党员、为民型干部,在服务基层、服务群众中较好地发挥了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全省各领域基层党建工作得到全面加强、全面改进。 甘肃日报 1月11日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党的基层组织是党联系群众的纽带和桥梁,是人民群众认识党、了解党的窗口,是团结带领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完成各项任务的可靠保证。甘肃省在2015基层党建工作综述中指出,全省各市县乡各级党组织和部门单位党组(党委)坚持党建工作和中心工作一起谋划、一起部署、一起推动、一起考核,在层层传导压力中,推动了各级党组织认真落实管党治党责任。笔者以为,用旗帜引领方向,以明灯照亮前途,值得一赞。而抓好基层党建更是为可持续发展注入“动力”。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农村富不富,关键在支部”。毋庸讳言,基层党支部是执政党最广泛,最前沿的战斗堡垒,是贯彻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诚如报道所言,许多地方和部门党组(党委)主要负责同志对党建工作重点任务亲自研究部署,带头深入基层调研指导,带头约谈基层党组织书记,带头破解工作中的难题,形成了很好的示范效应。的确,党员干部只有富于责任感,明确权利和义务,才能用真心温暖一片群众,坚持服务大局,找准基层党建与扶贫开发的结合点,既当好践行群众路线的形象大使,也才能凸显出为民服务“操盘手”的功效,更让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贯彻落实到位,从而发动和带领人民群众去完成党的任务。
“子帅以正,孰敢不正”。基层党组织若没有突出的表现,一切都将无从谈起。而以党员做给群众看,群众跟着党员干;以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引领基层治理创新,打通“最后一公里”;以鲜明主题、自觉追求和基本职责,服务群众等方式,无疑是推动党和国家各项政策落实、落地的有效途径。不可否认,这个接点如果运行不好,势必影响整个基层党建工作的有序开展,更不可能在大力推广“支部建在产业链上、党员能人聚在产业链上、产销农民富在产业链上”的“三链”建设模式上做出成效。为此,做好了基层那盏最明亮的灯,既能推动党员干部践行“三严三实”,更能强化服务群众意识,真心实意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使基层党建工作与群众的幸福生活水乳交融。
“凝心聚力谋发展,砥砺奋进铸辉煌”。有道是一个地方要发展,什么最重要?无可厚非人才最重要。而人才的培养和管理水平的提高,却离不开组织建设。为此,探索基层组织服务清单建设,在充分调研、广泛认证的基础上,落实基层服务项目准入制和费随事转规定,厘清了村、社区等城乡基层党组织权力清单和服务清单,为基层减负减压,引导基层干部将更多的精力用于服务群众、为群众办实事上。能够有效保证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在基层的贯彻落实,并通过提升服务能力来夯实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基础,落实“全面进步、全面过硬”要求,提升党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治国安邦,重在基础;管党治党,重在基层”。抓好基层党建是地方发展的责任所系、使命所在。相信在党组织这面旗帜的引领下,在各级党员干部在其位谋其政,行其权尽其责努力下,定能让基层党建落地见效,破解发展过程中的难题,努力实现全面进步、全面过硬的目标。
(作者单位:四川北川县组织部)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