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资讯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农业发展需思路创新

[ 作者:第一财经日报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6-12-21 录入:吴玲香 ]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系列社论之二

1216日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从多个方面传递出明年中国经济发展新动向,其中,农业首次被列入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之中。

会议对农业的论述涉及多个方面,跟以前的表述也有所不同:要积极稳妥改革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和收储制度。细化和落实承包土地“三权分置”办法,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统筹推进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要严守耕地红线,推动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加快落地,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等等。

上述论述有些是以前经验的延续,有些则是首次提出。总体来看,在新常态下,农村农业发展需要新思路。

在涉农制度体系尤其是农村土地制度方面,需要新突破。农村土地“三权分置”办法,实际上是对此前法规的重申,对照十八届三中全会的改革目标,尚有很大距离。未来一方面在《土地法》等重要法律法规的修改方面,值得积极探索,另外许多技术性创新也值得注意。例如,河南省创新推出了“宅基地复垦券”,复垦券持有者可以参与省域内公开交易,并转化为资金收益,甚至在下一步的土地招拍挂中,复垦券也将进入实际用途。显然,这种做法能使宅基地“活”起来。总结起来,这个技术性创新有许多好处:有利于优化土地资源市场化配置,激活农村生产要素市场,增强贫困地区内生动力和活力,实现土地权益最大化,为易地扶贫搬迁等工作提供更大支持;有利于加大房地产市场土地供应量,平抑房价,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有序发展。复垦券是个新生事物,其终极效果尚需观察。但总而言之,在盘活农村土地资源方面,需要思路创新。

农业产业方面,“走出去”格外值得重视。中国是人均土地资源稀缺的国家,需要整合全球农业资源。

泛农业类海外收购近几年形成了一个小小的潮流,此类案例也已经有不少。著名的案例如光明食品收购多家海外公司的股权;双汇国际收购全球最大猪肉供应商史密斯菲尔德;鹏欣集团收购新西兰克拉法(Crafar)牧场以及新西兰南岛的Synlait牧场。鹏欣集团旗下大康农业并拟与天堂硅谷共同发起设立总规模为50亿元的国际农业产业并购基金,在全球范围内寻求优质农业产业资源、技术项目。

这些收购着眼点有所不同,但都指向整合全球农业——食品资源。中国是一个粮食弱平衡的经济体,同时面临不少食品安全问题,这些大规模海外并购,具有重要意义。

从总体来看,中国农业资源禀赋不足导致海外并购势在必行。目前中国的土地自给率只有80%,在农业资源超载运行、环境代价高昂的条件下,只能满足国内90%的谷物、油料等农产品需求。据专家测算,如果从国际市场进口10%的国内农产品需求,相当于用国外农业资源补充20%的国内耕地资源。从食品安全和食品企业运营能力来说,海外收购优质项目也是以全球资源对接中国市场的战略之举。

中国乡村发现网转自:第一财经日报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