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资讯

夏洛莉:农业供给侧改革背景下,能否提升蔗农收入

[ 作者:夏洛莉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7-03-31 录入:19 ]

我国糖料生产是食糖产业根基,其发展落后严重影响了整个糖业发展。落后的因素很多,小农种植模式则是影响我国糖料种植的主要因素。

糖料生产担负着我国边区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责任,同时也是部分地方政府重要财税来源。过度政府保护,影响了我国糖业发展潜力,过去几十年我国糖料生产并未出现明显变化,延续了人工生产模式。截止目前我国糖料种植仍以家庭式小农种植模式为主,单户种植甘蔗数量偏低,农民增收难度增加。

2008年人口红利快速消失,甘蔗小农模式弊端表现更为明显,农村青壮劳动力减少,雇工成本持续增加,劳动力缺失,农民更愿意种植桉树。桉树挤占甘蔗地,从过去几年的山地甘蔗逐步转向平地甘蔗,如果未来几年广西桉树产业链进一步完善,而甘蔗种植仍停留在目前模式情况下,不排除仍有10%甚至更多的桉树挤占甘蔗。

随着国家土地流转政策的不断落实和“双高”基地的不断加速建设,小农种植模式有望改善,但是就目前情况来看,这些政策的实施还不太理想,土地流转的进度偏慢,“双高”基地的机械化程度不高。劳动力、土地、生产工具仍是限制当前我国糖料生产的重要因素。

糖料资源管理是糖产业的命脉,近几年国内食糖价格持续下降,导致南方甘蔗区和北方甜菜区种植糖料面积持续下降,国内食糖自给率快速下降,2015/16年度国内食糖产量仅为870万吨,进口达到376万吨,进口依赖度达到40%多。国家在保护糖料生产政策上虽没有粮食生产力度大,但糖料生产关系到我国广西、云南两大省的边境农民增收问题,影响广西地方政府税收来源,国家及地方政府积极出台相关政策稳住糖料生产,确保当地农民增收和整个制糖行业健康稳定发展。

当前国内糖料政策主要表现在糖料生产和制糖行业,其中制糖行业主要是进口配额政策及临时进口许可政策,进口配额及临时进口许可政策,有利于适度分离国内外食糖市场,保护当前我国制糖行业中特别生产效率偏弱的糖料生产,减轻了进口糖冲击。糖料政策主要包括了甘蔗、甜菜新品种开发项目,地方政府及糖厂出台糖料优良品种种植补贴等,2014年国家及广西地方政府积极推进甘蔗“双高”基地建设。

国家对“双高”基地的水利建设、农机购买、良种推广等均有补贴,补贴资金在翻蔸新种当年一次性发放(2014年符合补贴条件的在2015年验收合格后一次性发放),每亩补贴不低于500元,其中:1.市、县财政奖补资金,每亩不低于200元(由市、县自筹)2.自治区奖补资金每亩300元(含中央补助资金及自治区自筹),“双高”基地能有效的应对甘蔗种植区域减少的问题,其高产糖、高含糖可以直接降低成本,田间管理效率也大幅度提高。

广西力争2019年建成500万亩"双高"基地,确保平均亩产6吨以上、蔗糖份14%以上。其中,连片300亩以上、坡度6度以下、良种率100%、水利条件与设施优越的优势蔗区力争平均亩产8吨以上、蔗糖分15%左右,重振"甜蜜产业"。具体举措是:在崇左、来宾、南宁、柳州等食糖主产市,通过制糖企业大力参与,采取企业自营、糖-蔗一体化、公司+农户、合作社、专业户等模式,推动500万亩“双高”基地建设。突出制糖企业及科研院所的示范带动作用,计划投资约80亿元,重点建设一批“双高”基地项目和糖料蔗良种育繁推广项目。

2016年,广西“双高”糖料蔗基地建设进展顺利,大多数已建成的“双高”糖料蔗基地平均亩产超过7吨,糖分达到14%。截至年底,广西2014、2015年130万亩“双高”糖料蔗基地建设已全面完成“四化”建设并验收106万亩,占建设任务的81.5%。广西财政建设奖补资金已拨付32.4亿元,占应拨付奖补资金比例的87.65%。2016年新增100万亩“双高”糖料蔗基地建设,土地整治已开工建设62万亩,水利化已开工建设30.5万亩.

2.png

数据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优质高产高糖糖料蔗;单位:万亩

目前广西“双高”基地建设正在逐步推进,完成情况良好,但是甘蔗生产过程收获环节用工时间长,用工强度大,目前是机械化最薄弱环节。糖厂希望通过购买联合收获机械解决甘蔗收获问题,但效果差。甘蔗生产机械化应从种植环节规范化开始,标准的行距,甘蔗品种,人员的管理水平等,这将需要较长时间积累。

糖料种植发展需要解决的土地成片、机械化适应等问题也在逐步推进,糖料收获机械化随着农机购机补贴加上市场需求的逐步扩大,农机企业也将积极推出相应的糖料一体化收获机械。

2017中央一号文件公布,提出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在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上,紧紧围绕市场需求变化,以增加农民收入、保障有效供给为主要目标,以提高农业供给质量为主攻方向,以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为根本途径,优化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促进农业农村发展由过度依赖资源消耗、主要满足量的需求,向追求绿色生态可持续、更加注重满足质的需求转变。

在农业供给侧改革的背景下,保证农民种蔗收入提高,除了广西推行的“双高”基地建设外,保证食糖价格平稳运行也是主要目标。欲实现此目标,就要严控走私,运用政策调控手段减少“低价”糖进口,为国内糖料种植提升生产力创造喘息之机。

中国乡村发现网转自:头条号 布瑞克农业数据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