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40年来,“我国贫困人口累计减少7.4亿人,贫困发生率下降94.4个百分点,谱写了人类反贫困史上的辉煌篇章”。40年来,解决好“三农”问题始终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中国的改革始于农村,通过联产承包,农民家庭重新成为生产经营单位。作为融生产与生活功能为一体的小农户,在农业和农村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小农户的脆弱性也是导致农村贫困落后的重要原因。提高小农户的自身发展能力、减少其脆弱性,是中国扶贫取得重大成就的重要经验之一。在精准扶贫时期,尽管农业公司的介入对于脱贫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仍须高度关注小农户的可持续发展。
中国扶贫注重提升小农户发展能力
小农户的脆弱性与贫困
农村改革开启了我们重新认识小农户的过程。在农村改革之前,被称为小农的传统小农户往往被认为是落后和分散的,特别是与产业工人相比,他们的生产技术落后,缺乏组织,因此需要被彻底改造。但是中国农村改革的实践却表明,农民的家庭经营具有顽强的生命力,传统小农并非必然被消灭,小农户经营推动了农业和农村发展。
小农户的家庭经营之所以具有顽强的生命力,首先在于其灵活的决策机制,由于农业生产的环境多种多样,农作物生长过程漫长,因此需要生产者能够做出灵活的决策,家庭因为规模小和决策灵活而更适应农业生产。其次在于紧密的利益机制和便利的管理。小农户是融生产与生活为一体的单位,家庭成员既是管理者也是生产者,因此可以减少管理成本,且成员之间利益更加直接,因而有更高的积极性。最后在于家庭成员融生产者与消费者于一体,小农户家庭成员无须支付工资,且其产品具有自我消费的特点,因而具有更强的生存能力。
但是小农户因为生产规模小和产出量少,天然带有脆弱性。斯科特在《农民的道义经济学》一书中曾将这种脆弱性比喻为“水淹到脖子”,任何微小的损失都会导致其破产。传统农业往往是靠天吃饭,多变的天气和频发的自然灾害经常给小农户带来毁灭性的打击,农业产出低和频繁的自然灾害造成小农户因剩余不足而普遍缺少物质积累。尽管农民往往非常节俭地过日子,希望形成一些积累,但是多数农民缺乏多余的产品。在灾年,许多农民不得不依靠借债度日,而债务往往会使他们进一步陷入贫困。
小农户的家庭生命周期也是导致其周期性贫困的重要原因。如同任何生物一样,小农户的家庭呈现出明显的周期性,最直接体现在劳动人口与消费人口的相对数量上。小农户家庭刚刚形成时期,因为得到了父母家庭的支持,家庭生计往往比较好,但是随着孩子出生和父母年龄增长,家庭的劳动力减少而消费人口增加,这个时期往往是小农户特别容易陷入贫困的时期,由此产生的周期性贫困成为许多贫困家庭的重要特征。
小农户的生存策略与政府扶贫
20世纪80年代以来,政府实施了大规模减贫行动,那些与小农户的生存策略相适应的减贫措施发挥了积极作用,提升了小农户的能力,帮助小农户克服脆弱性。
第一,促进小农户生计的多元发展,实现可持续的收入增加。小农户减少脆弱性的策略之一是多元化策略,采取种植多种作物和种养结合的方式,防范可能的天气风险并满足家庭的需求。在扶贫中普遍采用的农业技术培训、小额信贷,增强了农户实现多元发展的能力。农业技术培训使贫困户掌握了生产技术,特别是新的种植和养殖技术,原来他们不曾种植或养殖的品种,在扶贫中也被大量开发出来。小额贷款提供了农民产业多元化所需要的资金,许多贫困户在获得小额贷款支持以后,开始发展家庭养殖业,实现家庭农业与畜牧业的结合。贫困户通过多元化生计形成了许多不同的模式,除了种植业和养殖业结合之外,还形成了经济作物和粮食作物种植相结合、农业与林业相结合等。在一些贫困山区,传统上农户经济建立在种植业与养殖业相互结合的基础上,但是因为饲料不足和缺乏资金,种植业和养殖业经常难以为继,通过政府扶贫资助,贫困农户开始种植牧草并增加牲畜的养殖,从而使传统的种养结合得以扩大。
第二,支持非农就业。兼业是小农户克服脆弱性的重要手段之一,由于农业产出有限,男子在农闲季节从事非农劳动,妇女从事家庭副业以增加家庭收入,可以弥补农业收入的不足,增加收入多样性。这两种策略在扶贫中都被加以利用,参与扶贫的政府扶贫部门、妇联和社会组织在贫困地区开展了大量妇女扶贫项目。核心内容是通过培训提高妇女的手工艺水平,并进而通过提供市场销售渠道和信贷,支持农村妇女从事手工艺品的生产加工;同时贫困地区组织了大规模的非农就业培训,向东部地区输出劳动力,支持贫困户创办微型企业,从而增加贫困户的非农就业。
第三,为贫困户提供教育和医疗服务,减轻家庭周期性贫困的影响。贫困家庭的周期性脆弱阶段也是教育和医疗支出较高的阶段,克服周期性贫困往往超出了贫困农户自身的能力,因学致贫和因病致贫的现象很普遍。克服贫困家庭的周期性贫困,需要社会提供教育和医疗服务。针对贫困家庭的周期性贫困,社会组织发起了一系列的行动,以解决贫困农户的教育和医疗问题,如希望工程、母婴健康项目等,这些行动逐渐转化为国家政策。日益完善的社会政策有力地帮助贫困农户打破周期性贫困。
中国农村精准减贫强调到村到户,对贫困农户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通过股份合作制等多种组织形式,切实发挥贫困农户的主体性,提高贫困农户自身发展能力。
精准扶贫时期的小农户
中国扶贫成功的经验之一在于发掘小农户的发展潜力,但是小农户的分散性制约了其进一步发展,特别是与市场的链接。精准扶贫提出后,公司化的农业对于扶贫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公司通过土地流转将农民的土地集中,以借贷和股份的方式将农民和政府的扶贫资金进行整合,通过农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获得远比农户经营更高的经济收益。在公司化农业的发展过程中,贫困农户不再是一个独立生产单位,他们成为公司农业的一部分,或者从公司分享土地和股份的收益,或者参与农业生产,获得劳动报酬。
通过政策推动,公司化农业扶贫使贫困农户分享农业公司发展的利益。公司化的农业与传统小农户的生存策略是不同的,专业化替代了多样性、规模效益替代了分散的风险防范、资本密集替代了小农户劳动密集。在公司化农业的格局下,大量贫困户获得了比家庭经营更高的收益。例如,稳定的土地租金收入使农村老年人可以维持基本生活;农村青壮年不再被土地束缚,可以专心外出打工。公司化农业也使农村妇女和老人在村庄得到就业机会。
但是公司化农业也存在重大风险,特别是一些贫困地区政府急于实现产业脱贫的目标,引进了一些不成熟的公司,这些公司的抗风险能力较弱。专业化和规模化并不意味着市场风险的消除,而可能是形成风险的积累,风险发生的频率降低,而规模扩大,如果这些风险被转嫁到农村贫困人群,失去了小农户生存策略保护的贫困人群会更加困难。
尽管公司化农业对于实现2020年现有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也挤压了小农户的生存空间。在土地流转以后,一些农村因为人口进一步外流而空心化更加严重;因为农民家庭不再是生产单位,因此一些贫困户开始失去脱贫的主动性。所以在看到公司化农业积极作用的同时,要更加关注小农户的发展,珍惜中国小农户脱贫的经验。
总结40年来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历史经验,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壮大集体经济,我国必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
中国乡村发现网转自: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