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时评
2025年4月29日 星期二

每个人都要经历人情冷暖

[ 作者:赵祥云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609 更新时间:2016-04-13 录入:王惠敏 ]

在人们的印象中,农民质朴的,农村是简单的,然而事实上,揭开田园牧歌的面纱,农村并不缺乏“丰富精彩”的争吵矛盾,家长里短并不只是大姑娘小媳妇闲来无事的嚼舌根。

战伯家十多年的经历让他深刻体会了亲人朋友间的人情冷暖。战伯的父亲是倒插门到村里的,之前这家已经有了一个儿子两个女儿,战伯的父亲到这里都,就有了战伯的姐姐和战伯,但战伯出生没多久,母亲就过世了,当时战伯最大的同母异父的哥哥才九岁,战伯的父亲将这些孩子看做自己的亲生孩子抚养长大,照顾他们上学、成家。按理说,虽然并非亲生父亲,但也胜似亲生父亲了,在老人年老体弱时,这些孩子理应对老人尽孝,但战伯的哥哥自小就敌视这个后爸,后来做生意致富后,哥哥就分家出去另过了,他对老人的态度一直没有改变,兄弟俩因为老人的赡养问题闹过不少矛盾,但直到老人病逝,战伯的哥哥都没有到老人的床前看过,老人的丧事也是由战伯和姐姐们来负责的,因而战伯与哥哥之间的隔阂一直很深。

几年前,哥哥的大儿子想做生意就找战伯借钱,由于这个孩子小的时候在战伯家住过几年,战伯对他还是挺亲的,但战伯还有三个正在读书的孩子,生活也并不宽裕,但孩子要做生意是好事,该支持,于是战伯就找自己的表姐借了三万块钱给了侄子。但这个侄子并没有将钱用在生意上,而是潇洒挥霍去了,他被人发现在市区的歌厅唱歌赌博,战伯的表姐听说后怕自己的钱收不回去,就找战伯要钱,战伯也慌了,去找侄子时,侄子已经逃到外地去了。正在战伯想办法把钱凑足还给表姐时,另一件事发生了。

战伯家所在的克井镇拥有丰富的煤炭资源,且地处山西与河南的交界处,是山西阳城煤炭运往河南的必经之地,因此村里做煤炭生意的人比较多,战伯本身也是个爱冒险的人,就也做起了煤炭生意。一次在山西煤矿装货时,战伯雇的司机突然触碰到高压线,当场中电身亡,没过多久,战伯开车拉货时也出了车祸,所幸人没出事只是车子几乎报废,接连的打击让战伯一夜间老了十几岁。司机的家人不断到战伯家里闹事,在门口烧纸钱,甚至叫上十几个人带上家伙在清晨天未亮时到战伯家里打砸,把战伯按倒地上狠打了一顿,至今战伯面部神经仍有当年的后遗症。

后来司机家人也看到实在要不出钱就开始走法律渠道,而此时战伯的表姐也担心自己的三万块钱打水漂,也开始到法院告战伯。法院的车隔三差五地光临战伯家,在封闭的小山村中,被法院的车光顾一两次已是大事,别说战伯家这种情况了,战伯在村里的声誉大跌,迅速被村民们边缘化,没有人愿意与战伯来往。此时,走投无路时战伯想到哥哥家家境殷实,毕竟有着血缘关系,俗话说“打断骨头连着筋”,况且哥哥的儿子借自己的欠一分未还,于是战伯就想到哥哥家碰碰运气,需求帮助。

熟人社会中,声誉非常重要,声誉受损,就会受到村庄舆论的指责,在村庄的评价体系中地位会大幅下降。但战伯的声誉下降不同于因为人品差而造成的声誉受损,战伯的声誉受损是一种外在客观原因造成的。所以战伯想到自己找哥哥寻求帮助,哥哥为了他自己的声誉多少也会帮自己一把的,否则就会被人说闲话,但出人意料的是哥哥依旧冷若冰霜,只说一句话“我没钱”。战伯回到家看到冰冷的灶台,被司机家人砸坏的家具,无比痛心。此时连亲哥哥都如此,别说邻里朋友了,患难见真情这句话真不假。后来,战伯妻子的姐妹们都尽力给了他们帮助,回忆起这些,战伯说“真不知道那些年是怎样熬过来的”。

一个家庭所经历的痛苦与欢乐是与这个家庭的生命历程密切相关的,七八年过去了,战伯的孩子们都已长大成人,参加工作了,当年欠下的债也在战伯和妻子的辛勤劳作中一点一点还清了。此时,生活已经轻松许多了。七八年前,当其他人都到新村盖房居住时,战伯家正是最困难的阶段,没有人愿意帮忙,所有人都避之不及,战伯家只好与别的村民断了联系孤零零地住在小山村中,夜晚甚至能够听到山里野兽动物们的吼叫。

这些年来随着孩子们逐渐参加工作,家庭支出减少,收入增加以及妻子姐妹们的帮助,战伯家终于在新村盖起了房子。在新村居住三年来,战伯家终于有了人气,与本家兄弟们之间的走动也多了起来。战伯家其实是村里的大姓,本家兄弟不少,只是在落难时没了走动。在村庄场域中,当农民遇到困难时只能寻求自己社会关系的帮忙,而在出现矛盾时,人们习惯的并不是制度化的法律援助,而是暴力或是私人关系,这也许也是中国社会中人情关系自古以来就至关重要的一个原因吧。而关系包括原生的血缘关系和地缘关系,以及后天建构的朋友关系。战伯认为在农村中最重要的还是血缘关系。他不断地教导他的孩子们成家后也要念及亲情,要相互帮助,他无比感激落难时妻子姐妹们的帮助。

战伯的妻子有姐弟六人,妻子的母亲跟她唯一的儿子一起生活,这个大家庭家风优良,孝顺是所有人的共识。这些姐妹们关系非常密切,不知从何时起,她们形成了一个月至少聚一次的习惯,聚会地点就在娘家,聚会时间是每月的初七,因为每月的这一天是娘家赶集的日子,她们这一天都欢喜地聚到娘家吃饭、打牌、聊天,将各家近来的情况说一说,比如二姐说儿子谈的女朋友自己看不中,四姐说家里养的猪又生病了。

在这种交流中姐妹们对各家的情况都很了解,喜事可以得到分享传播,遇到的困难也能得到别人的出谋划策。五个姐妹嫁在不同的村庄,有着不同的社会关系、社会资本,虽然这种社会关系并不十分广泛,但对活动范围有限的农民来说,这些社会关系连接起来形成的大网已经足够解决她们遇到的问题了。这种经常性的聚会也增强了家庭成员对这个大家庭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战伯也一直对孩子们强调亲戚间相互走动的重要性。而战伯对现在流行的网络拜年并不看好,虽然他本人也上网、玩微信,但他认为这只是通讯工具,无论如何都代替不了面对面交流访友的。

近年来,由于农民的经济条件不断改善,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很多人家里都买了小车,小车的增多也造成了人们走亲访友方式的改变。在小车还不普及的年代里,由于交通不便,多数情况下,每天人们只能走一两家亲戚,通常的情形是,人们到达一家后会坐下来和亲戚聊聊天,说说这一年家里发生的大小事,此时女主人则会麻溜地下一锅饺子或肉丸,端一碗上来递给客人,而客人由于知道这一天就走两家亲戚,所以也并不急于离去,就会接过来热气腾腾带汤的饺子,刚好可以驱寒。一年到头难以见面,亲情感情的维系和再生产全靠过年时面对面的拜年交流。而交通便捷为农民提供方便的同时却也悄无声息地改变着人们的传统习惯,有了小车,人们把所有礼品一股脑地塞进车子里,马不停蹄地奔赴目的地,一家挨一家,从不在任何一家多做逗留,走亲访友这种有着特殊价值和意义的仪式就在人们完任务式的快节奏中结束了,剩下的时间就是自己一家人看电视,玩手机,打麻将。

多年后,拜年也许只能流于形式,它所承载的联络感情,强化社会关系的意义也许就会虚化。而战伯妻子的姐妹们也认为亲戚间还是要见见面,聊聊天的,商量后决定每年大年初二大家必须回娘家,包括已成婚的孩子,无论如何也要到外婆家,哪怕迟到,哪怕过了晌午才去(当地的习俗是禁止过了晌午走亲戚的,因为下半晌是拜访死者的,不吉利)。大年初二成为这个大家庭的盛会,每年都有四五十人参加,中午吃完家宴,大人们打麻将,斗地主,小孩们打游戏、看电视或是一起到屋后爬山。

战伯家十几年的起起伏伏,落难时自家兄弟姐妹的冷漠与妻子姐妹们的热情形成的鲜明对比,以及自家大家庭的分散与妻子那边大家庭的团结形成的鲜明对比,让战伯更重视对孩子们品德的教育,人情冷暖的体会让战伯在村庄中更愿意维护能够增强人们团结的东西,哪怕自己利益受到损害也无妨,因为有些东西是更有存在的价值的。在今年的道德评选中,战伯家以高票获得了“十星文明户”的称号,看着贴在大门旁边的奖牌,战伯眼里是无限的自豪。我们经常感叹年味淡了,农村变了,但有多少人真正对此做出过改变,从这一方面来看,我们要敬佩战伯们。村庄的繁荣依靠的不仅是物质方面的富足,也是精神文化的充实以及犹如村庄筋脉的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维系和强化,是家族乃至村庄的向心力和凝聚力的增强。

中国乡村发现网转自:新乡土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