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论剑

李沁柳:精准扶贫需攻破“等靠要”思想

[ 作者:李沁柳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7-06-19 录入:19 ]

近日,记者在富川县采访的时候,合作社是人们经常提及的高频词之一。数据显示,目前,该县已有注册农民专业合作社349家。其中,2016年新增140家,几乎相当于前几年的总和,带动8579名农民脱贫致富。(新华网 6月15日)

“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要求,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即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其内在含义之一就是届时脱贫攻坚战胜利收官,全面脱贫。近年来,全国各地都在为此目标不懈奋斗,脱贫攻坚战取得了阶段性重大成就,但离全面脱贫还有较大的差距,还需进一步卯足干劲奋勇前行。

应当看到,当前的脱贫攻坚形势依然严峻,任务依然艰巨,但不能因此搞形象工程,制造脱贫假象,欺上瞒下。脱贫贵在一个“扶”字,不是“拽”,不是“背”,是“授之以渔”,而非“授之以鱼”。因此,是否真正脱贫,要看已经被摘帽的贫困户是否存在返贫现象,这种现象严不严重。真心真意的脱贫就是要杜绝返贫现象的发生,就要求各地各级党委政府充分领悟“精准”的含义,充分掌握和运用“扶”的精髓,要扶的精准,扶得起来。

精准扶贫要防止返贫,就必须树立“思想扶贫”的理念,攻破“等靠要”思想,从思想上脱贫带动行动上致富。这主要体现在具有一定劳动能力的建档立卡贫困户身上。对于这类贫困户,要采取“授之以渔”的扶贫模式,要从思想上帮助他们自力更生、摆脱困境、脱贫致富。

如果仅仅是为了完成脱贫任务,从脱贫标准上制造假象,只是通过送钱、送物等“施舍”性的帮扶,只不过是从收入的表面现象达到了脱贫标准,而没能从实质上给予帮助,这只能增加返贫率,甚至导致这部分贫困户滋生更加严重的“等靠要”惰性思想,不仅起不到标本兼治的效果,反而是适得其反,给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制造障碍。

因此,攻破贫困户“等靠要”思想是打赢这场脱贫攻坚仗的关键。消除贫困户的“等靠要”思想,并不是让政府置之不顾,而是要正确引导,科学帮扶。比如,对于没有任何技能的贫困户可以培训一些简单的养殖、种植技术,让其有事可干;对于具有一定谋生技能而没能找到工作岗位的贫困户,可以帮其联系合适的岗位,使其正常上班,施展技能,赚取收入。如此,这些贫困户在当地政府的正确帮扶下,增长了谋生技能,拓宽了谋生渠道,增强了自力更生的能力和信心,就算原本存在严重的“等靠要”思想,也定会被政府的真心帮扶和自身重新树立的对生活的热情驱散得一干二净。


中国乡村发现网转自:头条号 四川党建云平台 2017-06-16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