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出生在农村,这几年多次调研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一些工作,接触了很多的脱贫攻坚,感觉到农村现在存在着很多短板。
因为之前我们一直提包括城乡融合、城乡一体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等,国家提出一些方略,一些战略安排和想法,但是这次乡村振兴首次上升为战略,并且放在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中,可以说体现了党对“三农”工作指导思想与时俱进的不断深化。
这个提法从原来的城乡统筹、城乡融合到乡村振兴战略,提法的变化意味着广大农村迎来新时代的发展机遇,乡村振兴让乡村焕发生机和活力。
我们知道乡村由于城镇化加速发展,出现了很多年轻人到城市务工,农村存在着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甚至出现了一些凋敝现象,让乡村焕发生机和活力是农村、农业、农民的福祉所系。乡村振兴以国家提出的五个方面,也就是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村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为总要求,是对新农村建设发展与超越。
中国要强,乡村必须要强;中国要美,乡村必须美,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始终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对于中国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可以说,没有农村地区的脱贫,就没有乡村的振兴,脱贫是第一位的。中国的城镇化率从2010年的47.5%,到2016年末达到57.4%,国际上比较现代化的标准是到75%,应该说还有空间。这段时间应该说现代化或者城镇化加速发展阶段,与城市相比,中国农村地区在产业发展、生态保护、社会治理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和短板。原来我们更加重视和乡村和城市在经济发展和文化方面的短板,现在这次包括对生态和社会治理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作者简介:张连起,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与全球化智库特约研究员,兼任财政部会计标准战略委员会委员。著有《聚焦结构性改革》、《起而论道》等著作。
中国乡村发现网转自:经济之声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