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论剑

王鑫:甜蜜小镇的特色城镇建设

[ 作者:王鑫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7-07-21 录入:王惠敏 ]

“产、城、人、文”结合的特色小镇建设

——以嘉善巧克力甜蜜小镇为例

  当今社会,人口红利逐渐降低,经济增长的引擎变得越来越缓慢,逐渐折射出非常多的问题,如产业竞争力日趋下降、过多依赖低端产业、资源利用效率低、创新能力不足等。如何走出一条新型的城镇化道路,即转型之路,是我们政府亟需解决的问题。浙江政府在转型道路上,在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带动下,逐渐探索出了一条新型城镇化道路——特色小镇建设。浙江特色小镇建设赢得了中央领导的高度肯定。2015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浙江时,对特色小镇给予充分肯定。特色小镇的灵感源于国外一些小镇建设的成功,如法国的普罗旺斯小镇、美国的格林威治对冲基金小镇、瑞士的达沃斯小镇。这些小镇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同时具备产业、社区、旅游、文化功能,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产、城、人、文”的结合。对浙江特色小镇的考察既是了解经济新常态下浙江推进供给侧改革的一个窗口,也是观察新型城镇化的一个独特视角。本文选取了浙江有代表性的小镇进行实地调研。

  20156月嘉善巧克力甜蜜小镇成为浙江省首批37个省级特色小镇之一,是斯麦乐集团重磅打造的省级重点项目。小镇以巧克力文化为核心,以巧克力生产为依托,以文化创意为手段,充分挖掘巧克力文化内涵,拓展巧克力文化体验、养生游乐、休闲度假等功能,力求通过5年左右的开发和经营,将小镇建设成为“亚洲最大、国内著名”的巧克力特色小镇、巧克力文化创意基地、现代化巧克力生产基地、全国工业旅游示范基地、国家5A 级旅游区。小镇不但引进了国外成熟的工业旅游模式,而且在此基础上还着力创新,将巧克力工业生产拓展为巧克力工业旅游、巧克力文化创意、巧克力社区生活,而且还积极将中国传统文化与国外风情文化相结合,在浓郁的可可香味中体验迷人的热带风情和西非文化。在定位和规划上,嘉善巧克力甜蜜小镇丰富了歌斐颂巧克力小镇的内涵,并扩展了外延。以旅游为主线,将产业作为根基,将小镇建设成为国内著名的“特色风情体验高地、婚庆蜜月度假胜地和文化创意产业基地”。

  总之,自特色小镇开工建设以来,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绩,并有着非常美好的未来。从整个浙江省特色小镇的入驻企业上,显示出了特色小镇具有非常强的生长土壤,据20167月份的统计,在GDP上,特色小镇的成果非常显著,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352亿元,服务业营业收入630亿元,税收收入53亿元,旅游接待人数2768万人次。同时,特色小镇具有的完善完备的社区功能和旅游功能,吸引了大批的国内外优秀的人才进来,仅仅在2016年前三个季度,浙江的特色小镇已经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66.7亿元,新聚集了以“新四军”为代表的创业创新人才11460人,企业6248家。

  浙江特色小镇其实是一个综合性改革发展的平台,具有政策叠加的集成效应。直接回应了经济新常态背景下如何推动产业升级、城镇化以及传统文化保护等一系列现实问题,对于上海的转型性发展来说也具有示范性意义。

  1.不论在推动产业发展还是制定新型城镇化规划时都必须与区域特色因素发展相衔接。根据自身所处的经济地理、历史文化以及生产力布局的环境,弘扬自身特色。找准比较优势,叠加优势因素,提升产业的附加值和含金量,使小镇间形成错位竞争、分工协作和差异发展,为特色小镇的发展厚植根基。如上海培育和发展特色小镇的话,应充分利用他的历史文化优势以及金融积聚优势,当然,对于金山和崇明也应打造出以自然景观为特色的小镇。

  2.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加大探索面向特色小镇的简政放权、优化服务体制机制创新力度,才能真正使特色小镇的发展具有源源不断的动力。同时,各地政府在此过程中也只有加速职能转变,鼓励、支持开展各类改革创新实验和试点,才能以良好的政务软环境吸引市场主体的积极参与和投资创业的热情。上海一直以来是改革的排头兵,政府的服务意识强,“上海自贸区”更是第一个敢尝“螃蟹”的地区,在上海,政治环境比较宽松,有很好的政策培养土壤以及创新机制,因此,在创建和培育特色小镇过程中,上海的政府职能创新能力是一大优势。

  3.结合当地文化生态资源,科学梳理,积极鼓励、有效推动特色小镇实现一条完整产业链的培育与创建,从而使特色小镇真正带来新的经济效能,增强自我造血功能,为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和富民增收提供新的机遇。

  上海市委书记韩正在2016年的市委学习会议中指出,上海作为特大经济中心城市,要有所为、有所不为,既要努力为国家经济发展筹集动员更多的要素和资源,为要素流动、企业重组、产业升级,构建开放公平的大市场体系;又要着力促进产业升级转移,有序有力疏解特大城市非核心功能,因此要深刻认识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立特色小镇为推进供给侧改革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

  4.特色小镇一定是以人为核心的特色小镇。它的目标既不是空心化的商品房楼群,也不是无人气的产业园区,更不是边缘化的城乡结合部,而是宜业、宜居、宜境的美好家园。人才是一座城市永葆青春的根本,上海有着众多的高校资源,近年来,连续被评为中国十大宜居城市,因此,上海有非常深厚的人才储备队伍,在建设特色小镇的过程中,要充分利用上海本身所带来的人才资源。

  5.真正的历史文化传承一定是有机传承的,即在传统形态中注入时代内涵,在历史记忆中激活当代价值,做到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相结合,传承保护与发展更新相促进,只有这样,文脉的传承才是可持续的,特色小镇才是真正有灵魂的。在近代,上海是开埠最早的城市之一,上海的发展史可以说就是半步中国近代史,上海拥有非常浓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遗迹,如中共“一大”、“二大”会址、“孙中山故居”等等,在建设特色小镇方面,应充分整合这些文化资源。

  作者系上海社会科学院博士  


  中国乡村发现网转自:《社会科学报》总第15602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