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乡村建设批判者看我们,唯一的错误便是想在现状下求办法。那么多的文章,千言万语,归总无非是这一句话而已。现状是什么?第一便是中国已被卷到世界漩涡而置于帝国主义侵略压迫之下;第二便是中国自身数千年历史的封建宗法之残余势力(军阀问题以至土地问题)。这是形成中国问题之真因。亦见出一种妥协。像这般逃避问题而觅求办法,不是骗人亦是糊涂生—批判者的意思就是如此,实在很简单的。
本来这问题好像只有两条路线:一条是维持现状的路;一条是打破现状的路。而批判者则将我们认作维持现状一边。尽管你有些超过现状的理想,否认现状的说话,但你们的行动事实明明在那里维持现状。既然维持现状,其努力结果又何能出乎现状之外?不过给帝国主义者造饭而已!纵然乡村一时稍好,农民痛苦亦必依然。整个中国问题的解决更说不上,或者转而耽误了中国问题的解决。这又是批判者势必所致的推论。
所有以上的话,除了我对于中国历史的解释不同,素不愿轻用封建宗法等名词之外,大体上并没有不同意的地方。现在有待辩明的,就是我们真是只在现状下求办法吗?抑或有在批判者意想之外的呢?
当然是我们对于中国问题之认识,和批判者之所见有些不同处,而后行动起来两样。但这些不同,却非由于批判者所看到的,而是我们没有看到。例转来,正是为我们所看到的,而他们没有看到。
于此,将先证明他们所看到的,我们都已看到。那就是证明我们认得中国问题的整个性,我们要求总解决,而绝不在现状下求办法;他们反帝、反封建,我们正同样地进行帝国主义问题、军阀问题、土地问题之解决。
中国问题是整个社会的崩溃,而其苦闷之焦点,则著见于政治问题之没法解决。假定于政治问题的如何解决没有成竹在脚,而谈其他的,都是白费。
乡村建设运动其使命实在于形成一个社会意志,以立国权(政治问题相当解决)。在此以后,一切建设才得如飞地前进。乡村运动最大意义正在此。
试问这哪里好判作一种国民经济运动而止呢?在批判者第一个问题中,便将我们判作国民经济运动,而致疑其能否离开民族解放问题单独完成。须知我们的工作纵然在教育,其意义却非止于一种什么教育运动;我们的工作纵然在经济,其意义却非止于一种什么经济运动;我们纵然埋首乡村,却非不间政治;我们纵然身在内地,而眼光正无妨在国际问题民族解放。我们首先声明否认以乡村建设运动当作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看法。这是明明白白错误的。
三数年来的革命,就它本身说,可算无结果(帝国主义及军阀依然如故),然其影响所及,亦自有不可磨灭的功绩。举其一点,便是大大增进了国人对所谓世界列强和自己所处地位关系的认识与注意;大大增进了国人对于经济这一问题的认识与注意。这两层相连,亦可说是二而一的。
近年出版界中最流行的谈革命的书报刊物,无非在提撕比点,而其最先能为系统地具体地详细地指证说明者,则殆无逾漆树芬先生《经济侵略之下中国》一书。此书一出,而中国问题的意义何在?在国际资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压迫;中国问题的解决何在?在解除国际不平等的侄桔束缚;遂若日月之昭明而不可易。
归结说:批判者所看到的,我们都已看到,我们岂是维持现状,在现状下求办法者?公等浮粗,不能理会我们的用心,则我们这条路就只有在公等意想之外了。
中国乡村发现网转自:中国县域经济报 2016-09-22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