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论剑

罗宏:县域资源型产业绿色转型发展探究

[ 作者:罗宏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8-10-22 录入:吴玲香 ]

——以嘉禾铸锻造业转型升级为例    

【摘要】在当前“三期叠加”、产能严重过剩的态势下,嘉禾县的煤炭和铸锻造业等资源型产业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传统的煤炭资源依赖性经济发展方式已难以支撑嘉禾县经济可持续发展,嘉禾县“煤老大”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是面临的主要困难。也是嘉禾县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和难点领域。如何引导传统资源型产业在新常态下绿色转型发展,对于确保县域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社会和谐稳定意义重大。本文系统分析了嘉禾县域资源型产业绿色转型发展的现状与问题,在对湖南省嘉禾县煤矿业和依托煤炭的铸锻造业转型发展的路径进行了实例分析的基础上,探讨适合嘉禾县产业绿色转型发展的路径对策建议,并尝试为其他类似地区产业绿色转型发展提供政策参考。

【关键词】县域资源型产业; 铸锻造业; 绿色转型发展

当今世界,绿色发展已经成为一个重要趋势,许多国家把发展绿色产业作为推动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举措,突出绿色的理念和内涵。[1]绿色发展的实质是建立在低消耗、低排放、低污染基础上的高效率、高效益、高碳汇的经济社会发展的模式。[2]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习近平同志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将绿色发展作为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个重要理念,作为“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基本理念,体现了我们党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将指引我们更好实现人民富裕、国家富强、中国美丽、人与自然和谐,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县域资源型产业是指以县域当地不可再生性自然资源(如煤炭,石油)开发利用为基础和依托的产业。嘉禾县是全国200个重点产煤县之一,年产煤150万吨。三十多年来嘉禾县依托天然赋予的煤炭资源和国家优惠政策在短期内获得了迅速的发展,“煤老大”产业对嘉禾县经济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起到了极大的推拉作用。嘉禾县主导产业是煤炭和依托煤炭的铸锻造业,县域内外大小铸锻造企业1000多家,从业人员近3万人,产值175亿元。产品远销25个国家和地区。先后获得国家“江南铸都”、“锻造之乡”、“中国绿色锻造示范基地”称号。由此来看,嘉禾县是具有典型特征的资源型县,嘉禾煤炭和铸锻造业是典型的资源型产业。在当前“三期叠加”、产能严重过剩的态势下,嘉禾县的煤炭和铸锻造业等资源型产业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传统的煤炭资源依赖性经济发展方式已难以支撑嘉禾县经济可持续发展,嘉禾县“煤老大”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是面临的主要困难。也是嘉禾县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和难点领域。如何引导传统资源型产业在新常态下绿色转型发展,对于确保县域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社会和谐稳定意义重大。本文系统分析了嘉禾县域资源型产业绿色转型发展的困难、原因及对策,在对湖南省嘉禾县煤炭业和依托煤炭的铸锻造业进行了实例分析的基础上,探讨适合嘉禾县产业绿色转型发展的政策建议,并尝试为其他类似地区产业绿色转型发展提供政策参考。

一、 嘉禾县资源型产业铸锻造业现状与问题

(一)嘉禾县基本情况:

嘉禾县位于郴州市西南部,五岭山脉北麓。东界桂阳县,南邻临武县,西抵永州市蓝山县、宁远县、北接永州市新田县。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东西宽35.7公里,南北长39.3公里,县城坐落在南岭山麓,钟水河(舂陵河)西岸。嘉禾建县于1639年,面积699平方公里,辖9镇1乡,人口43万,是全省地域面积最小、人口密度最大的县份之一。

嘉禾县自然资源丰富。现已探明矿产18种,包括非金属矿产资源9种,金属矿产6种,能源矿产煤、铀等3种。发现各类矿产地78处,其中大型矿床1处,中型矿床2处,小型矿床19处,矿点56处。目前,全县共有持证矿山79家,其中湘煤集团煤矿2个,县办煤矿4个,乡镇矿及个体私营矿32个,采石场41个。

煤炭储量1.26亿吨,可采煤层的平均厚度为3.91米,均为优质煤,以无烟煤为主。煤矿矿山分布在袁家矿区,主要分布在石桥、行廊、龙潭、袁家、塘村、珠泉等6个乡镇。矿区范围:南起临武琶溪,北至肖家新坠,长约30公里,宽约3—5公里,面积约110平方公里。共探明有煤炭资源储量15358万吨,其中嘉禾县境内14350万吨,临武县境内1008万吨。

石灰岩储量45亿吨,白云岩储量2.5亿吨。石灰石矿山企业分布在全县9个乡镇都有,尤以珠泉、广发、石桥、龙潭、普满等乡镇为最多。

拥有地下水资源量1.33亿立方米,可开采量0.67亿立方米。地下水埋藏较浅,一般在5-10米间,且水量丰富。境内现有野生动物159种,其中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的有锦鸡、小灵猫、虎文蛙、白鹇4种,有野生种子植物741种。

(二)嘉禾铸锻造行业发展历程、现状与问题

1.发展历程与现状

嘉禾铸锻造行业的历史距今已有600年,可分为传统手工、工业化“草根”创业、园区集聚发展三个阶段。传统手工阶段从明末起,主要是生产涉及农业生产、农村生意、农民生活的“一口(锅)二把(刀、锤)三头(斧、镢、犁)。工业化“草根”创业阶段从1962年嘉禾成立县铁厂、五金工具厂大批量生产钢丝钳、尖嘴钳等五金工具开始,嘉禾的铸锻造业逐步转向工业化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后,嘉禾铸锻造企业在市场经济中脱颖而出,“草根”创业,野蛮生长发展。逐渐形成以袁家、塘村为核心,辐射周边省市的产业发展格局。第三阶段(园区集聚发展)从2004年坦塘(铸造)工业园规划建设开始,目前嘉禾已形成由省级工业园区——坦塘工业园和行廊、坦坪、龙潭、袁家、塘村五个铸锻造小区的“一园五区”铸锻造产业集聚发展格局,基本上实现了集约化和集聚化发展。

目前,嘉禾县拥有“江南铸都”、“锻造之乡”、“中国绿色锻造示范基地”称号,境内大小铸锻造企业1000多家,从业人员近3万人,产值175亿元。年产铸件60余万吨,占据珠三角市场份额的70%以上。锻造类产品达59个系列2200多个品种,品牌41个,“湘江及图”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占据全国35%以上的市场份额,产品远销25个国家和地区。走出了一条“企业入园、产业集群、资源集约”的产业转型升级之路。

2. 嘉禾铸锻造行业转型案例分析

本人认为嘉禾铸锻造行业在转型升级和发展方式转变中,探索出了以下三条路径:

(1)跨跃式路径:即从生产制造转向新商业模式、新领域或者是新兴产业的大跨度转型升级路径。一是以“互联网+”品牌战略为带动的湖南湘江工具从生产制造商转型为电子商务平台—“湖南湘江天虎工具特卖网”。建厂近20年的湘江工具制造有限公司自2014年起,利用“湘江工具”这个50多年历史的“中国驰名商标”品牌,开通了湘江天虎工具特卖网。平台的上端现有400多家固定的生产厂家,下端有1000多家销售门店,2016年销售额1000万元,实现了从生产制造领域转型为电子商务领域的跨领域转型升级。二是郴州雄建机床铸造有限公司以开发新产品为引导,从机床配件转向供水和消防的应急新兴产业。郴州雄建机床铸造有限公司是嘉禾生产机床配件龙头企业,广州机床厂铸件、南方机床厂等国内十几家知名铸造厂的战略合作伙伴企业。公司2016年利用其先进的铸锻造技术开发了一种新型消防栓。目前,新型消防栓已获得一项国家专利,生产销售两旺。

(2)深掘式路径:即通过技术工艺改造和创新为突破口的转型升级路径。嘉禾精工锻铸有限公司从创建起就坚持技术创新,现已获得了实用新型专利7项、自营进出口权和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2015年被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目前,其外贸出口额逆势增长,获得了美国特斯拉公司——特斯拉电动跑车的车门铰链订单,标志着该公司的产品已经获得了全球行业的认可。红德机电铸造有限公司是一家老牌传统铸造企业,2009年投入3000多万元,引进先进的自动化造型生产线,提升了自身的市场竞争力。如今,该公司已由过去单一的缝纫机铸件,拓展到生产电机、厨具、食品机械等领域的配件产品,踏入家电、汽车配件等新市场。众合铸业是一家以生产木工机械、玻璃机械等为主要产品的铸造公司,去年公司投资8000余万元,引进了世界最先进、国内第三条V法铸造生产线,进入机器人制造市场。

(3)伸延式路径:即从铸配件生产为基础,向产业链下游延伸,转型为装备制造商的转型升级路径。湖南巨人机床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生产各类机床、底座、鞍座等机械铸件的铸造公司。2016年底开始生产智能机床产品,进入高端机械制造市场,标志着嘉禾县铸造水准又迈向了一个新台阶。湖南省嘉禾福顺机械实业有限公司通过技术改进和开发专利产品,使公司在经济下滑的大背景下,依然能保持较大的盈利空间,并带动了园区内3家铸造企业的成功转型。特别是2016年,该公司开发出准上市公司----广东凌霄泵业泵体铸件,并迅速跻身为广东凌霄泵业产品最主要的配件供应商,广东凌霄泵业转移两条生产线到福顺机械实业有限公司,实现了由生产工业风扇铸件向泵阀制造的转型。除此之外,还有永华工贸也是从给迅达等燃气炉具厂家配套向自主生产发展。

3.存在的问题

虽然嘉禾铸锻造行业有了长足发展,但其生产的粗放型特征没有得到根本改变。笔者在调查中发现,在经济新常态发展升级的洗牌中,很多铸锻造企业主感到巨大的倒逼压力:市场竞争激烈,利润空间狭小。没有一家税收过千万的铸锻造企业,没有一家上市的铸锻造企业,这是嘉禾铸锻造的“痛点”,也是经济转型发展的内生动力。

主要问题表现为:一是生产工艺自动化水平较低,生产上的人为因素较多,产品质量不稳定、废品率高,产品档次低端;二是产品种类杂散,结构零乱,体系破碎;三是新产品开发不足,产业创新能力缺乏。没有什么品牌意识,缺乏高科技含量的拳头产品;四是嘉禾的资源相对较少,特别是缺乏专业人才。

三、新常态下嘉禾铸锻造行业绿色转型发展策略思考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因此,新常态下嘉禾铸锻造行业的转型升级,要站在落实“五大发展”理念、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下,以《铸造行业“十三五”发展规划》为指导,根据嘉禾铸锻造行业的发展轨迹及“中国锻造之乡—绿色锻造发展基地”建设的实践经验,按照绿色增长点、智能生产线、融通支撑面、共享发展体的“点、线、面、体”路线图,推动嘉禾铸锻造行业全面绿色转型发展。具体的建议如下:

1.坚持以绿色发展为增长点,优化铸锻造产业布局,构建绿色铸锻造产业体系。实现从高能耗、高污染的“黑色”线性发展模式向“绿色”循环经济发展模式转变。

一是要认真总结近年来嘉禾铸锻造行业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特别是坦塘工业园“煤改电”工作经验,制定《嘉禾县铸锻造行业转型升级实施意见》。引导企业发现绿色铸锻造产业市场的空白点,机会点,增长点和盈利点,形成绿色铸锻造就是增长点,就是嘉禾的工业4.0的绿色发展优势,全方位打造“中国绿色铸都锻乡”。同时要坚决执行国家铸锻造行业准入制度,依法用“环保”利剑和市场竞争手段淘汰在技术、装备及产品方面落后的产能,切实解决铸锻造行业的产能过剩问题。

二是要瞄准“珠三角”和长株潭的铸锻件需求,强化绿色理念,科学规划,优化铸锻造产业发展布局,构建绿色铸锻产业体系。积极引进和开发节能型绿色新产品,优化产品品种结构。打造一批优势企业,研制一批高端精品铸件产品,促进嘉禾县铸造行业迈向中高端水平。

三是要积极争创省级循环经济示范园区。以废钢铁的回收利用和机床再制造产业为抓手,通过利用互联网建立废钢铁回收商线上与线下结合的回收体系,挖掘城市矿产,解决我县钢铁资源短缺的问题,促进我县循环经济的发展。

四是要主动培育应急装备制造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优化营商环境,壮大实体经济,着力将园区打造成“江南铸锻造产业核心地,郴州制造新兴增长极”。

2.大力推进工艺智能化生产线,淘汰落后的工艺和装备,实现“嘉禾智造”。

一是要充分认识智能化是铸锻造产业主要发展方向。它是实现智能铸造、绿色铸造的“嘉禾梦”的必然选择。

二是要通过政府引导,行业协会、商会示范带动,协同院所开展联合攻关,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大力支持铸锻造、热处理等生产技术、专用设备优化升级,引领和带动我县铸锻造企业向智能制造迈进。

三是要引进开智能铸锻造核心关键技术,重点发展能提高铸件质量、降低废品率;改造陈旧落后设备;优化铸锻造工艺;采用清洁熔炼生产工艺和清洁化的铸锻造设备及工厂设计等工艺和生产技术。

3.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大力融通铸锻造企业的支撑面,提升铸锻造行业发展能力,推动新旧动能转换。

一是要积极拓展铸锻造产业链,大力促进我县铸锻造企业优化整合,通过挖掘企业内部的各种资源和潜力,加快企业兼并、联合、重组的步伐,形成自身创新的比较优势和局部强势,从行业内推动企业的内生增长型融通发展。

二是要借助互联网+把服务向业务链的前端和后端延伸,加快向服务型制造发展,逐步实现由单一生产型向制造服务型转变。全面整合社会资源,促进生产要素向优势企业集中,通过服务业与制造业有机结合,制造、电信、软件等企业跨界合作,发展网络化协同研发制造、大规模个性化定制、服务型制造等新模式。推动企业的外生跨界型融通发展。

三是要在湖南省铸锻造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的基础上,成立湖南省铸锻造产业研究院,形成具有分析测试、技术开发、综合服务等功能的产学研平台。同时要与国家开放大学铸造学院合作设立嘉禾分院,加强铸锻造技术人员和职工的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努力提高职工技能和素质。

4.用工匠精神打造区域经济品牌,搭建铸锻造企业共享服务平台,形成铸锻造行业绿色发展共同体,构建嘉禾现代产业体系。

一是要充分发挥协会在政府和企业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作用,积极向政府有关部门反映铸锻造行业存在的问题和企业的要求,维护行业和企业的利益。

二是要引导和支持企业开展技术创新活动,鼓励企业积极利用国家和地方的优惠政策,促进企业快速发展。经常从国家和省发改委、省科技厅、省工信厅等网站上收集相关信息并与上级主管部门保持联系,积极争取国家和省市财政的支持。

三是要大力树立绿色生产典型,打造绿色品牌产品。为形成品牌凝聚力和影响力,整合我县绿色铸锻造的优质资源,让企业抱团发展。通过典型引路,召开现场会观摩学习,加快推广节能、减排、以及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开展创优质产品活动,鼓励和支持企业打造品牌产品。

【参考文献】

1、百度百科:绿色发展 https://baike.baidu.com

2、何党生,《绿色发展思路和对策》,2013.05.02

(作者单位:中共嘉禾县委党校)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