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主编推荐

王曙光: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战略的灵魂

[ 作者:王曙光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8-07-27 录入:王惠敏 ]

    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战略的灵魂。所谓乡风文明,在我理解,就是要建立新型的乡村文化与乡村伦理。乡村文化和乡村伦理的建设是乡村振兴的关键,一个礼崩乐坏的乡村,一个乡风败坏没有凝聚力的村落,何谈发展经济经济?何谈公共设施建设?何谈与外面的企业合作?何谈引进外智(志愿者与非营利组织)?何谈村庄的有效治理?何谈村庄的金融合作与生产合作?所有这些东西,都需要一种和谐团结的乡风和乡村道德体系来维系、来推动、来保障。

   中国的乡村是中国传统的道德伦理、传统的农业文明的核心载体,我们中国人脑子里面的价值体系、信仰体系,之所以根深蒂固,是因为几乎每一个人都来自于乡村的乡土社会,从小耳濡目染了乡土社会当中的和谐、秩序、孝悌、礼义、廉耻、诚信等传统观念。有些观念随着现代化就被抛弃了,比如说男尊女卑的观念就被抛弃了,但是有些观念是不能抛弃的,忠孝仁爱什么时候可以抛弃呢?礼义廉耻什么时候可以放弃呢?这是维系中国乡土社会的最坚固的伦理根基、文化根基。可是,随着农村的不断变化,传统的伦理体系正在慢慢坍塌,这种道德的混乱,对整个乡村的经济和社会建设,都造成了非常消极的影响。我们现在能不能回到原来的乡土文明呢?能不能找到传统的乡风与乡土伦理呢?我觉得是很难了。

    所以我认为对于农村来讲,最大的问题并不在于产业,也不在于金融,而在于乡村的伦理的复兴。我们今天所看到的所有的成功的乡村建设案例,都有一个统一的特点,就是你会发现,这些成功的乡村建设案例最终总是会落实在农村风气的转变上,落实在伦理的重建上,落实在文化的复兴上。如果一个村落把这件事搞懂了,这个村产业一定发达,金融和信用生态一定良好,集体经济一定比较好办,各种公共事务也一定比较兴旺,因为这个地方的良好乡风使得这一切的事务的运行成本都大为降低。这就是乡风文明的实际作用。(本文节选自作者2018年6月8日为浙江仙居市党政干部研讨班所作的演讲)

   作者简介:王曙光,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导、北京大学产业与文化研究所常务副所长


    中国乡村发现网转自:壹道曙光 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