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资讯

国产大米“银饭”标准公布:四大产区入围

[ 作者:肖欣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6-12-21 录入:吴玲香 ]

全球商品采购中心19日在北京发布银饭标准,并公布首批符合银饭标准的国产大米入围产区及品牌,通过标准制定,国产稻米市场上质量鱼龙混杂、价差悬殊的情况有望得到解决。

首批入围银饭的稻米产区和品种包括:内蒙古通辽奈曼旗的沙米、吉林永吉万昌镇的稻花香、黑龙江五常民乐乡的稻花香和吉林梅河口市小杨乡的秋田小町。

据介绍,此次银饭评定通过专业仪器评测了来自8个产区共16个品种的2016年新米米样,重点针对影响米饭口感的米饭食味、蛋白质、直链淀粉、水分等指标数据进行对比测试排名,还经过了来自日本的煮饭仙人村嶋孟亲自烹煮品鉴。

银饭实验室首席专家、稻米博士刘厚清介绍说,影响大米口感主要因素包括品种、种植方式和加工仓储方式。首先,品种直接关系着米中直链淀粉比例,直链淀粉低于17%的大米口感最佳;其次,种植方式对于大米中蛋白质含量的影响最大,如果施肥过多会造成大米中蛋白质含量提高但口感下降;另外,在加工仓储环节,过度加工是造成大米含水量降低的主要原因,加工时的温度、脱胚率、表面破坏程度以及碎米量都会直接影响大米的口感。

但长久以来,国产大米的评级仅是以加工环节的精细程度来判定大米的好坏,导致抛光加工越多的大米被认定为越好,但好看却并不好吃。另外,对增产的一味追求会造成大米品质的下降,对品种保育工作不到位,也造成稻花香等知名稻米品种退化严重,特有的香气几乎消失。

面对如此现状,银饭标准的建立正是为了以品牌为导向引导消费,以消费需求倒逼上游种植者改变生产方式。发起银饭计划的全球商品采购中心主任许京表示,此次推出的银饭标准,以国内消费者权益为导向,以日本大米标准为参照,以科学+匠心为手段,以期通过建立完整的指标体系,引导生产,促进消费,推动大米行业供给需求的结构性改革,满足消费品质升级的要求。

许京介绍说,下一阶段,银饭计划还会向社会发出呼吁,包括加强对大米品种的保护;改变种植者的价值导向,不再盲目追求高产,而要求高品质;在加工环节,避免过度加工。未来银饭大米还将采取监管仓模式,全国统一仓储,线上线下销售,解决品牌大米的掺假、造假问题。

据介绍,由于种植环境、气候等因素的变化,银饭大米测评按照红酒名庄评测方式,每年测评一次。

中国乡村发现网转自:中新网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