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守勇,男,中共党员,博士,湖北利川人,现任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主要从事文化社会学与基层治理、城乡精神文明建设以及“三农”问题研究。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点项目1项,湖南省社科基金重点项目3项、其它省部级课题5项。在《马克思主义研究》《科学社会主义》等发表独著学术论文60余篇,出版个人学术专著1部。多篇研究报告获省部级领导干部肯定性批示,1项研究成果转化为十三届全国政协第一次会议重点办理提案,1项研究成果转化为省委省政府文件下发,1篇研究报告被中共中央办公厅单篇采纳。获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3项(其中独著1项,排名第三、第五各1项),三等奖1项(排第五)。
一、工作简历。
1997.06-2004.08 中铁十一局五公司(原铁道部十一局五处),先后担任技术员、助理工程师、工程队(分公司)党支部书记、公司企业管理办公室工程师
2010.07-2023.10 湖南省社会科学院(湖南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先后担任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副所长、研究员(其间:2014年12月晋升副研究员,2017年6月担任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2020年12月晋升为研究员)
二、学术兼职。中国农村发展学会理事,湖南省社会学学会副秘书长,湖南省减灾委专家委成员,湖南省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专家库成员,湖南工商大学兼职硕士研究生导师,湖南瀛启律师事务所兼职律师。
三、获奖成果
(1)《大学生返乡创业协同帮扶体系构建路径研究》获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合著,排第四
(2)《共享发展理念的理论阐释与实施路径》获湖南省第十五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022年,独著
(3)《城镇化进程中的乡村发展研究》获湖南省第十四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020年,合著,排第五
(4)《新型城镇化视角下的区域发展研究》获湖南省第十四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2020年,合著,排第五。
(5)《关于构建产业扶贫长效机制的建议》获民进中央2018年参政议政优秀调研成果一等奖,独著;
(6)《基于社会质量提升的社会建设研究》获湖南省十二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016年),合著,排第三;
四、主持的研究项目
(1)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点项目《文化扶贫的实践困境与破解路径》(19AH008),2019年,已结项;
(2)湖南省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湖南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提升研究》(17ZDB016),2017年,已结项;
(3)湖南省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我省产业扶贫面临的问题及长效机制研究》,2018年,已结项;
(4)湖南省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建设的百年历程和成功经验研究》(22BGB01),2022年,已结项;
(5)湖南省社科基金一般项目《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意识形态工作重要论述的方法论研究》(18WTC03),2018年,已结项;
(6)文化部2015-2016年度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制度设计研究立项课题《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模式研究——基于岳阳市示范区创建实践》(办公共函[2015]622号),2015年,已结项;
(7)湖南省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农村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视野中的民间文艺表演团体研究》(2012YBA209),2012年,已结项;
(8) 湖南省社科基金项目《“下里巴人”的重建——湘西地区群众文化建设研究》(2010YBA154),2010年,已结项
五、服务社会项目代表性案例
1.主持和参与岳阳市、株洲市、湘潭市等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示范项目制度设计课题3项,主持临湘市创建省级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制度设计课题1项。
2.《湖南省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改革相关问题研究》,被省委省政府文件《关于推进防灾减灾体制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湘发【2018】3号)采纳。
六、著作
1.《“下里巴人”的重建——利川市群众文化建设研究》,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3年;
2.《中国红色文化概论》,湘潭大学出版社,2022年,合著,排第二。
七、论文
1.《共享发展理念的世界历史意义》,《马克思主义研究》2018(4),独著
2.《共享发展理念的理论溯源与演进历程》,《马克思主义研究》2017(2),独著
3.《新城区精神文明建设的几点思考》,《科学社会主义》2011(1),独著
4.《新生代农民工政治意识文明建设推进策略——基于城市社区建设的视角》,《科学社会主义》2013(4),独著
5.《文化精准扶贫的行动模式、历史成就与基本经验》,《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2),独著
6.《城乡精神文明建设融合发展的理论内涵与分析框架》,《中州学刊》2023(8),独著
7.《文化扶贫的理论内涵与减贫机理》,《中州学刊》2022(8),独著
8.《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评价标准、构成要素与指标体系》,《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5),独著
9.《文化扶贫70年:范式演进与攻坚方略》,《求索》2020(1),独著
10.《深度贫困地区公共文化服务的效能建设困境与突破》,《中州学刊》2019(9),独著
11.《大数据背景下政府与公众间灾情信息传递联动机制研究》,《青海社会科学》2016(4),独著
12.《推进新生代农民工政治意识文明建设的机制创新》,《中州学刊》2018(10),独著
13.《新型城镇化与科技创新创业的融合发展:逻辑机理、实践维度与推进路径》,《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3),合著,排第二
14.《公共文化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内在逻辑、现实困境与推进路径》,《图书馆》2017(10),独著
15.《群众文化的社会功能和文化价值浅析》,《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4),独著
16.《关于群众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云南社会科学》2010(6),独著
17.《文化建设:人类学应用研究的新领域》,《云南社会科学》2009(1),独著
18.《城市边缘区被城市化群体社会管理路径选择——基于S市64个公寓楼小区的调查分析》,《城市发展研究》2013(12),合著,排第二
19.《马克思主义社会建设思想探析》,《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2(4),合著,排第二
20.《红色文化的六大特征》,《新华文摘》2018(23),独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