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城乡一体化道路 建农民幸福美好家园
新农村建设与城乡一体化发展
——第三届“湖湘三农论坛”在邵阳举行
庞道沐主持,黄建国致辞,张晓山、宋洪远作主题报告
为深入学习贯彻2010年中央1号文件精神,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加快新农村建设进程,第三届“湖湘三农论坛”于2010年10月25至26日在湖南邵阳隆重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党政干部、专家学者、基层实践工作者共计200余人,围绕“新农村建设与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论坛主题进行了深入广泛而热烈的学术研讨。本次论坛由湖南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会和邵阳市人民政府联合发起,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湖南省人民政府农村工作办公室、湖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湖南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湖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湖南省交通运输厅、湖南省社会科学院、湖南日报报业集团、湖南省广播电影电视局、湖南广播电视台、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湖南省分行、湖南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湖南大学、湖南农业大学共同举办。由邵阳市人民政府农村工作办公室和湖南省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具体承办。
会议由湖南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湖南省新农村建设促进会会长庞道沐主持。中共湖南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省新农村建设促进会名誉会长,第三届湖湘三农论坛组委会主任黄建国致辞,邵阳市市委书记童名谦致欢迎词,邵阳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李万千作邵阳市新农村建设情况介绍,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张晓山,农业部研究中心主任宋洪远作学术报告。本次论坛共收到参会论文525篇,组委会聘请专家对参赛论文进行了评奖,评选出特别奖、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和优秀论文奖若干名,大会对获奖作者进行了颁奖。
省十届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省新农村建设促进会会长庞道沐主持。
黄建国在致辞中指出,每年一届的湖湘三农论坛,为总结新农村建设新经验、宣传新农村建设新成就,研讨新农村建设新问题,探索新农村建设新路子提供了多层次、多方面的交流对话平台,做出了卓有成效的贡献,已经成为当前为数不多的全国性三农学术盛会。他认为,农民增收是三农问题的核心,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出发点和归宿。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只有按照城乡统筹一体化的要求,在更宽的领域、更高的层面、更广的视野,来筹划国民经济发展和分配格局、农民的发展机会和国民待遇、农业的支持保护体系和公共财政投入、城乡二元结构体质和社会保障体系等问题,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才能破解农民增收难题,建设农民幸福美好家园。因此,走城乡一体化发展道路,已经成为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农村全面进步乃至推动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而向何处发力和怎样发力需要理论界进行全方位的深入探讨和实践的不断探索。
邵阳市市委书记童名谦致欢迎词
童名谦代表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和邵阳军分区对各位领导、专家、朋友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对论坛的开幕表示热烈祝贺。他说,邵阳历史悠久,人才辈出,资源丰富,发展潜力巨大。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邵阳经济社会各方面都发生了巨大变化,高速公路、铁路、机场等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快,生态文明、社会事业、党的建设等项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我们要以举办此次三农论坛为契机,努力做好农村工作,推动邵阳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邵阳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李万千作邵阳市新农村建设情况介绍
中共湖南省委农村工作部副部长王桂云宣读第三届湖湘三农论坛优秀论文表彰决定
开幕式后,湖南省社科院院长朱有志主持了主题报告会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张晓山作主题报告。
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宋洪远作主题报告。
第三届湖湘三农论坛论坛以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为指导,遵循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关于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统筹城乡发展,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建设农民幸福美好家园的精神,论坛从10月24日晚开始,举行了两场主论坛和6场分论坛,对城乡一体化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广泛的学术探讨,气氛活跃,成果丰富。与会者认为:
一、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是解决城乡二元体制、缩小城乡差别、实现统筹城乡一体化的必由之路。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逻辑来看,农村和城市是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农村发展离不开城市的辐射和带动,城市发展也离不开农村的促进和支持。因此,必须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充分发挥城市对农村的带动作用和农村对城市的促进作用,才能实现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
二、新型城镇化是未来发展的大趋势,解决“三农”问题要走出农村、减少农民,城市化不仅涉及空间的扩展,更在于人口的增加。因此,加快城市化进程的重点应该从过去的空间转移向人口转移转变,要深入到乡村社会的经验逻辑中,通过经验的比较分析及时发现问题,防止诸如被城镇化、侵蚀基本农田、损害农民利益等不良问题的出现。同时要寻找不同地区城镇化的动力,探索出适合不同区域农村发展的多元城镇化道路,让城镇化成为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的主导力量。
三、城乡一体化要防止大规模的造城运动。随着城市空间的扩张,大量的农用地必然被转为建设用地,产生人地矛盾。因此,城市化过程中不仅要防止城市土地的粗放利用,更要防止地方政府在城市化道路选择上的激进情绪,以免引发大规模的造城运动。中央应旗帜鲜明地制止当前某些地方政府激进的城市化举措,采取稳健而更加安全的城市化战略。
四、城乡一体化进程中要高度关注失地农民利益。失地农民由于工业发展、小城镇建设或基于城市建设的需要,耕地被征用而失去土地,但仍保持着农民身份,尚未真正转为城镇居民。由于当前的社会保障体系尚不完善,就业环境尚不成熟,农民一旦失去土地就等于失去了生活的来源和保障,极有可能会沦为“种地无田、就业无岗、社保无份、收入无路”的“四无”人员。这样会偏离城乡一体化的目的,影响社会经济发展与国家和谐稳定。
五、城乡一体化的实现有六大着力点。一是城乡统一市场的基本建立,特别是统一要素市场的建立;二是城乡居民收入基本一致,农民收入甚至超过全国平均水平;三是城乡居民公共服务水平基本一致,特别是社会保障的城乡差异完全消除;四是农业高度发达,农业GDP比重下降到5%以下,全国恩格尔系数平均降到15%左右,专业农户成为农村的主体居民;五是城市化率达到70%以上。
六、加快我国城乡一体化进程,既需要政府动用财政资源为进城务工农民的提供住房保障、社会保障和基本医疗保障,又需要政府拆除阻碍农民进城落户的制度藩篱,深化包括土地制度、户籍制度、就业制度在内的各项改革,为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提供必要的制度保障。同时,城乡一体化要建立和完善城乡互动的双赢体制机制,要充分尊重农民意愿,保障农民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主体地位。
七、城乡一体化建设要强化“包容性增长”理念。要在城乡教育、医疗、住房保障等方面给农民平等的机会,保证农民都有参与经济发展的平等机会。为此, 必须从根本上改变对地方政府的政绩考核方式,即去“GDP主义”化,使地方政府在关注地方经济发展的同时,能更多、更好地关注如何让百姓均衡分享经济发展成果,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城乡社会发展的公平正义。
此外,本次论坛围绕城乡一体化的主题,对农村金融发展、农业现代化、农村基础设施、土地流转、农村社会和谐、农民教育、农业科技服务、两型农业建设等相关问题进行了广泛的理论探讨。
“湖湘三农论坛”由湖南省新农村建设促进会发起,每年举行一次,历经三届,它以“心忧天下、敢为人先、经世致用”的湖湘文化为底蕴,秉着“汇集三湘英才,凝聚八方力量,促进农村发展”的原则,为全国农村研究提供交流平台、打造探讨阵地、开辟展示窗口,其品牌效应和影响正在逐渐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