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人才引领发展的作用愈发明显,许多地区均把人才战略作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相继制定出台系列与人才相关的制度和政策。在这场如火如荼的人才竞赛中,贫困地区能不能把人才工作抓好抓实,既关系着脱贫摘帽能否顺利实现,也关乎着贫困地区是否能保持可持续发展后劲。
要有抓人才就是抓发展的觉悟。人才是推动社会发展的第一要素,是强国之本、兴邦大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关键在人才。综合国力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竞争。”各级党组织要正确领会把握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新理念中关于人才的重要论述,进一步提高人才工作在全局工作中的分量,将人才的引进、培育、管理工作纳入发展中统筹考虑,确保在思想层面上给予高度重视。要建立统一高效的人才领导机构,牢牢把握“党管人才”原则,持续加强党对人才队伍的领导,引导并鼓励人才踊跃投身于党和人民的事业,充分激发人才建设“中国梦”的激情。要树立“不拘一格降人才”的用才观,注重在发展一线发现人才、发展一线锻炼人才、发展一线培养人才,最大限度发掘人才推动社会发展的作用。
要有抓人才就要抓发展型人才的思路。贫困地区财力较为薄弱,物质条件更为艰苦,应当坚持“好钢用在刀刃上”,将分配在人才工作上的有限资源集中用于急需紧缺人才的引进与培养上。要与脱贫攻坚相结合,牢牢抓住“全面小康”契机,注重引进培养农村实用技术型人才、农村产业发展型人才,为地区的脱贫大业提供坚强的智力支撑。要与重点领域、重要行业现状相结合,通过构建人才数据库,准确掌握行业领域人才需求动态,确保支柱产业、朝阳行业形成较为完备的产业链。要与创新创业创造相结合,大力引进培育创业型人才,尤其是对自带项目、自带资金前来落户的人才,应当在政策上给予优惠,以更实在的措施调动起人才干事创业的积极性。
要有抓人才就得给人才发展环境的气度。当前,有的贫困地区引进了人才,却没有做好人才的后续保障工作,导致了“引进来-流出去-再引进”的恶循环。要坚决兑现承诺,严格按照人才引进及管理实施办法,推动人才福利政策的落实落地,绝不让引进来的人才再流出去,让人才真正享受到应得的福利。要优化干事平台,尤其是对于一些技术型、技能型人才,在人才引进的同时,应当及时更新实验环境、升级实验设备,把先进的技术也一并引进来,进一步放大人才战略所带来的红利。要真心实意为人才的未来着想,既要充分利用人才现有技术,也要对人才进行再培养、再教育,通过构建或完善人才培养制度、人才继续教育制度等措施,让人才看到光明的发展前景,实现人才与地方双促双进、互利共赢。
(作者单位:湖南省永州市宁远县委组织部)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