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桂东县青山乡为例
鉴于感知当前电子商务发展的炙热,本人从桂东县青山乡这一具有南方特色、偏远山区特点的身边较为熟悉的区域入手,对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对策情况进行调查思考,提出一点肤浅见解,仅供大家参考。
一、青山乡电子商务发展的背景
青山乡位于湖南省桂东县西南部,距县城68公里。北与八面山自然保护区相连,东与沙田、四都镇接壤,南与汝城县南洞乡交界,西与资兴市连坪瑶族乡毗邻。乡辖总面积112平方公里,总人口5489人,下辖罗家、寨坪、彩洞、宋家4个行政村,48个村小组,居住着汉、瑶2个民族。其中彩洞村是全县唯一居住着瑶族居民的少数民族村,离乡政府还有20公里远,也是桂东县最为偏僻边远的一个行政村。全乡地貌呈“七山二地半水半场院”,山青水秀,是一个典型的边陲林业生态山区乡。森林覆盖率高达93.47%,拥有林地面积14.8万亩,木材蓄积量达100万立方米,楠竹达2000万根,年出产商品材占全县总量的三分之一。水能蕴藏量达1.8万千瓦,矿产资源十分丰富,目前已发现的有煤炭、硅石、铅锌矿等。境内林海茫茫,古木参天,松涛阵阵,翠竹连绵,风景怡人,有八面山、八仙下棋及桃寮红军村等生态旅游景点。土特产以八面山绿茶、宋家地晒烟、罗家杨梅干、彩洞香菇、寨坪蜂蜜、青山玉兰片、斗煨茶、糁仔酒、木梓油、沉香鱼、火腿腊肉等物产享誉三湘。这为青山电子商务的发展奠定了的良好的乡土民风和丰富的纯天然全有机生态物产资源基础。
二、青山乡电子商务发展的现状
(一)青山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前景
1、青山农村电子商务相比传统商务的优越性。农村电子商务将传统的商务流程电子化、数字化,一方面用电子流代替实物流,可大量减少人力、物力,降低成本;另一方面又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交易活动可以在任何时间、地点进行,大大提高了效率。顺应新时代潮流,青山农村电子商务应运而生。
2、青山农村电子商务的巨大发展潜力。农村是一块广阔的天地,特别是青山乡地广人稀,农村自然资源和农林产品资源丰富多样,但因通讯、道路等瓶颈原因,巨大的“天然宝藏”仍待在深闺人未识,没有得到挖掘和开发,随着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部署和实施,发展农村电子商务潜力巨大,前景广阔。
3、对农村电子商务的扶持政策力度大。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若干意见》(2017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推进农村电商发展,指明了农村电商的发展方向,从国家层面为农村电商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随后各地方政府也相继出台了农村电商发展的具体扶持政策,如湖南省出台了对验收合格的贫困村电商服务站点给予1万/个的支持,对验收达标的扶贫示范网店给予1万/个的支持的扶持政策。按照合理规划,一村一点的规划要求,在青山乡4个行政村各设置了一个农村电子商务服务站点。
(二)青山当前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存在的问题
1、农业网络基础设施薄弱、覆盖面窄。当前,在国家脱贫攻坚的大背景下,政府对农村网络通讯基础设施和农村电商的投入有所加大,近3年来新增了彩洞、寒坑、牛形、左溪、牛角龙等5个移动通信网络机站,农村网络覆盖有所加强,农业电子商务服务站已基本到村,但网络接通到组到农户的“最后一公里”问题障碍仍然存在,特别是在我们偏远的山区,由于互联网覆盖面的局限性,很多山区农林生产基地出现网络盲区死角,信息闭塞,加上农村电商的软、硬件仍然缺乏,使得农民还不能够通过直接有效的途径参与到电子商务中来,农村电子商务还处于初步发展的阶段,正在萌芽时期。
2、农林产品资源进入商品市场存在严重障碍。一是农村农林产业道路基础设施严重不足。很多生产基地特别是山区的农林产品生产基地道路偏远、狭窄、质量低,交通运输乏力,如青山乡目前的主要道路除乡道基本达到了4.5米外只通到了自然村,狭窄得只能同时通过一辆车,大部分产业道路很短且窄,连汇车都十分困难,更多的产业基地和资源丰富的林区却还没有车道,无法适应商品市场的及时供给。二是农村农林产品物流体系尚未形成。目前农村普遍缺少符合农林商品物流所需求的仓贮设施,具体表现为仓库狭小,设备简陋,生鲜农产品冷链体系缺失,如青山还没有建成一个符合要求的电子商务仓贮点,仓贮能力严重不足,加上物流快递标准化程度低,现有农村电商人员素质不高,还无法满足信息化现代物流的发展需要。三是农村农林产品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投入不足。特别是农林产品要进入商品市场,必须对产品进行检验检测检疫,取得绿色健康产品许可。在目前冷链体系缺失、仓贮能力不足、农民自投资本缺乏的情况下,产品贮存难、品牌化投资大给当前农村电商发展带来了沉重的包袱。到目前为此,虽然也打出了青山“斗煨茶”、“沉香鱼”等特色品牌,但因规模小产量不足,产品经常供不应求。
3、农林产品深加工不足。目前,大部分农林产品都不耐久存,还处于“初始价值”阶段,附加值较低,缺少深加工环节增加“附加值”,缺少“延伸价值”。特别是新鲜农林产品,如果不能及时采摘、挖掘收获,如果不能及时消费和出售,就只能眼睁睁地看着“霉烂”、“倒掉”,使农林产品“自然回归”,有的还会造成“污染灾害”,让农民“亏本流血”。近年来,青山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引进了楠竹加工厂1家,木材加工厂1家,野生杨梅干加工厂1家,茶叶加工厂2家,玉兰片加式厂3家,培植了2个专销青山农产品的电商平台,基本上达到了“山上有基地、山下有工厂,山外有市场”,但如青山的茶叶,虽然早已名声远扬,但因没有形成较大的规模化种植和加工生产,还没有一家四上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市场竞争力明显不足。
4、农林产品生产区域和生产者相对分散。当前,我们的土地制度是联产承包责任制,土地到户,这种制度虽然有促进农户自主生产的积极性,容易解决温饱问题,但对于统一农户思想,实施科学规划和规模产生经营,实现农业现代化,又是一种严重阻碍。如全乡发展种植高山油茶1600多亩,笋竹两用楠竹12000多亩,草木本中药材400多亩等,但几乎是每家每户的主导产业,经营极度分散,缺乏成片的规模效益。
三、青山乡电子商务发展的对策
1、联通农业网络“最后一公里”。要争取上级支持,加大网络设施建设,实现生产区、生活区、交通区、基地区域网络全覆盖,推动全民上网,确保网络随时随地能够“即点互联”,缩短“农产品物联”距离。使青山特产通过农村电子商务平台走进“互联网大家庭”。
2、打通提质“基地产业路”。要通过向上争取、投资老板融资、群众出工投劳等多措并举,大力建设规模化生产的高标准基地产业道路,解决让“无处不在”、“绿色健康无污染”的青山农林产品走出大山,飞出农村,进入城市,来到需要它的每一个地方,让外地人们也能品尝到来自青山的天然生态农林产品的“鲜香口味”。
3、高标准建设农林产品“物流链体系”。要按照“因地制宜、适度规模、及时保鲜、快速上市”的农林产品销售要求,加大投融资力度,努力建设“农村物流”现代化、标准化、信息化的仓贮设施、保鲜设施、冷藏设施、检验检测检疫配套设施、品牌服务体系和电商平台服务体系,让更多的具有青山特色的农林产品“藏得住”、“卖得出”,促进永久健康的消费环境和良好的消费市场的形成。
4、促进农林产品深加工建设。要采取招商引资、科研开发、创新创业等措施,加大投资融资力度,争取政府更多的优惠扶持政策,鼓励企业老板到农村办厂立足兴业,促进农林产品深加工产业发展、壮大,实现农林产品“链条效应”、“利益最大化”和“物有所值”,从而促进青山农林产品增产增值,实现农村产业兴旺。
5、实施产业发展现代化。要积极建言献策,争取上级研究出台“土地到户”、“小农思想”、“小打小闹”的农户分散生产与现代化规模化产业化的矛盾解决政策措施,促进科学规划、现代生产、规模经营,降低农林产品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益,实现生产兴旺与美丽乡村建设同步发展,相得益彰,从而发展壮大青山乡村龙头企业和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提高青山广大人民的生产生活“幸福指数”。
(作者单位:青山乡人民政府)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