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论剑

叶敏:桃源县美丽乡村建设成效及经验

[ 作者:叶敏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6-01-08 录入:吴玲香 ]

原题:桃源县三里铺村围绕“三个点”建设美丽乡村取得的成效及经验

三里铺村位于桃源县陬市镇镇郊,是一个以水稻种植产业为主的美丽乡村示范村,全村总人口5186人,辖36个村民小组,有耕地面积11028亩,其中水田面积8686亩,粮食播种面积常年稳定1.5万亩以上,劳动力人口2100人,常年外出务工人员1260人。近年来,该村立足自然资源优势,围绕村居特点,坚持“宜居家园,丰收田园”的发展理念,以抓庭院建设优化居住环境、抓村民收入培育优势产业、抓服务提升管理水平为指导思想,积极谋划,把握重点,强化落实,通过实施农田水利、安全饮水、道路硬化、户户通、优质稻基地建设、庭院清洁等一系列项目工程,初步形成了宜居、民富的美丽乡村新气象。该村主要从三个方面入手推进建设:

1、围绕“资金点”,盘活融资渠道。 面对美丽乡村建设投入资金大、建设项目多的现状,村支两委及早谋划,积极向上争取资金支持,先后对接了《农村清洁工程》、《国际农发外经项目》、《湿地保护》、《新增费市县投资》等11个项目,争取项目投入资金898万元,争取县级以上(含县级)财政支持80多万元,落实优质稻生产基地5000亩。在争取上级财政、项目的同时,加强对村民的引导宣传,充分发挥群众的主体地位,发动群众筹资筹劳参与到建设中,到目前为止,农户筹资投入建设资金达到89.6万元,投入建设工日1350多个。全面盘活了建设资金的融资渠道,形成了财政引、项目投、群众筹的良性融资运行机制,为村居建设提供了有力的资金保障。

2、围绕“环境点”,提升人居品位。该村始终把宜居环境建设作为村居规划的先决条件,作为美丽乡村建设根本基础。今年以来,以深入推进“美丽庭院”建设为契机,重点加强村居环境卫生整治、实施清洁工程、推广清洁能源,建设宜居家园。一是加强村居卫生整治。召开村民代表会议制定了《三里铺村村规民约》,以村主任为组长成立了村级卫生创建小组,创建小组负责村内卫生监督、农户垃圾分类知识劝导培训等工作;充分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建立了门前“三包”(包扫、包集、包整洁)卫生责任机制,常年聘请保洁人员6名,负责公共区域卫生清扫、上户垃圾回收处理;新增垃圾运输设备1台,配备生活、生产垃圾收集处理池40个,实现卫生设施设备村域全覆盖。二是实施清洁工程。积极对接农村清洁工程项目,着力推进清洁家园建设,今年启动建设以来完成五改农户81户,建成户用型生活污水处理系统69套,安装生活污水排放管网总长8130米,新建排水明沟3080米、前坪后院硬化4150平方米、新建花台860平方米、新建瓷柱围墙和水泥砖围墙2480米。完成改造农户生活污水处理率达100%,庭院绿化率达到80%以上。三是完善基础建设。采取村级整合一点、群众筹一点的方式,在全村范围内全面推进入户道路“户户通”工程,农户自筹资金31.8万元,硬化“户户通”出行道4.8公里。四是推广清洁能源。结合清洁家园“三池、五改”,捆挷沼气、太阳能等新型能源建设项目,普及推广清洁能源,沼气、太阳能用户达到全村总户数的25%

3、围绕“产业点”,壮大产业规模。该村立足水稻产业优势,以培育新型农村经营主体为抓手,促进产业打提质增效。一是注重农民技能提升。依托国家“阳光工程”、新型农民培训工程等政策,加强对农户技能培训,使农户掌握1-2门谋生技能,提升农民就业机率。今年组织开展各类技术技能培训10期次,参训农户2000人次,其中有26人掌握了收割机、插秧机和农用汽车驾驶技术,村内企业转移劳动力377人。二是加强产业基地建设。充分利用县农业局、县水利局作为该村美丽乡村建设后盾支持单位的契机,加强与后盾单位配合,形成建设合力,进一步巩固5000亩优质稻原粮供应基地,重点加强基地水利设施建设,在原有基础之上,今年新增硬化渠道14千米、整治堰塘6口、扩挖灌溉机井16口、扩改田间机耕道2.3公里,确保了基地水系通畅、路网交错、生产便利。三是优化服务对接。全力搭建村级土地流转平台,理顺产销关系,着力培植专业合作组织,巩固生产大户,扶持家庭农场,不断提高优质稻产业的组织化、专业化、标准化程度,增强产品市场竞争实力,努力打造地理标志农产品。全年流转土地1167亩,巩固200亩以上的种粮大户10户,扶持家庭农场1家。以丰佳水稻专业合作社为平台,鼓励农户积极入社互助互利,走“企业+合作社+农户+基地”的产销一体化经营路子,与金健米业、桃源兴隆米业等签订晚稻定单生产面积5137亩,实行定点优价收购。充分发挥丰佳农机专业合作社在农机设备和技术装备上的优势,以水稻产业基地为重点,做好与县植保、农机等部门的协调,支持合作社为农户提供包括育秧、机插、机耕、机收、机防、机烘等方面的社会化服务,服务面积达到3500多亩,覆盖农户517户,占总户数的37.3%

来源:第八届县乡干部论坛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