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主编推荐

韩长赋:对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坚持零容忍

[ 作者:韩长赋 陈丽平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6-03-09 录入:吴玲香 ]

今天上午,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在京举行记者会,农业部部长韩长赋、新闻发言人叶贞琴就转方式调结构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的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的提问。韩长赋说,对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农业主管部门态度是非常明确的,就是我们虽然不能做到零发生,但是我们要坚持零容忍,哪怕是1%的问题,也要尽100%的努力去解决。

韩长赋说,民以食为天,食品安全包括农产品质量安全,关系人民的健康和生命的安全,所以全社会高度关注,这也是农业部的工作重点和应尽责任。实事求是地讲,近年来由于从中央到地方都在加大力度,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是在提升的,总的还是稳中向好的,我们对蔬菜、粮食、肉类、鱼类都有监测,监测指标是稳定向上的。但是问题不能忽视,因为我们人口多,每天吃的农产品数量非常大,即使是一个很小的比例数有问题,都可能是一个很大的绝对数。我们全国一天要吃40多万吨粮食、10多万吨肉、50多万吨蔬菜、20多万吨水果,还包括其他的东西,加起来是非常庞大的数字。因此,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任务艰巨,责任重大。十三五目标是要使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进一步提升。总的来说还是坚持产出来管出来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让老百姓能吃得放心,不仅要吃饱、吃好,还要吃得安全。

有效遏制转基因作物违规扩散

本报北京37日讯记者陈丽平 农业部部长韩长赋今天在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举行的记者会上说,通过几年来的严格监管措施,有效遏制了转基因作物的违规扩散。

韩长赋说,转基因是一项高技术,也是一项新产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中国作为农业生产大国,必须在转基因这个高技术上占有一席之地,为此,国家在2008年就批准设立了转基因重大专项。国家对转基因技术发展的方针和农业部在具体做这项工作中的方针都是明确的,也是一贯的,概括说就是三句话,一是研究上要大胆,要坚持自主创新。二是推广上要慎重,要坚持确保安全。三是在管理上要严格,要坚持依法监管。

韩长赋说,转基因个别品种确实在个别地方有非法种植的情况。我们进行了大量的调研和检查,我们的评估是,非法违规的种植是个别的、是可控的。关于这方面的监管,农业部以及有关部门采取了很多措施,我们是高度重视转基因安全管理工作的。我们严把研发试验关、品种审定关、生产流通关,加强对非法种植的监管,严格执法,严肃查处,严厉打击。

韩长赋说,对于最近个别地区查处的个案,我们和地方政府联合起来,对有关媒体包括有关人士反映的问题线索进行调查,只要有问题线索马上就调查,如果问题属实,马上处理。个别地方的转基因玉米,被检测出来的转化体也是获得国内外的安全证书的,并且在国外广泛种植,就是说它的安全性是有保证的。但是为什么还要查处呢?首先,因为它违反了我国的种子法。种子法规定,所有的种子向农民销售,要到田里去种,都要经过审定,不可以私自滥种,也不可以私自滥制种和滥卖品种。第二,违反了专利法,你种别人的转基因品种,人家还没有允许种,你不是侵犯了人家的专利吗?还有就是《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对转基因种子,从研发到试验、到制种、到种植,有一套管理规则。所以不是因为他种植这个品种不安全,而是因为他违反了两法一条例,所以我们要严肃处理。概括来说是两句话,一个没有发生大面积滥种问题,这个问题是可控的。二是依法管理,只要发现违法违规种植,发现一起查处一起。

已启动修订农产品质量安全法

本报北京37日讯记者陈丽平 农业部部长韩长赋今天在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举行的记者会上说,农业部已经启动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修订的前期准备工作。

韩长赋说,食品安全法已经修订,重新颁布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是2006年颁布实施的,也有十年,无论从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角度看,还是和食品安全法的衔接来说,都需要尽快修订。修订主要是从四个方面进行完善,一是贯彻产管并举原则,能够促进两手抓两手硬。二是注意和已经新修订的食品安全法衔接,能够两法并行、相互补充,同时各有侧重。食品安全法覆盖到生产、加工、流通、消费各个领域,农产品质量安全法更多的是讲农产品和生产环境,各有侧重,当然也不能截然分开。现在从部门分工和执法分工上,简单地说,农产品在进市场、进工厂之前都是由农业部门负责监管的,对它的质量安全负责,如果进了市场、进了工厂以后就由其他部门负责,因为我们是分段管理的。三是推进全程监管,从农产品来说产地环境要管,还有投入品,比如说化肥、农药,还有生产过程的控制,另外是产地的检验检测、产地准出制度、产地追溯,建立全程监管体系。四是贯彻四个最严要求,强化地方政府的属地管理责任,落实生产经营者的主体责任,从严惩处违法违规行为。总的来说,要修改好这部法律,使农产品的监管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形成一个完整体系。

中国乡村发现网转自:法制日报北京37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