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论剑

湖南乡村振兴蓝皮书|郴州市2022年乡村振兴研究报告

[ 作者:李珊珊 陈文胜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2-09-07 录入:曹倩 ]

摘要:迈入新发展阶段,郴州市对标“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全力打造“一级六区”,立足本土资源优势和特色农业产业,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落实落地:聚焦“四大百亿产业”,特色产业区域布局不断优化;全面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全面提质;常态化推进农村环境整治,变“盆景”为“风景”;“小村民”助力“大治理”,乡村治理机制进行新探索;打响“湘南红”红色文旅品牌,传统文化传承提升有力;“土专家”携手“田秀才”,乡人才队伍建设扎实有效。但也面临城乡融合要素供给与支撑不足、地区农业特色优势产业转型发展亟待升级、传统文化资源与旅游资源的融合亟待加强、林地资源利用率相对较低的问题亟待解决、农业社会化服务专业供给短板亟待补齐等挑战。因此,要稳住农业基本盘,夯实应变局、开新局的“压舱石”,郴州市需要以区域战略规划为引领推动县域城乡融合发展、以打造公共品牌助力特色农产品品牌化、高端化升级、以地域特色文化赋能美丽乡村建设、加强林地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着力补齐农村社会化服务短板

关键词:乡村振兴 特色产业 郴州市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要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标志着中国社会进入了一个新发展阶段。进入新发展阶段,郴州市对标省委“三高四新”战略,全力打造“一级六区”,全面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落实落地,力促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一、立足粤港澳大湾区后花园开创“三农”工作新局面

“务农重本,国之大纲”。郴州市始终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举全域之力一棒接一棒接续奋斗推动乡村振兴,着力构建农业农村现代化新发展格局,努力闯出一条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新路子。

(一)聚焦“四大百亿产业”,特色产业区域布局不断优化

郴州市立足本土资源优势和特色农业产业,推动以柑橘、蔬菜、茶叶、生猪“四大百亿产业”为主的优势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

1.高效率推进项目达产达效。出台“四大百亿产业”实施方案,成立“四大百亿产业”全产业链推进工作专班,推行链长制管理,建立“四个一”工作模式,“挂图作战”,压茬推进项目建设。筛选汝城繁华辣椒生产线项目、郴州展翔脐橙加工产业园项目、狗脑贡茶5G智慧现代产业园项目等71个企业项目进行重点培育,总投资79.2亿元。目前,全市蔬菜播种面积、柑橘种植面积、茶园面积分别达179.7万亩、91.8万亩和41.5万亩,“四大百亿产业”全产业链产值达500亿元,成为郴州现代精细农业快速发展的强大引擎。截至2021年12月底,全市72个纳入重点调度的新建、续建“四大百亿”产业项目,完成投资42.9亿元,占年度计划投资45.7亿元的93.8%。

微信图片_20220907194113.jpg

2.高质量打造产业主体。新增1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汝城辣椒产业),8个省级现代农业特色产业园。园区承载功能逐步显现。依托园区,全市已初步建成临武鸭全产业链、宜章脐橙全产业链、永兴冰糖橙全产业链、汝城辣椒全产业链“四个全链条”。新认定省级龙头企业17家,市级龙头企业84家,省级农业产业化联合体21家,6家企业获省“百企”培育项目。新增1个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26个省级“一村一品”示范村镇,1个国家级农业产业强镇(宜章长村脐橙产业),2个省级农业产业强镇(桂东清泉茶叶产业、桂阳莲塘中药材产业)。

3.高标准培育特色品牌。以“湘江源”蔬菜、“湘南脐橙”“湖南红茶”“郴州福茶”等区域公用品牌为支撑,以“二品一标”(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为基础,加快构建农业品牌体系,积极打造知名农业品牌。目前,全市共有绿色、有机及地理标志农产品214个,“湘江源”授权蔬菜基地23个,“郴州福茶”企业26家。积极对接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工程,以供粤港澳大湾区一个标准要求,加大标准化示范基地建设力度。全市已建成供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产品生产基地126个,数量位列全国第二。资兴东江蜜桔入选人民优选(乡村振兴)产业示范基地并授牌。

4.高水平推动农产品产销对接。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产品郴州配送中心和“湘江源”蔬果郴州配送中心正式运营。截至2021年12月底,大湾区“菜篮子”产品郴州配送中心完成8.05万吨农产品销售量,交易额5.2亿元。共向大湾区销售生猪130万头、果蔬295万吨、水产品255万斤。与兴盛优选、叮咚买菜等电商头部企业开展合作,拓展线上销售渠道。近200家龙头企业与兴盛优选进行了接洽,线上累计销售特色农产品近500万斤,总金额约1400万元。优质农产品“走出去”取得突破,农产品出口额突破1000万美元,同比增长224.7%,出口额达100万美元以上的龙头企业有4家。

5.高成效强化资金支持。引进现代农业项目38个,总投资136.6亿元,已到位资金35.5亿元,项目开工率近90%。呈报省农业农村项目28个,资金到位共计10.05亿元。精心包装“三农”领域重点项目220个,总投资11.265亿元。2021年安排1350万元专项资金对“四大百亿产业”实施奖补。加强与金融、担保机构对接,分别与建行、农行、农发行等银行签订金融服务协议,授信贷款额度超100亿元;湖南农担郴州分公司累计放款802笔,金额6.55亿元。帮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减轻融资成本,548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享受财政贷款贴息资金2002万元,贴息资金在全省排名第五,撬动和引导了社会资金17.2324亿元参与乡村产业发展。

(二)全面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全面提质

郴州市按照“五年过渡期”各项要求,弘扬伟大脱贫攻坚精神,落实“四个不摘”的总体要求,以乡村振兴“二十字”为基本遵循,扎实推进省“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试点”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

1.机制创新走在前列。郴州市突出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率先建立市级防贫监测帮扶平台,得到了原国务院扶贫办高度认可,并在全省推广。截至2021年12月底,全国防返贫检测信息系统中郴州市纳入重点监测对象9633户21539人,无一人返贫致贫,坚决守住了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2021年10月4日,央视《焦点访谈》以《从“半条被子”到“幸福日子”》专题报道汝城县巩固脱贫成果和乡村振兴做法;10月23日,在人民日报社人民网主办举行的2021年乡村振兴大会上,郴州作为全省唯一受邀参会的市州,集中展示了“弘扬‘半条被子’精神、‘捂热’一方经济”的乡村振兴典型案例。

微信图片_20220907194104.jpg

2.抓产业就业保增收。积极有序引导和帮助脱贫人口、边缘易致贫人口务工增收,截至2021年12月27日,已实现16.9173万个脱贫劳动力稳就业,超过2020年底的15.7325万人,完成进度为107.53%。全市有劳动能力且有就业意愿的易地扶贫搬迁户就业21470人,实现每户至少1人就业。以强化“两业一扶”为重点,投入中央财政衔接资金4935.4万元,安排项目132个,新增公益性岗位222个,全区脱贫人口稳定就业3355人。

3.综合保障优化提质。以脱贫户和监测对象为重点对全区全部农村房屋进行了监测普查,通过动态监测、台账管理、隐患排查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全覆盖、无遗漏,保障农村居民基本住房安全全覆盖。持续开展农村饮水安全排查,及时发现问题、加快补齐短板,坚决守住农村饮水安全底线。抓好社会兜底保障。为应对2022年脱贫人口医保帮扶政策调整,郴州市创新方式,通过“五个一批”(宣传发动一批、干部帮扶一批、村民过桥一批、社会资助一批、政策保障一批)推动脱贫人口和监测帮扶对象参保。建立了乡村振兴、民政、人社、医保等部门的定期比对机制,截至2021年12月15日,郴州市2022年脱贫人口、监测帮扶对象参保完成率达到100%,走在了全省各市州前列。

(三)常态化推进农村环境整治,变“盆景”为“风景”

郴州市大力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持续推进农村绿化美化,大力推进农村环境整治常态化。转变村庄建设大投入、大建设的思路,不搞“高大上”的“盆景”,而是就地就近节约、因村制宜、量力而行,在原有村庄形态上改善居民生活条件,将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变成一道道靓丽的“风景”,打造农民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实现乡村“两型”发展。

微信图片_20220907194100.png

1.农村改厕“过三关”,“改”出新格局。充分发挥农民主体作用,采用“村民点头、愿改先改,村民点单、自主选择,村民点评、全程参与”模式,坚持数量服从质量、进度服从实效,严格落实“首厕过关制”,建管并重,确保改厕质量。全市已建设农村户厕14743户、农村公厕107个。累计改厕户数92.60万户,建成卫生厕所83.68万户、农村公厕4599座,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90.37%。郴州市农村厕所革命成功模式得到了胡春华副总理的高度肯定,资兴市大王寨村在全国农村厕所革命现场推进会上被两次重点推介。苏仙区探索的改厕“过三关”模式也颇有成效。第一关:“首厕过关”。苏仙区8镇1街道全面建成“首厕过关”展示现场,116个村严格按照标准实施改厕。第二关:施工监管关。各镇改厕专干必须做到每户选址到场、开工建设到场、关键部位施工指导到场、竣工验收到场等“四到场”。第三关:农户满意关。竣工后,首先由村级验收过关,其次镇改厕专干验收签字、区改厕办按20%的比例抽查复检过关,最后要过农户签字确认结果满意关。通过实施“过三关”制度,累计实施户改厕11143户,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91.84%。

2.垃圾分类兑积分,“兑”出新风尚。为了进一步推进垃圾分类减量工作,苏仙区在飞天山镇和平村开展垃圾分类减量“绿色存折”积分兑奖制度,提高了老百姓参与垃圾分类的积极性。利用村里的闲置地建立“生活垃圾收集分类处理站”,招聘一名垃圾分类指导员,负责垃圾分类宣传、垃圾分拣收集、垃圾分类“绿色”存折积分登记工作,村委会设立了积分兑奖处,老百姓凭积分到村里兑取毛巾、洗衣粉、香皂等日常用品。通过“绿色存折”积分兑奖这一妙招,老百姓初步掌握了垃圾分类知识,并养成了正确投放垃圾的习惯,加快了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减量资源化利用的进程。依靠成功经验,栖凤渡镇河头、岗脚、庄门、瓦灶等村垃圾分拣中心已建成,农村垃圾分类减量正在扩大试点范围。目前已建成中心镇垃圾收集中转站14座,聘请农村专职保洁人员1740人,农村环境卫生保洁实行网格化管理,实现了“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区处理”常态化运行机制。

3.收取“三费”用于民,“收”出新观念。2021年,苏仙区在32个乡村振兴示范创建村中试行“三费收取制度”,即通过村民理事会组织向村民收取一定的环卫保洁费、自来水水费和建房保证金,以此发挥村民在乡村振兴示范创建的主体作用。如,在飞天山镇清江村,向村民收取每人每年10元的环卫保洁费,主要用于村里的日常保洁、保洁员奖励和环卫设施维护等,费用不多,老百姓也能承受。老百姓缴纳保洁费后,纷纷对村里的环卫工作提出意见建议,对保洁员进行监督,落实自家房前屋后的“门前三包”制度,农民参与环境卫生整治的积极性被极大地调动起来。环境变好了,也带动了本地的乡村旅游业发展。

4.村庄整治得实惠,“换”出新面貌。在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中,最大的难题是农村空心房的整治问题。苏仙区将农村空心房整治与土地占补平衡项目相结合一起推进,成功破解了这一难题。2021年8月,苏仙区在栖凤渡镇村头村试行空心村整治与土地增减挂钩项目相结合,共拆除老宅房(空心房)75栋,复垦水田约1.5公顷。项目实施后,不但顺利拆除空心房14000平方米,还为村里筹集到村庄整治资金50余万元。通过示范带动,全区共拆除危旧房、杂房、空心房11万平方米,为苏仙区全面整治村容村貌奠定了坚实基础。龙潭桥村抢抓土地增减挂钩良好机遇,实现了不拿财政资金搞建设,不让各级负债,所有的投入从项目资金中解决。目前,通过土地增减挂钩项目43亩,筹集建设资金200余万元,完成拆除危旧房471间21000多平方米,硬化巷道12000多平方米,改造巷道1300多平方米。

微信图片_20220907194109.png

5.乡村创建争先进,“创”出新特色。组织开展“五清四改一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百日行动”,深入开展乡村“搞卫生、除垃圾、清杂物、防疫情”活动,在全省率先推行“5%的特色精品村、25%的生态宜居村、70%的清洁整齐村”分类推进模式,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常态化、制度化、持续化。共开展暗查暗访4次,通报“洁净乡镇”52个、“脏乱乡镇”14个,约谈县市区4个。共清理农村生活垃圾数量38.17万吨、清理村内水塘10687口、清理村内沟渠6604公里、清理畜禽养殖粪污等农业生产废弃物41568吨,累计拆违、拆旧、拆危等共75973间(处),实现村容村貌持续提质。北湖区保和瑶族乡小埠村被农业农村部评为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四)“小村民”助力“大治理”,乡村治理机制进行新探索

郴州市积极探索农村高效能治理长效机制,让村民真正成为乡村治理的主角,探索出了多种乡村自治的高效模式。永兴县高仓村、桂阳县西水村被推荐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汾市镇、沙洲村、陂副村、东源村、桥石村入选第二批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镇。

1.“一员多用、多员合一”的“村务员”治理模式。桂东县因地广人稀,群众居住分散,村级事务管理成本大、效率低。针对村级事务公益性岗位“政出多门”,运行中存在条块分割、多头管理、职责不清、待遇偏低、素质参差不齐等问题,桂东县创新探索农村公共服务“微治理”体系,将乡村公共服务一网推进,出台了《桂东县村级公益性岗位整合工作实施方案》,按照村(社区)总人口8‰的比例,遵循“经费不减、人员精简”原则,将全县原有生态护林员、农村(河道)保洁员、公路养护员、交通劝导员、安全生产监管员等“多员”合一,统一整合为“村务员”,全面承担“卫生保洁、综治维稳、护林防火、安全生产”等公共服务体系为主的工作内容,切实将“村务员”打造成全县政务工作中集采集信息、发现风险、反馈信息、化解问题、服务群众的“第一触角”。通过实施“村务员”整合,一个网格区域由原来几个人变为一个人,工资由60-200元/月不等统一提高到1130元/月以上,同时政府统一为他们购买意外伤害保险,使“村务员”成为一个香喷喷的职业,家门口的稳定就业,确保了“上面一根针、下面万条线”村级微细服务工作的稳步推进。在全市2021年开展的“搞卫生、除垃圾、清杂物、防疫情”活动的四次暗访中,桂东县均排名第一,四都镇、东洛乡等8个乡镇被评为全市“洁净乡镇”。当前,桂东县连续3年入选中国最美县域榜单,2019年被授予“全国绿化模范县”称号,2021年入选中国最美乡村百佳县市榜单;连续20年被评定为湖南省“平安县”,信访工作“三无”创建和根治拖欠农民工工资获得全省真抓实干激励表彰,近年来民意调查均位居全省县市区前列。“村务员”治理模式被农业农村部、国家乡村振兴局列为全国农村公共服务典型案例。

微信图片_20220907194056.jpg

2.村级事务民主管理的“五事工作法”。永兴县马田镇的水源村村支两委针对村里基础设施落后、党员力量薄弱和人心难聚等情况,于2014年在全县首创并实施了“五事工作法”:群众提事、党员管事、干部理事、集体定事、代表评事。通过“五事工作法”的实施,村级事务由村民民主决定,全面提高了村民们的知情权和参与度,水源村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为水源村推进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动力。目前,村内共发展龙头企业3家、专业合作社6家、家庭农场3个,先后建成400多亩油茶种植基地、900多亩烤烟种植基地、200多亩冰糖橙种植基地和30多亩的蔬菜种植基地。通过土地流转、入股分红、承包经营等方式,大大提升了乡亲们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水源村也先后荣获了“省级生态文明村”和“省级卫生村”等荣誉称号。永兴县“五事工作法”(群众提事、党员管事、干部理事、集体定事、代表评事)2021年9月18日获得《央视新闻》推介,被评为“乡村振兴之星”。

3.村党支部队伍建设的“六任支书一台戏”。龙归坪村于2000年成立党支部以来先后产生的6位党支部书记吸收到村班子中来,一起为村里发展出力。“六位支书”共同秉持“团结奋进、自强自立,建设好龙归坪村”的初心和愿景,围绕“六个一”(树立一种奉献精神,坚持一个为民服务原则,完善一套规章制度,健全一个工作机制,培育一种传统正气,建设一批经济产业)的工作目标,勠力同心,团结奋斗,示范带动全村,团结精神从党支部凝聚延伸,支部的团结春风化雨般滋养着广大党员干部,取得了良好效果,全村上下空间的团结。同时,村支部加强议事决策制度建设,凡是涉及对重大村务、重大支出、重点项目,坚决执行“四议两公开”,获得了广大村民支持和拥护。2007年这“六位支书”入选“郴州市十大新闻人物”——和美村官组合。

(五)打响“湘南红”红色文旅品牌,传统文化传承提升有力

加强对红色资源的挖掘保护,将发展红色旅游与农业绿色产业相结合,明确构建红色旅游和绿色产业发展空间格局,打响郴州“湘南红”红色文旅品牌。

1.以文塑旅,旅游资源“强”起来。目前,全市共有红色旅游景区4家,其中4A级景区1家、3A级景区3家。汝城县充分挖掘沙洲及周边村庄的红色旧址,建成了沙洲红色旅游景区,打造了一张集党性教育与红色旅游为一体的名片。沙洲红色旅游景区自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以来,共接待各类游客134.67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0.2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62.18%、78.27%。汝城文明瑶族乡入选第一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镇(乡),沙洲文旅小镇获批省十大文旅特色产业小镇。截至2020年底,郴州市拥有国家等级旅游景区46家、星级酒店18家、旅行社60家、湖南省乡村旅游区(点)172家。2021年,全市接待游客6000余万人次,旅游收入超过580亿元,稳居全省第一方阵。全年引进项目23个,总投资96.13亿元。纳入全省旅游万亿产业重点项目库的10个重点项目共完成投资39.82亿元,年度计划占比152%。

2.以旅彰文,传统文化“活”起来。嘉禾伴嫁歌等3个项目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银饰锻制技艺、传统宗祠营造技艺、湘南木雕、嘉禾倒缸酒酿造技艺、桂阳太平窑陶瓷烧制技艺、嘉禾菜刀锻造技艺、黄氏丹灸罐熨疗法、临武夜故事被省政府公布为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现有国家级非遗项目10个、省级项目28个,国家级文化艺术之乡1个,省级文化艺术之乡6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5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05处,中国传统村落90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4个,省级历史文化名城3个,省级历史文化名村15个,数量位居全省前列。近年来,沙洲瑶族村以传统村落保护工作为抓手,结合沙洲“半条被子故事发生地”实际,完成了30栋古民居、40栋传统民居修缮保护,改造加固古巷12000余米,村内各类文物古迹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保护传承。沙洲瑶族村被住建部等部门评为“中国传统村落”“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龙归坪村按照合理的规划布局,以“龙文化”为主题的传统古村落为目标,采用湘南民居风格对民房建筑风貌进行修缮,改造“修旧如旧、丰富遗存、传承历史”的民房193间。2019年,龙归坪村入选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六)“土专家”携手“田秀才”,乡人才队伍建设扎实有效

制定出台了《郴州市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十条措施》。组织全市2064个行政村开展乡村人才摸底统计工作,全市共摸底26726人,开展乡村振兴干部队伍培训106期17938人。实施“乡村工匠”培育工程,委托湘南学院等高校订单式培养,依托郴州职业技术学院等本地院校,每年培育100名以上的“土专家”“田秀才”。

1.新乡贤助力乡村振兴。北湖区在郴州市率先制定出台《新乡贤助力乡村振兴工作的指导意见》,推选新乡贤人才共计834名,其中本土新乡贤630名,“离土”新乡贤142人,“外来”新乡贤62名,并建立人才信息库进行常态化管理。按照“14+N”组织架构,指导全区14个乡镇(街道)设立新乡贤组织,引导各村依托村级综合服务平台建立“乡贤馆”(人才工作站),对“乡贤馆”(人才工作站)作用发挥明显、群众高度认可,区财政给予每个村奖励2万元,对新乡贤在乡村振兴中作出突出贡献者给予重奖。

2.健全“三支队伍”机制。苏仙区在推进省乡村振兴示范区创建工作过程中,突出农业人才在产业振兴中的重要支撑作用,加强农业专家、本土人才、科技推广三支队伍建设,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了有力的产业人才支撑。一是强化指导,组建专家人才队伍。在全区32个乡村振兴示范村、已脱贫村和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重点帮扶村选派1-2名科技指导员,或聘请省农科院、湖南农大等专家教授和乡土专家,指导该村产业发展,帮助农户通过产业发展稳定增收。如葡萄产业特聘农技员周建锋,长期为葡萄种植户提供技术服务指导,引进、推广葡萄新品种(阳光玫瑰)1200余亩,亩产值达9000余元,深受广大种植户欢迎。二是强化培训,培育乡土人才队伍。充分利用苏仙区农业电视广播学校“A”类校资质,积极争取农业电视广播学校支持,承办湖南“农广助农”工程蔬菜产业领军人才、柑橘产业领军人才等培训班,开展培训120余人次。分别与郴州市夏生职业学校、郴州宏佳技能培训学校联合举办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新农商带头人、种养加技术能手培训班,培训种粮大户、蔬菜种植大户及养殖户200余名,为全区116个行政村培养电商人才。另外,依托科技特派员、科技示范户指导员、区镇农技专业技术人员举办蔬菜、生猪、红薯、再生稻、“稻+鱼”、葡萄、红心柚、猕猴桃等各类实用技术培训班38期,培训基层农技人员130人次、农民3500余人次。三是强化创新,打造科技推广队伍。一方面,对接省市专家,加快农业新技术推广应用。另一方面,立足区情实际,开展送科技下乡服务。区、镇各部门技术人员结合苏仙区农时季节、生产布局及种植习惯,组织农业专家深入田间地头、生产一线开展技术指导,推广高效栽培、配方施肥、水肥一体化、绿色防控等新技术10余项。

二、稳中应变需应对推进乡村振兴面临的现实挑战

郴州市虽然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上取得了显著成效,但面对国内外复杂的形势,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进程中还面临城乡要素供给与支撑不足、农业特色优势产业结构不优、文旅融合不够紧密、林地经济发展不足、农业社会化服务供给不强等老难题、新挑战,需要客观分析,理性应对。

(一)城乡融合要素供给与支撑不足

迈入新发展阶段,区域城乡融合互动进一步加深,其前提是要素自由流动基础上的合理配置,但目前郴州市在这方面还存在比较明显的制约,要素流通渠道尚未完全畅通,主要表现为乡村向城市的单向流动,双向流通受阻。

1.专业人才外流与农村人才匮乏之间的矛盾。受部分农资价格大幅上涨叠加不利的气候因素,近几年粮食生产利润空间狭窄,导致农民种粮积极性低迷,年轻力壮的农村劳动力大多选择外出务工。专业人才的外流致使郴州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遭遇“人才瓶颈”。例如在蔬菜采摘,果树修剪等方面,郴州本地缺少熟练工队伍,一般都要去云南广西请熟练的农业产业工人,每天要支付工资300—500元/天,还要包吃包住。如此操作,不仅麻烦,成本也水涨船高。

2.乡村经济发展用地结构性需求与国家农地限制之间的矛盾。郴州市在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休闲旅游业、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等方面,面临着国家制止耕地非农化和非粮化等方面的政策制约。如北湖区仰天湖一些地方,发展反季节食用菌,一亩大棚的产值达到1—5万元,当地老百姓十分看好。但是因为仰天湖是山区,没有平整的空闲地,如若要修建大棚就只能建在耕地上,这与国家保护耕地的政策严重违背,使得该产业发展受限。再如这几年全市重点打造的西河乡村振兴示范带,由于西河沿线基本是基本农田,不能随意更改土地用途,尽管当地政府通过烟稻、菜稻等轮作方式来发展产业,但收效并不大。

3.乡村振兴资金需求大与资金供给不足之间的矛盾。乡村建设、乡村治理主要是公益事业,需要政府投入。但是受国民经济下行与新冠肺炎疫情的叠加影响,现在的地方财政基本是吃饭财政,没有多少资金去建设乡村。农民收入情况也不容乐观。郴州市柑橘受年初遭遇冰冻天气,开花期、坐果期又受到低温阴雨、冰雹天气影响,柑橘品质较常年同期指标(果径大小等)下降,冰糖橙坐果率较往年下降50%,安仁、桂阳脐橙预计减产40%。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总量和增速全省排名较为靠后。2021年前三季度全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14031元,总量和增速均位于全省第8位。农民收入的减少直接导致其对农业资金投入的力度减弱。

4.农业科技服务滞后与乡村产业的新发展之间的矛盾。郴州市县级层面没有农科所,乡镇农技站名存实亡,缺乏专业人才;相关科研机构组织相对松散,跟乡村一线联系不够紧密,导致乡村产业发展缺乏后劲,缺乏竞争力。自然条件在农业生产中占重要因素,农业生产必须要遵循当地的自然条件,否则将颗粒无收。由于最靠近农业生产一线的乡村和县域缺乏农业科研院所,导致农科科技服务跟不上,一些投资者枉顾当地的资源禀赋盲目投资,最后血本无归,间接影响了地方招商引资,农民受益也受到影响。

(二)地区农业特色优势产业转型发展亟待升级

农业产业结构不优依然是郴州农业产业发展的突出问题。郴州地区自然资源禀赋特色明显,气候资源丰富,具有发展区域特色农产品的优势,但在具体的产业发展中,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不仅影响了农业的效益,最终也影响了农民的收入。

1.区域产业同质化。在规划布局时,现有的乡村振兴相关职能部门对产业发展缺乏统一的前瞻性工作规划,容易受到市场经济影响使得区域内一窝蜂地同时发展类似的产业,同质化竞争严重,造成重复投资或资源浪费的现象。按照农业区域布局规划,郴州是以丘陵山区特色农业为主的湘南特色农业圈,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各地还没有充分挖潜自身地区比较优势而形成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农产品区域布局结构,农产品相似程度较高,特色农作物布局分散,规模偏小,发挥不出各个地区的资源比较优势,农产品规模效应和品牌优势尚未得到凸显,存在农产品季节性集中上市与消费者全年均衡消费的矛盾。这种区域版块产业趋同、结构雷同的问题,不利于农业生产中形成有较强竞争力的规模化优势产业带和特色产品,不利于农业区域化布局和专业化分工。不仅如此,郴州的旅游产业也面临同质化竞争的困境。例如,郴州市区、汝城县、宜章县一六镇等地的温泉旅游颇有雷同,温泉特色产业与休闲观光、乡村旅游、避暑康养等产业结合不足。

2.特色产业竞争力不强。郴州农业是以种植业、畜牧业为主导,林业、渔业、农业服务业为辅助的产业格局。目前农业资源优势还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各业资源优势、发展潜力挖掘不充分,种植业比重较大、畜牧业曲折波动、林业快速增长、农林牧渔服务业发展缓慢。调研发现,永兴县冰糖橙虽然在郴州地区小有名气,但是销售仍不稳定。究其原因,除了受天气的影响之外,还归因于果园管理过于分散,在种养方式、品质管理、营销销售等各个流程也就难得形成统一标准和合力。在销售环节中当地政府虽然注册了“永兴冰糖橙”专用标志,但市面上鱼龙混杂,出现的品牌多又杂,没有一个品牌能在消费者心目中形成一个共识。不论是冰糖橙的品种、品质管控、溯源、产品标准化,还是品牌打造与升级、文化内涵延伸、销售渠道建立、打击伪劣等的领域,都需要政府相关部门给予引导和支持的。

3.农业龙头企业发展滞后。由于郴州工业发展基础较为薄弱,其产业发展整体思路也相对落后,区域内的涉农产业不论是数量还是质量均处低位运行。全市的农业经营主体具有规模小、产业链短、农产品加工转换率低、竞争力弱等特点。多数农业经营大户局限在仅仅将单家独户的土地流转后集中经营,但其规章制度、组织结构、生产经营方式都较为陈旧,一旦遇到市场风险就会一蹶不振。全市国家级龙头企业仅有4家,区域内有重大影响力的农业龙头企业质量不高,年产值规模不大,叫得出名号的也只有玲珑茶、狗脑贡、莽山红、临武鸭。

(三)传统文化资源与旅游资源的融合亟待加强

郴州有丰富的矿产资源、旅游资源和良好的生态环境以及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郴州体现了湖湘文化与岭南文化的交融与发展,但是其悠久的文化资源优势没有很好地转化为旅游资源优势,更没有很好地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

1.文化基础设施相对薄弱。目前,各个乡村旅游点更多关注于吃、住、景观打造,对公共厕所、停车位、旅游标识、接待中心等旅游专用设施投入明显不足,乡村旅游整体环境质量较差、档次较低,留不住客人。特别是串联或承载全市文旅资源的场馆场地、交通公路、标识标牌建设,以及周边的酒店住宿、餐饮补给等基础配套设施建设明显滞后。已开发的旅游区正步入老化期,对游客的吸引力日益退减,东江湖5A景区提质改造和东江湾省级旅游度假区提质升级亟待推进。另一方面乡村公共服务设施不配套。乡村旅游的主战场在农村,随着外来游客的涌入,原有的水、电、路、气等公用设施难以满足日益增长游客需要。部分正在开发的景区大多地处偏僻山区,交通较为闭塞,难度较大,如汝城沙洲与资兴黄草旅游公路就亟待打通。

2.文化资源优化整合不够。郴州市红色旅游资源布局零散,缺乏空间整合,县市区之间互动合作机制没有形成。虽然目前已在全省率先出台《全域旅游促进暂行办法》,率先制定《郴州市红色旅游发展规划(2020-2030年)》《湘南红世界级红色旅游景区走廊概念性策划》等红色文旅规划,但就现状而言,产业发展仍旧缺乏区域融合,闻名全国的旅游品牌“半条被子”跟周边旅游资源联动不够紧密,影响全域旅游发展。

3.优势文化资源转化较慢。郴州毗邻粤港澳大湾区,是国内最大的旅游客源市场,全市目前80%的外省游客来自粤港澳大湾区,未来,郴州也将以粤港澳大湾区旅游市场为主攻方向。但其经济发展的基础与沿海发达地区相比,仍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其旅游管理体制、管理水平、旅游产品的包装都需更有针对性,以便更好地承接粤港澳大湾区的旅游需求。例如,当前郴州市的文创产品特别是红色文创产品就存在种类少、缺乏文化和创意、缺少地方特色、购买渠道少、市场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不高等突出问题。

4.多头管理统筹推进机制不全。乡村旅游发展涉及发改委、旅游、农业、国土、规划、交通、财政、金融、林业、水利、环保等多个职能部门,但目前郴州市乡村旅游发展主要是旅游、农业及各乡镇在负责推动,在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多头管理、都不管理的问题,没有真正形成工作合力,造成乡村旅游发展中的一些困难和问题得不到及时研究解决,乡村旅游资源难以得到整合利用。

5.特色文旅发展步伐不快。缺乏统一的对外宣传推广品牌,市民和游客对郴州文旅特别是红色文旅资源的整体认知了解程度有待进一步增强。乡村旅游发展总体上还处于摸索阶段,乡村旅游到底怎么干、怎么抓,缺乏可借鉴、推广的成熟经验。同时各乡镇在发展乡村旅游过程中对自身优势认识不清,对地方特色、民俗风情、人文内涵等要素重视不够,且缺乏提炼和挖掘,导致乡村旅游发展内容单调、品位较低,同质化竞争严重,无法满足游客多元化、个性化的需求,造成资源的浪费,影响乡村旅游的效益。如国家级风景名胜景区苏仙岭,其“苏仙传说”已是国家级“非遗”保护项目,“橘井泉香”讲述的苏母用井里泉水和橘叶熬药抗瘟疫的故事,对当前中医药防疫抗疫也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但并未发扬光大。

(四)林地资源利用率相对较低的问题亟待解决

郴州古称“林邑”,历来就有“四面青山列翠屏,山川之秀甲湖南”之喻,是湖南省四大重点林区之一。2020年,郴州市活立木总蓄积量6727.41万立方米,全省排名第四;林地面积2077.95万亩,全省排名第3;有林地面积1807.95万亩,全省排名第3;森林覆盖率68.1%,全省排名4。虽然郴州市森林资源非常丰富,但从林下经济的发展现状来看,规模化的发展时间相对较短,缺乏完善的产业结构,存在总体效益不明显和林下资源利用率相对较低的问题,处于“大资源、小产业、低效益”的现状。

调研发现,郴州市林产品加工规模小、层次低,大部分以粗加工、初加工为主,产品附加值低,处于产业链低端。具体表现为林产品产出以小家庭作坊为主,单位产品成本高,缺乏规模效益和价格优势;林业产业结构尚未突破木材生产为主的传统模式,林产加工业发展滞后,水平不高;技术开发能力不足,科技含量与技术设备水平低,产品可替代程度较高,产品质量缺乏优势;存在低水平重复和无序竞争,难以形成产业发展合力;缺少高素质的市场营销人才,没有充分借助当前的电商平台效应和互联网经济的优势,企业抢占市场的能力不够,市场开拓能力不强;涉林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意识不强,安全管理制度有待完善,安全生产经费投入不多。

(五)农业社会化服务专业供给短板亟待补齐

郴州地处丘陵,山区面积大,自然条件限制了农业大规模化生产,农业连片生产、规模效益产生困难,农户数量多、土地户均规模小仍然是郴州市农业生产无法回避的现实。虽然安仁县为2019年、2020年湖南省农业社会化服务试点县,树立了以生平米业“三统一”农机管理模式、鑫亮农业“十代”服务、犇犇联合社“十大联合”模式和天鹰合作社线上线下服务为代表的农业服务典型,但是郴州市整体农业生产农村生活社会化服务明显仍旧滞后,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社会化服务覆盖面不广。目前郴州以家庭为单位的传统生产经营模式、靠天吃饭的农业现状还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改变,特别在种植业上表现尤为突出。对比湖南湖区生产社会化服务的长足发展,郴州的粮食生产社会化服务发展相对滞后,灾害性的气象天气使得农业经营者损失惨重,对郴州市农业农村发展带来了不利影响。2020年9—10月湖南遭遇极端连续阴雨天气,郴州市由于社会化服务覆盖不够,因灾损失明显高于洞庭湖区。2021年1月份,郴州市出现连续低温霜冻天气,受低温霜冻影响,柑橘等果树在1月期间树势受损,抗逆性弱,加之春梢多,病虫害尤其是柑橘黄龙病存在一定的发生风险,导致2021年的柑橘品质和产量降低,不同程度影响了柑橘生产。

2.社会化服务体系没有发育形成。调研发现,郴州市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整体滞后,除了一些规模经营主体提供粮食生产全环节服务外,其他经营主体仍以耕、种、防、收等为主,特别是机插、仓储、冷链、加工等服务仍是薄弱环节;不仅缺乏生产各个环节、市场各个环节的区域性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也缺乏将政府、企业与农户连接起来,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的跨区域性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如安仁县有规模以上服务组织130多家,其中具有机插机抛设施的只有10多家,全县机插机抛面积只占粮食种植面积的9%。

3.社会化服务设施配套用地保障难。在现行政策下,服务组织的育秧大棚等设施农业用地基本得到保障,但配套库棚设施、仓储加工厂房用地仍难以解决。因为仓储加工厂房属于工业性质用地,而农用地转为工业用地和建设用地必须采用招标、拍卖和挂牌形式,通过完全公开的流程确定土地拍卖价格和土地建设项目使用权人,这就导致服务组织的用地难。

三、以高质量发展为引领构建农业农村现代化新格局

立足新的发展基础,面对新的发展要求,必须着眼国家战略需要,稳住农业基本盘,构建以品牌为引领推进乡村产业质量变革、以市场为导向推进农村经济效率变革、以城乡融合发展为取向推进农村发展动力变革的体制机制与政策体系,奋力开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工作新局面。

(一)以区域战略规划为引领推动县域城乡融合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完善规划体制,通盘考虑城乡发展规划编制,一体设计,多规合一,切实解决规划上城乡脱节、重城市轻农村的问题。”随着郴州市区域规划逐渐细化,规划逐渐分散到各乡镇内,如同散落在各地的游离的点,各乡镇规划战略之间缺少衔接,缺少协调,甚至导致各乡镇各自为政,各乡镇与县域、市区的规划也不一致。要素流动障碍是阻碍县域城乡融合发展的深层次原因,因此,迫切需要统筹区域各类规划,促进各类规划有效衔接,以区域规划为引领统筹县域城乡融合发展,通过完善区域规划来促进县域要素双向自由流动。

1.统筹城乡发展空间,构建高质量发展的空间格局。要围绕郴州市“大十字”城镇群,立足于各区域的自然资源禀赋、农业发展基础,优化县域城乡融合发展的区域空间布局,加快县域城乡融合发展步伐。要立足郴州本土,突出岭南乡村特色,以县域城乡融合发展为取向推进农村发展动力变革,发挥重点镇、示范镇的示范引领及辐射带动作用,深入挖掘梳理郴州的产业、生态、历史文化优势以及功能特色,科学合理地对郴州地区优势特色农业区域板块进行统一规划和引导,着重培育有行业引领力、市场竞争力、品牌影响力的特色支柱产业,形成地域特色鲜明、区域分工合理、高质高效发展的区域农业产业布局。各地区在制定各自的乡村振兴发展规划时,也要注意既要根据自身的地区类型、经济基础、产业发展、优势特色因地制宜地制定发展规划,更要着眼于郴州地区总的区域发展战略规划,正确处理“整体与局部”的关系,做好有效衔接。

2.优化乡村发展布局,延续人与自然有机融合的乡村空间关系。一是着力优化农业生产空间。立足郴州地域资源优势,遵循省委省政府提出的打造九大千亿产业的总目标,着力打造以种植业、养殖业、林业、休闲旅游业为主体的农业发展战略布局,积极构建“一基地两区”战略布局,大力推广高山禾花鱼+特色优质稻“稻鱼种养”模式,提高种养综合效益。其中,“一基地”是指以优质稻米、水果、蔬菜、水产品等为主的粤港澳大湾区优质农副产品供应基地,“两区”是指湘粤生态文化农业先行区、湘南特色产业(水产、水果、茶叶)创新示范区的。二是合理调整生活空间。要着眼于乡村产业和农民生活需求的痛点、热点及难点,不断完善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体系。努力满足乡村发展需要,加大基础设施的投入,推进“快递进村”工作不断深入,大力提升末端服务能力,为广大村民的生活安全与便捷提供保障。同时,推进公共服务城乡一体化建设。在2009年郴州市嘉禾县就被列为全省首批四个“湘南城乡一体化示范县”之一,2019年印发《郴州市创建城乡交通一体化示范市实施意见》的基础上,在全省率先创建城乡交通一体化示范市。三是严格保护生态空间。坚持在巩固“两型社会”的基础上持续推进乡村生态文明建设,做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打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攻坚战。另外,郴州矿产资源丰富,改革开放以来,资源型产业曾经历过一段急剧扩张期,畸形发展的矿业经济虽然为郴州带来了巨大财富,但其自然生态也遇到了严重破坏。因此,要持续推进乡村的绿化、美化工作,做好山水林田湖等重要生态空间保护,做好乡村生态振兴。

3.完善城乡融合发展政策体系,推动城乡要素自由平等交换。进入新发展阶段,实施乡村振兴城乡融合发展战略,必然要求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进一步理顺城乡关系,建立和完善城乡协同发展的新体制新机制,促进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良性互动、有机衔接,不断强化乡村振兴要素保障。首先,在要素“人”方面,不仅要充分挖掘郴州本土的农村农业专业技术人员存量,更要培育新兴农民大学生增量,构建农业专业技术人员、销售人员、科研人员、农业科技推广人员四级人才梯队,推动新农人高质量就业。其次,在要素“地”方面,要加强郴州市各区域之间农业资源要素的深度交叉融合,探索开展土地承包经营权置换现金、置换股份、置换社保“三换模式”改革,加快形成一批“农业+”多业态发展的特色产业,不断提高土地产出效益。第三,在要素“钱”方面,要大力发挥“四大百亿产业”的优势,提升资本市场融资能力,积极整合上下游产业链,做大做强龙头企业。政府方面要有效整合农业资源和资金项目,一手抓管理,确保农业资金“放得下”,一手当杠杆,最大限度撬动市场力量,强化资金资本支持。最后,在要素“技”方面,既要夯实农业科技推广服务的资金后盾,又要不断探索新形势下农业科技推广服务新机制,打通农业科技推广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二)以打造公共品牌助力特色农产品品牌化、高端化升级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和保障。要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特色产业,重点关注品种结构优化,积极打造区域地标品牌,开拓消费市场。

1.以区域品牌为取向优化特色产业布局。品牌的核心是质量。郴州本地独特的水土和气候条件赋予了郴州农产品独特的品质,如郴州高山禾花鱼就是生长在郴州境内五岭和罗霄两大山脉海拔500米以上梯田中的鲤鱼,那里生态环境优良,水质清冷,因采食落水的禾花而得名。要充分利用好郴州独特的自然资源,强化本土品种培优,持续提升农产品的品质,打造区域地标品牌,通过标准化生产促进特色农产品提质扩容,完成系列品牌体系建设。另外,必须要高度重视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推进绿色循环农业发展,通过加强产地环境治理和生态过程规范,严格农业投入品监管,严格把控农药化肥用量,做好农家肥、有机肥增施,不断完善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标准体系。按照一个标准供粤港澳大湾区的原则,抓紧制定郴州市供粤港澳大湾区农产品质量标准。强化例行监测,提高监测的时效性、准确性、真实性和覆盖面。

2.推动特色农产品向中、高端转型升级。高效对接市场,以销定产,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而现实困境是小农户分散的小生产方式无法与瞬息万变的大市场实现良好衔接,经常出现农民“丰产不丰收”的情况。要主动适应消费者对农产品消费需求由简单的数量满足上升为偏重营养、健康的质量需求的新变化,着力优化提升农产品的供给内容和供给方式。积极借鉴日本等国家和地区打造高端农产品的先进经验,引导特色农业走“品质+品牌+营销”路线,加强农产品溯源管理,探索建立包括农产品的名称、产地、商户号、土壤情况和采摘时间的全过程标识机制,打造“可以看得见脸的食物”,通过品质提升、管理升级、商业运作,推动“土里土气”的农产品转身为“高端大气上档次”的高端有机农产品,实现特色农业高端化转型升级。

3.延链补链强链加快产业融合发展。开展延链补链强链行动,推进三产融合,打造绿色、高质、强品、创新的联农带农特色优势产业全产业链,拓展产业增值增效空间,全面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加大对现有优势区域品牌农产品龙头企业的支持力度,搭建产业融合载体,扶持临武鸭、永兴冰糖橙等大型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建设好2个国家级农业产业强镇(汝城县泉水镇、安仁县灵官镇)、1个湖南省农业特色小镇(汝城县泉水镇)、6个湖南省农业产业强镇(安仁县灵官镇、宜章县莽山瑶族乡、临武县汾市镇、苏仙区栖凤渡镇、苏仙区坳上镇、资兴市汤溪镇)。立足区位优势,不断深化与粤港澳大湾区对接,承接粤港澳大湾区和国内外农业产业龙头企业进驻郴州,抓紧抓好澳门君天集团粤港澳大湾区(郴州)农业产业集群项目落地开工。建设好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产品配送郴州分中心。

(三)以地域特色文化赋能美丽乡村建设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湖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考察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突出红色传承、推动绿色发展,挖掘好、保护好和、利用好郴州红色文化旅游资源,讲好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创响“湘南红”红色文旅品牌。

1.把红色文旅打造成为推进乡村振兴最闪亮名片。一是加快创建红色旅游胜地。完善红色文旅基础设施建设,争取一批红色文旅项目进入国家、省级支持项目笼子,争取启动建设汝城岭秀至资兴黄草等旅游公路项目建设。精心编制和打造市域内、大湘南和省际区域有影响的红色旅游精品线路。以传承红色基因推进绿色发展示范区建设为统揽,大力推进红色引领、红绿融合、文旅融合。着力用好党的建设独有资源,打造沙洲新时代红色地标,建设长征国家文化公园(郴州段),加快推进湖南(沙洲)红色文旅特色产业园。二是布局建设红色教育基地。加快本土红色革命故事、书籍、文献的收集整理和推广,扎实推进红色文旅进景区等活动,积极开展红色故事宣讲,向市民和游客讲述好“半条被子”等郴州红色故事;充分发挥湘昆剧团、市文化馆、市民族歌剧团等阵地优势,创作编排红色文艺精品。积极推动开展红色研学旅游,培育好红色文旅人才队伍,构建良好红色文旅人才引进、培养和发展环境。三是努力打造红色文创宝地。紧密结合国家可持续发展创新议程示范区、中国湖南自贸区(郴州片区)平台建设,探索以“中国核工业第一功勋铀矿”—711矿以及“中国女排腾飞地”为载体,建设郴州红色文创基地。加快文创产品与红色文化融合发展,包装打造郴州福茶、郴州福橘、程乡千日酒、姜山多椒、红粉(鱼粉)等文创产品,打造“郴博文创”品牌。建设“红色文创+电商”平台。

2.服务国家、省级对郴战略定位,以地域文化赋能乡村振兴。一是围绕“国家可持续议程发展创新示范区”建设,贡献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绿色发展的“文旅智慧”,重点依托泛东江湖、西河、便江等重要水域资源,以及汝城、苏仙、北湖等温泉地热资源,包装和打造一批重点文旅项目。重点打造三大文化旅游发展带(区)。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深化红绿融合发展,推进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建设,全力打造“湘南红”红绿融合文化旅游发展带、“西河美”乡村振兴文旅发展示范带和“郴州八点半、夜空最闪亮”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二是围绕“湘南湘西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筑牢湖南对接粤港澳大湾区“桥头堡”地位,建设大湾区“新客厅”。三是紧密结合中国湖南自贸区郴州片区和“区域性文化旅游中心”建设,统筹规划好“大湘南”区域文化旅游发展,切实推动“大湘南拥抱大湾区”。深化“红三角”区域旅游联盟城市合作,加强湘粤南岭文化旅游协作区建设,全面落实湖南省推进湘赣边区域合作示范区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着力发展四大文化旅游板块。充分挖掘沙洲“半条被子”故事的时代价值,全面推进莽山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叫响无障碍旅游世界品牌。大力整合仰天湖等高山草原、湿地湖泊、民俗乡村以及百里丹霞水资源,着力发展大莽山山地休闲文化旅游板块、大沙洲红色文化旅游板块、大仰天湖生态文化旅游板块、大飞天山山水文化旅游板块。

(四)加强林地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因此,要积极发展林下经济,在充分激活林地资源经济价值的同时,充分保障林下经济赖以生存的森林生态系统的安全。

1.坚持科学规划,谋好产业布局。按照集中连片开发、适度规模经营的要求,走集约化发展之路,突出做大做强森林康养、竹木加工、林下经济、油茶四大特色产业。大力解放思想,增强攻坚克难意识,不断深化对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特征和发展规律的认识,突出重点,强化措施,调整产业发展重心,夯实产业发展基础、延伸产业发展链条,转变产业发展方式,完善林业产业化扶持政策,推进特色优势产业集聚升级。

2.促进规模化发展,提升整体效益。一是着力培育壮大龙头企业。通过政策扶持、财政补助、项目支持等多种方式,扶持省、市级林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同时通过招商引资好政策和“放水养鱼”小策略,利用现有政策和资源优势,激活民间资本,培育一批新龙头,振兴一批小龙头,引导小企业积极与大企业、大集团合作,初步形成产业规模格局。二是创新经营机制。依托林业产业龙头企业和示范基地、示范社,大力扶持种养大户扩大规模、应用新品种新技术,着力构建“龙头企业+基地+农户”、“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农户”经营模式,积极推行“订单”生产。

3.加大科技推广应用,推动产业升级。一是大力推广林业生产新技术。大力实施科技兴农战略,抓好名、优、特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推广,提升主导产业的科技含量和林产品品质。二是大力开展农民技术培训。实施人才强农战略,整合职校等培训资源,加大培训实施力度,强化农民职业技能培训,着力培养一批种养能手、科技带头人等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林农。三是创新林业技术推广机制。继续深入推进林业科技特派员制度,实行科技人员包项目、包产业的技术服务工作机制,定期深入基层、基地一线,蹲点开展技术服务,及时解决生产难题,充分发挥农村实用技术人才的作用,面对面、手帮手的开展技术指导服务。要探索建立产学研结合的有效途径,与大专院校和科研单位紧密联系,建立林业示范园区和实验基地,鼓励林业专家和技术人才创办林业企业,开展林业科技课题研究,开发良品良种,推广新品种、新材料、新技术。定期开展农民科技教育和技能培训,培养一批林下经济、油茶种植方面的科技示范户。

4.创新体制机制,营造良好环境。一是强化政策扶持。要抓住政策叠加机遇,在国家政策扶持、项目支持、信贷支持、农民企业投资结合的多元化投入机制的大好形势下,认真研究和落实国家、省市各项产业扶持政策,找准结合点和突破口,在特色产业开发上积极主动争项目、争资金。要不折不扣地落实惠民政策和财政奖补政策,发挥政策的激励作用,坚决杜绝截留、挪用等问题发生。二是强化项目资金投入。建立财政资金支持特色产业发展稳定增长机制,不断增加财政资金的投入,加大对重点龙头企业、科技示范园、产业基地、种养大户的扶持,重点扶持林业新技术、新品种的引进、示范、推广等方面。积极探索林业项目整合机制,加强林业项目申报、项目实施、资金使用等环节的协调,最大限度利用各类项目资源扶持特色林业发展。

(五)着力补齐农村社会化服务短板

农村社会化服务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农业的发展规模。要积极推动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相关政策措施,加快培育各类服务组织,不断强化服务人才培养,推动农业社会化服务加快发展。

1.整合服务主体,建立专业化的服务平台。注重整合政府、企业和农民合作组织,以及科研院校等农业社会化服务主体,发挥各自的专长和优势,因地制宜推进区域性社会化综合服务中心建设,共同搭建起专业的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平台。落实农机推广服务“331”工作机制,推动农业机械化。另外,还要加大扶持力度,提供公共性的社会化服务,公共性的社会化服务主要是指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要高度重视郴州市的水稻生产社会化服务发展,积极统筹中央和地方相关资金及社会资本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分区域制订粮食生产社会化服务支持政策、下达目标任务、制订保障措施,

2.拓展服务内容,延伸全流程服务链条。适应各类农业经营主体服务需求逐渐由单纯的生产性需求向资金、技术、信息、保险、农产品保鲜、储运、加工、销售等综合性需求转变的新趋势,积极拓展农业服务内容,实现全程化的社会化服务。尤其是针对小农户所面临的缺乏资金、土地或场地与市场销售渠道等困难,以及村庄层面的生产种植规模不够、农业效益不高等问题,综合考虑农户与村庄不同层面的需求,采取更具有针对性的服务措施。

3.精准服务对象,创新多层次的服务模式。把握小农户仍然是最主要的农业生产组织形式的基本市情,针对全市小农户特殊性的服务需求,通过“生产在户、服务在社”或生产托管与“田管家”等方式,为其提供个性化、菜单式的农业服务。针对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业企业等新型农业主体,则着重提供土地流转、农业保险与金融贷款等方面的支持。创新服务补贴模式,对包含了早稻集中育秧、机插机抛、烘干等3个及其他关键薄弱环节的生产托管服务,可按亩均补贴标准全额补贴。 

参考文献

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外文出版社,2020年版。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二〇二二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人民日报》2022年2月23日,第1版。

张庆伟:《以实干实绩推动“三农”工作取得新进展》,《新湘评论》2022年第5期。

陈文胜:《论中国乡村变迁》,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1年。

陈文胜:《论道大国“三农”》,中国农业出版社,2021年。

陈文胜:《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国农业发展的战略转型》,《求是》2017年第3期。

陈文胜:《乡村振兴战略目标下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研究》,《江西社会科学》2019年第12期。

陈文胜、李珊珊:《论新发展阶段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社会科学》2022年1期。

陆福兴:《做好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南重要讲话指示精神》,《新湘评论》2021年第2期。

姜长云:《科学理解推进乡村振兴的重大战略导向》,《管理世界》2018年第4期。

张红宇、胡凌啸:《构建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行政管理改革》2021年第10期。

刘彦随:《中国新时代城乡融合与乡村振兴》,《地理学报》2018年第4期。

微信图片_20220907194037.jpg


(作者简介:李珊珊,湖南师范大学中国乡村振兴研究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农村土地;陈文胜,湖南师范大学中国乡村振兴研究院院长、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农村经济、城乡关系、乡村治理。来源:《乡村振兴蓝皮书:湖南乡村振兴报告》(2022)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22年8月出版)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