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资讯
2025年5月7日 星期三

今年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明确五大任务

[ 作者:袁琳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449 更新时间:2017-01-23 录入:王惠敏 ]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张勇在全国发展改革系统农村经济工作会议上表示,以玉米结构调整作为突破口,深入推进农产品种养结构调整;确保新开工重大水利工程15项;深化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和收储制度改革

123日,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张勇在全国发展改革系统农村经济工作会议上表示,当前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新动能,核心是抓好农业供给侧结构调整和深化农业农村改革两方面的工作,今年重点推进五大任务。

张勇强调,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过程,就是探索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过程。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对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概念作了全面阐述,就是要在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上,紧紧围绕市场需求变化,以增加农民收入、保障有效供给为主要目标,以提高农业供给质量为主攻方向,以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为根本途径,优化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促进农业农村发展由过度依赖资源消耗、主要满足量的需求,向追求绿色生态可持续、更加注重满足质的需求转变。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供给质量是主攻方向,满足市场需求是最终目的,促进农民增收是核心目标,实现绿色发展是基本要求,深化改革是根本途径。

据了解,今年重点推进的五大任务有:一是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着力调整产品结构,以玉米结构调整作为突破口,深入推进农产品种养结构调整,引导农业由“生产导向”向“市场和消费导向”转变,促进粮经饲协调发展;进一步优化农业区域布局,立足比较优势,启动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划定工作,率先在优势产区划定大豆、棉花、油料和糖料生产保护区,确保一定的自给水平。推动制定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设规划;全面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二是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开创新局面。搭建一个机制、三个平台,即建立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部门协同推进机制,强化试点示范平台、构建培训指导平台、创新宣传交流平台;强化四个抓手,即继续加大专项建设基金支持力度,研究采取贴息方式支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园区建设,支持地方组建产业投资基金,研究设立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企业债券专项;完善两项政策,即研究出台支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区建设的政策意见和保障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用地政策意见。同时,把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与新型城镇化、农民工等返乡创业结合起来,加强政策衔接、工作协同,在促进产城融合、农村创新创业方面取得更大成效。

三是推进农业绿色发展呈现新风貌。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启动实施耕地草原河湖休养生息规划,推进退耕还林、退牧还草、退田还湿;加强生态保护与修复,研究启动长江经济带重大生态修复工程、永定河绿色生态廊道建设;抓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实施农村新能源行动,逐步扩大农村燃气和清洁型煤供给。

四是推进农业农村补短板再创新成效。今年要继续推进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加强灾后水利薄弱环节补短板,确保新开工重大水利工程15项。继续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确保粮食生产不滑坡、能力有提高。继续加强农村水电路气房和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继续支持以工代赈和易地扶贫搬迁。多层次多形式推进涉农资金整合,研究建立涉农资金统筹整合长效机制。深入推进水利、农业、林业引入社会资本试点工作,撬动社会和金融资本。

五是推进农业农村改革实现新突破。深化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和收储制度改革;统筹推进农业农村各项改革,继续抓好成渝统筹城乡、黑龙江“两大平原”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试点,稳步推进国有林区和国有林场改革,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全面推行河长制;高度重视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改革、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等进展,密切关注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进展。

据悉,2016年农业农村发展改革继续保持稳中有进、稳中有新的良好态势。农业结构调整稳健起步,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农民收入保持稳定增长,农村民生持续改善,农业农村改革继续深化。数据显示,2016年粮食总产量12,325亿斤,为历史上第二个高产年;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363元,实际增长6.2%,增速继续高于城镇居民。(记者 袁琳)

中国乡村发现网转自:中国改革报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