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时评

“党员+乡贤”带群众 共促乡风文明

[ 作者:徐能杰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8-02-14 录入:吴玲香 ]

“车行水云间,人在画中游。”田野、村庄、鲜花、竹林、草莓、垂钓……这里就是“人间仙境”,就是新农村旅游景点的标配。当你驱车来到武胜县华封镇黑水塘村,你一定会为这里自然的乡村美景、这里的纯朴民风点赞。(四川文明网 2018.2.7)

近年来,我们国家在农村各项事业长足发展,农村社会焕发新气象。但随着新兴媒体日益兴起、村民走出去带回来一些新知识新观念,也夹杂一些不良习气,农村各种陈规陋习依然有市场,甚至有愈演愈烈之势。比如,打牌赌博、封建迷信等歪风蔓延,坏了一方风气;修房建屋修村社公路需要调换土地,都“以钱而论事”;人情礼金名目繁多、层层加码,“人情债”让人“还不起”;红白喜事宴席规格档次不断攀升,草台班子表演节目低俗伤风化。

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乡村振兴,乡风文明是保障。如何繁荣兴盛农村文化、培育文明乡风,我认为要走“党员率带+乡贤助力”,带领群众共同浇灌乡风文明幸福树。

首先是党支部引领,党员率带。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的组织基础,是建立在农民群众生产生活的现场,居于农民群众之中,处于乡村振兴战略的第一线,同农民群众保持着广泛而又密切的联系。要充分发挥党支部的领导核心作用和战斗堡垒作用,制定相应的村规民约,约束不良行为,建立星级示范户评选机制,树立向上向善、崇俭抑奢、重义守信等价值导向。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基层党员干部是乡风文明的火车头,他们带头抵制不良风气,以实际行动倡导文明新风,就是一种正能量激励,有利于带动农民群众共同营造文明乡风。

其次是发挥乡贤作用,助力引领。生于故土、情系乡里的乡贤是乡风文明建设的主要力量之一。新乡贤对传统文化和乡村情况比较熟悉,具有新知识、新眼界,掌握现代价值观念和知识技能,是连接传统与现代的桥梁。要积极引导新乡贤参与乡村文明教化和社会治理,维持乡间社会的礼仪和秩序,助力引领乡风文明。

第三是评选活动带领群众共同参与。结合村情,建立脱贫致富、孝老爱亲、诚实守信、文明卫生、团结和睦等星级示范户评选机制。通过道德讲堂、文化院坝、乡村俱乐部、宣讲巡回小分队等镇村级活动组织,让村民们知政策、读村规、学知识、话发展 、促和谐,培育好家训、好家教、好家风文化,讲家事、传家训、树家风,营造了良好氛围。年底,把日常所做的事晒一晒、群众现场评一评、评比结果夸一夸,乡风文明了,村民素质得到大提升。

文明乡风是最值得珍视的“乡土味道”——乡风淳,乡村兴。

(作者单位:中共宜宾市翠屏区委直属机关工委)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