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资讯

从一粒大米看中国农业品牌化建设发展的重要性

[ 作者:你吃瓜我吃皮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7-06-07 录入:吴玲香 ]

近日,国务院批准将每年的5月10日设立为“中国品牌日”,这是国家实施品牌战略的重要举措。

虽然中国近几年,在农业品牌建设的道路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五常大米、洛川苹果、西湖龙井、赣南脐橙……这些农产品品牌家喻户晓,备受百姓喜爱。但与发达国家来比,我国农业还是出现产品多、品牌少,普通品牌多、知名品牌少的现象,不少农产品产量位居全球第一,却缺少一批在国际上叫得响的品牌。2016年我国进入世界品牌500强的品牌增加到36个,其中和农业相关的品牌基本只有中粮,大而不强是中国农业面临的是现实。所以在2001年我国刚加入世贸组织时,一些国家乘机打压我国的农产品,说我国的农产品‘有毒’、质量不过关,其实根本原因就是我国的农产品缺乏品牌,下面小编以大米为例说说中国农业品牌化的重要性!

111.jpg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大米生产国和消费国,也曾经是世界上主要的大米出口国。最多的一年出口量达375万吨,但这种现象在2011年开始(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发生了逆转变化,每年要从印度、泰国、日本等国家大量进口大米,如图所示,2011年开始我国大米进口量从的56万吨增至335万吨;而相应的出口量却较之前几年减少一半以上,最低仅有28万吨,此后,大米进口量一直居高不下,并且价格差距很大,以平均差价745元计算,国内外差价就高达25.29亿元。

真的“是我国产的大米不够吃吗?不是,是品牌不够响!”,在超市里大家可以看到,国产大米售价一般在5-10元每公斤,而进口其他国家如泰国香米等价格高好几倍,特别是日本大米售价高达一两百元每公斤,这么高的价格居然有不少人购买。除了炒作,不得不承认国产大米与进口大米在品牌上有差距。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国人已经从单纯地吃饱向吃好转变,(不差钱!)对品牌的要求自然提高了。

农业是立国之本,近年来农业国际竞争日益集中在农产品品牌上,品牌强则农业强,品牌弱则农业弱。所以,国务院设立“中国品牌日”是大战略、大气魄,对于推动农业品牌建设、促进农业现代化,将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中国乡村发现网转自:头条号/你吃瓜我吃皮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