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互联网+农业”被炒的沸沸扬扬,不少人也把互联网当成农村精准脱贫的救命稻草。一些互联网江湖大佬们目光盯准了农村这块未开发的“处女地”,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其实他们内心的算盘无人知晓。
解决农村的问题还的从根本入手,如同中医治病先治本,找到病因才能对症下药。
第一 农场普遍经济文化落后,思想保守
现在农村种地农民的文化水平普遍低下,有些有文化的也跑到城市工作。农民上网很多也就是玩玩游戏,聊聊天,看看电视剧,深层的东西懂的很少,思想相对闭塞,接收到新鲜的事物比较少。由于从小都饱受了农村的贫穷(现在很大一部分人还经历过文化大革命挨饿的时代),不敢轻易接受改变。有些地方只知道种玉米或者土豆,对于新品农作物不敢尝试。
第二 农村大部分种植业比较分散,品种也比较杂
现在农村种地很少有统一性,一家几亩地,花生 玉米 小豆 土豆等适合种植的每样都种点,对于农民来讲主要是降低风险,花生不收还有玉米,玉米不收还有土豆,总之不会有全军覆没的风险,但是这样的盲目的做法风险是降低了,对于利润来讲实在是降低了很多。每种产品不能规模化种植,对于销售来讲是个问题,外地的销售商不会来进货,本地销商还卖不上好价格。
第三 物流和冷链运输落后
在农村快递 物流比较落后的,因为很多农产品长途运输保鲜是个问题。比如发鸡蛋从辽宁彰武县(辽宁省下面的一个县城)发一箱鸡蛋到上海,最快也的4-5天的时间,如果赶到夏天鸡蛋发到上海就臭了吧,有些青菜更不行了吧?
第四 运输成本高
这里暂不说物流和快递工作人员的暴力装卸货的事情,就单单在网上卖出农产品发货的费用不是一般的农产品所能承受的,因为农产品利润低。
第五 农产品的质量
基本农产品是分散型的,由于农村缺乏管理和监测机制,很多农民为了产量不管质量。留够自己吃的,剩余的上化肥打农药无从顾及。这种情况比比皆是。
从以上几点上看农村电子商务更多的是“陷阱”,那些互联网江湖大佬和地方的官员们眼里不知道看到的是什么?互联网只是一个平台,一个工具,不是万能的良药。
农村的发展和农民的致富还要以近边的大城市为依托。政府应该给好的政策鼓励有实力的企业去农村做投资,因地适宜的整合当地资源,和农民携手才能互利共赢!
中国乡村发现网转自:头条号 众望农业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