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专题栏目 > 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

陈锡文:2004-2014年影响中国三农工作的四大政策

[ 作者:陈锡文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6-02-29 录入:吴玲香 ]

(我国粮食产量)上世纪创造了历史最高点是1998年,那时的产量达到了10264亿斤,但是后来由于种种复杂原因所致,1999年开始,粮食产量出现了连续五年滑坡,到了2003年,粮食总产量只有8640亿斤,五年年产量减掉了1632亿斤。1632亿斤年产量的降幅超过了粮食大省黑龙江一年的产量。

2003年下半年,党中央、国务院抓紧研究三农问题,重中之重的概念是如何解决的。那么怎样体现呢?中央下了决心,从2004-2014年开始,把一号文件这个编号重新给予指导三农工作的文件。2014年的含金量相当的高,大的政策大家都记得,至少有四大政策。

一大政策就是加快推进农村的税费改革,进一步减免农业税,也是在这个一号文件推出之后,在200435日人代会上,农村工作会议上,温家宝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用五年的时间彻底免除农业税。改革试点是2000年开始,但是从2004年开始,进一步减免农业税,允许条件成熟的省市自治区给予取消农业税。当初用五年的时间取消,到2005年底就取消了,所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批准了国务院提出的从200611日开始,正式取消农业税收,这是一大政策。

第二大政策就是首次提出了财政要直接补贴农民。第一是对种粮的农民给予直接补贴,从中央和地方合在一起302亿元粮食风险资金补助拿出一半151亿,分三年落实到直接补贴中。第二项提出对农民购买粮食,国家给予补贴。第三项就是农民购买农用机械给予补贴,当时叫三项补贴。2006年中央又提出第四项补贴就是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的综合性补贴。最开始第一年这三项补贴的量并不大,2004年是140多个亿,现在四项补贴结合在一起,一年1700多亿,这是农民直接拿到的受惠。

第三大政策就是从2004年开始,全面放开粮食供销市场,允许多主体,尤其是民营经济成为粮食购销的主体,实现粮食多渠道购销,一下子把粮食就放火了。

第四大政策就是针对农民。农民对这个市场应该是又爱又怕,放开市场就给了农民充分的自由,市场是双刃剑,一旦产品不直销或者供不应求,市场对农民来说又是灾难。中国有句古话叫谷贱伤农,农民对市场又有欢迎的、又有害怕的,万一出现上述的情况,怎么办?国务院对这种情况明确提出对市场紧缺的主要粮食品种在主产区实行最低收购政策。

2004年,我们粮食产量一举增产756亿斤。并由此我国粮食产量实现连续12年增产。

中国乡村发现网转自:农民日报2016-02-27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