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农固本,是安民之基。以发展新理念破解“三农”新难题,贯穿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落实发展新理念加快农业现代化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若干意见》的始终。新时期的农业农村工作将呈现哪些新特点,本报记者盘点其中亮点,采访有关专家学者,对文件进行深度解读。
亮点一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首次写入一号文件
与当前经济转型升级方向相一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首次写入中央一号文件。尽管在文件中只出现一次,但被访学者认为,文件六大部分、30个条目,涉及农村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农民民生、改革和发展等诸多方面,无不体现出农业供给侧改革思路。
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须围绕市场的需求来进行生产,优化农业资源的配置,扩大农产品的有效供给,增强供给结构的适应性和灵活性。对此,文件都有重要的政策部署,比如,树立“大农业、大食物”的观念,就是要调整优化农业的产品结构、生产结构和区域结构;“实施食品安全战略”,是在提升品质上发力;“培育壮大农村新产业新业态,推动产业融合发展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支撑”,等等。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并不是减少粮食产能,而是还要进一步巩固和提升粮食的生产能力,要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战略。
“我们强调粮食生产要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要顺应供求的变化,完善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一号文件起草组成员、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宋洪远表示,在此过程中,政府的职责是制定规划,提出发展理念和引导性指标,向市场主体提供供求信息、价格波动变化等服务。
亮点二
“实施食品安全战略”
值得注意的是,文件提出“实施食品安全战略”。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说,“以前提到食品安全多是‘加快’、‘推进’这样的措辞,今年则明确实施食品安全战略。”
文件对食品安全进行了详细的部署。例如,加快完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到2020年农兽药残留限量指标基本与国际食品法典标准接轨;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实施兽用抗菌药治理行动;创建优质农产品和食品品牌;加快健全从农田到餐桌的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建立全程可追溯、互联共享的信息平台,加强标准体系建设,健全风险监测评估和检验检测体系。
食品安全“从农田到餐桌”的产业链延伸较长。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冯开文表示,这一战略的实施,将会带动整个农业生态保护、产业链发展、农民增收、美丽乡村建设等一系列工作,向更好的方向发展。同时,具体工作中,也离不开政府、企业和社会多方面的共同努力。
“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足见中央之决心。学者认为,我国经济社会战略转型对食品安全影响深远,未来法律和监管体系将日益完善,全方位的社会共治格局终将形成。
亮点三
以“绿色发展”修复生态
此次一号文件用专门一个章节,全面部署“农业绿色发展”,提出必须确立发展绿色农业就是保护生态的观念,来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要加快形成资源利用高效、生态系统稳定、产地环境良好、产品质量安全的农业发展新格局。
“以往文件中也提过‘绿色’,但这次更为具体的部署、对农业长期持续增值的重视,是一个重要信号。”冯开文认为,这一部署是未来农业发展转型的重要方向。
我国农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付出了资源环境代价,出现耕地质量下降、地下水超采、农业面源污染加重等问题,资源与环境的“紧箍咒”越绷越紧。推进农业“绿色”发展,也是供给侧改革中“调结构”、“降成本”、“补短板”等的要求。冯开文表示,农业本身就是绿色产业,要加快农业结构调整,不能重蹈工业先污染后治理的覆辙,改变开发强度过大、利用方式粗放的掠夺经营方式,及时修复农业生态环境。
亮点四
三产融合促进农民增收
一号文件明确提出,把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增进农民福祉作为农村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保证农民持续增收”,“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
据来自农业部的信息显示,“十二五”期间,农民收入不高且不平衡问题依然存在,随着农产品价格下行和农民工资性收入增长乏力“双碰头”,保持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难度加大。因而,如何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新渠道也是专家学者调查研究的热点。
冯开文告诉记者,过去工资性收入增长是农民收入增长的主要动力。工资性收入增长的速度,主要取决于农村劳动力转移速度以及工资水平。但是,从2013年以来,农业劳动力的转移速度和工资增速已经回落。他认为,未来一方面要努力采取各种措施,保持工资性收入增长势头,另一方面必须加快农村贫困人口脱贫致富步伐。
对此文件提出,必须充分发挥农村的独特优势,深度挖掘农业的多种功能,培育壮大农村新产业新业态,推动产业融合发展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支撑,让农村成为可以大有作为的广阔天地。
三产融合被寄予厚望。李国祥认为,“三产融合的方式是多元化的,要适应整个经济发展的大趋势,推进农业的产业化经营,促进‘接二产连三产’是一个重要方向。”
近年来,农村第三产业发展势头良好。有数据显示,2015年休闲农业吸引游客11亿人次,受益农民达3300万人。一号文件提出,要依托农村绿水青山、田园风光、乡土文化等资源,大力发展休闲度假、旅游观光、养生养老、创意农业、农耕体验、乡村手工艺等,使之成为繁荣农村、富裕农民的新兴支柱产业。
中国乡村发现网转自:中国社会科学报2016-2-01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