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位乡镇干部在微信中描述了乡村干部沦为“微信工作群奴”的状态:多个部门的微信工作群每日必报到并传报相关材料;各部门不同的工作系统要填报,所有手机24小时保持开机,务必做到工作留痕……
工作留痕,顾名思义就是工作后要留下痕迹,留下了痕迹既能展现自己的务实工作,又能通过痕迹总结自己、沉淀自己、提升自己,还能在上级检查时展示工作成绩。过去是满天飞的各种表格,现在是满屏的各种工作群。
其实,无论是手机APP也好,还是微信工作群也罢,各部门的初衷,其实都是为了加强基层干部管理,推动工作任务落实。而通过“现代化办公工具”可以便捷了解情况,快速获取原始素材等等。
于是新形势的“痕迹化管理”应运而生:微信平台当“秀场”时常晒晒,手机当“锁链”随时提拉……原本提高效率的“工具”,却成了基层干部的“负担”;“人民公仆”几乎成了“手机奴仆”“微信工作群奴”。
为何这种现代化的办公方式让基层干部无力吐槽呢?
究其原因,工作过度留痕这种办事方法表面上是党员干部的懒政作怪,实质上就是形式主义的表现。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如果思想上只重视表面功夫,行动上肯定会就会花拳绣腿,最后干出来的事也只能是形式主义的产物。形式变了,但形式主义的本质没有变。以现代化办公的名义搞形式主义,新瓶装的还是那些旧酒。
所以,工作过度留痕必须坚决揭制!为民服务就应该脚踏实地,以民为本。如果工作都只在意留痕迹,过度要求留痕迹,如何推进各种工作?如何维护干部和政府在群众中的形象?
(作者单位:四川省三台县农业局)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