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农业作为我国农业新兴战略领域,是继高产农业、绿色农业之后的第三个阶段,也是推动保障国民健康的新阶段。同时,它还是能将大农业一产、二产、三产相连接,并实现农产品生态高值的新型农业产业。
但这一新型农业产业毕竟尚处于初始研发阶段,在理念创新、产业开发、示范推广、产业生态构建等方面,仍待深入研究与改进。特别值得提出的是,今后应按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现代化道路”的精神,不断在“战略理念、发展方向、结构调整、产业开发”上努力实践与创新,并团聚更多力量,以“政、产、学、研、金”相结合的方式,在大分工、大协作的背景下,使中国功能农业发展不断面向全国、享誉全球,到2020 年,将在庆祝全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同时,为功能农业的进一步发展共同庆贺。
功能农业是由中国科学家提出和在中国率先发展起来的一门学科,经历了一个理论化的逐步确立过程。2009 年出版的《中国至2050 年农业科技发展路线图》首次提出农产品的营养化和功能化,成为功能农业学科理念的起源,为功能农业的建立和发展奠定了基础。随后出版的《科技发展新态势与面向2020 年的战略选择》一书正式提出功能农业概念。《生态高值农业:理论与实践》一书将功能农业作为生态高值农业的一项支撑技术加以论述,功能农业概念由模糊逐渐清晰化。
功能农业走到今天,中国科技工作者初步具备了领跑优势,这是中国科学院智库因提前预测到功能农业方向而做出的重大贡献。自“功能农业”研发八年来,当前其研发方向已经得到全国十几个农业重点省份副省级以上领导正式确认,其中,安徽、江苏、河北、湖北和广西等部分省、自治区已考虑将功能农业列入省域农业发展的“十三五”规划;此外,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硒谷科技集合了政府、地方龙头企业,形成了万亩功能农业示范园发展模式,在全国建立了首批五家万亩示范园,推动了全国标准化功能农业推广面积累计20 余万亩,产值达20 亿元。目前,功能农业占比尚不足我国耕地面积的1/10000,相比于预测2020 年占比1%的目标,仍有巨大发展空间。为此,我们建议我国政府能够将功能农业列入《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指导支持这一新兴产业发展。
八年来,我们更加深刻地意识到,科学、技术与产业相辅相成。在功能农业新领域的开拓征程中,相关研究者、生产者、消费者、传播者、政策制定者的互动交流和沟通对该领域的产业发展将会大有裨益。本书在此刻写成,也是希望成为相关人士深入了解功能农业的一个窗口。
功能农业作为农业发展的第三个阶段,是中国农业科技“弯道超车”的难得机遇。我们在此强烈建议,我国政府能将功能农业方向作为农业发展重大新兴方向之一,列入我国“十三五”、“十四五”等重要规划中,加速推进其高质量发展。
为此,特提出以下九点呼吁:
1. 加大对功能农业的科研支持。
功能农业是一个在“十三五”、“十四五”期间极有可能取得重大突破的新兴战略领域,特此建议:中国科学院、农业部、科技部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等,将功能农业列入新兴战略方向重点支持培育,加大研发投入;及早研究安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支持功能农业创新链与功能农业产业链的结合。
2. 加大功能农业示范推广力度。
功能农业作为生态高值农业的重要支撑性技术,建议国家发改委和各级地方政府提供优惠政策、资金扶持,并鼓励和吸引民间投资,规划、支持龙头企业建设一批万亩功能农业示范园,支持超大型企业建设一批十万亩、百万亩功能农业示范园,形成构建我国生态高值农业产业体系的中坚力量,并在产业集中区建立功能农业产业园和功能农业综合示范区。
3. 加强功能农业标准和联盟建设。
建议支持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硒谷科技牵头,联合中国科学院内单位、国家龙头企业、农业相关研究机构,进一步发展中国功能农业产业联盟,负责协同创新链、产业链合作,推动产业快速发展;由联盟推进成立中国功能农业技术标准化委员会,负责研究制定标准,服务产业规范发展;并在一些地区试行可追溯万亩功能农业示范基地,先行先试,开展有关认证工作,并逐步推广到全国;同时,适时牵头成立国际功能农业产业联盟,推进国际标准制定工作。
4. 建立功能农业人才培养体系。
建议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和农业研究、教育机构适时设立功能农业学科方向,开展研究生教育和人才培养;同时,针对从业人员进行功能农业短期培训,增强功能农业基础科学知识的教育、传播。
5. 扩大功能农业宣传。
建议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协、中央和地方媒体等加强对功能农业和健康科学知识的宣传普及。在现有各类科技展览馆设施基础上,通过扩展建设功能农业博物馆等方式扩大宣传和影响,并在部分媒体开设功能农业专栏,制作专题节目。
6. 召开功能农业高层论坛、香山科学会议。
建议中国科学院联合农业部、科技部、工信部、国家扶贫办、中国科协等相关部委,共同组织召开一次“功能农业战略与决策高层论坛”。邀请与功能农业领域相关的多学科、多领域、多部门的政府决策者、专家学者,就功能农业产业发展的科学及其政策问题展开深入讨论,促进国家层面的功能农业扶持政策;建议中国科学院适时安排功能农业香山科学会议,梳理功能农业发展的重要科学问题,促进学科交叉与合作。
7. 功能农业是一个我国处于领跑地位的战略新兴产业,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也会从我国开始。
建议政府有关部门将功能农业作为我国创新驱动的一个具体案例,建设性理解、支持、完善其发展,为国际上功能农业产业发展积累经验。包括功能农业新产品标准制定、生产许可证办理,及其认证认可制度等,希望能够获得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充分依托优势科研单位、龙头企业及早建立、健全。
8. 鼓励资本市场关注功能农业产业。
加强金融扶持龙头企业、引导资本投资该产业,使我国企业充分利用“政、产、学、研、金”联合,夯实、扩大在功能农业这一新兴方向上的领先优势,实践“中国创造,服务人类健康”。
9. 大力支持功能农业扶贫。
功能农业因可以很好地促进农业产业增效、农民增收,解决了“粮贱伤农”问题,属于特色产业扶贫。在我国大力推进扶贫开发的关键时期,功能农业扶贫应该发挥更大作用。建议国家扶贫办、农业部、科技部等国家有关部门,将“功能农业扶贫”这一精准产业扶贫新模式纳入国家扶贫开发战略规划,研究制定《功能农业扶贫实施方案编制大纲》,联合社会有关机构共同组织实施“功能农业脱贫攻坚工程”,从全国挑选一定数量的贫困县,开展有关功能农业扶贫试点。
中国乡村发现网转自:《功能农业》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