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资讯

鱼米之乡湖南如何摆脱土壤污染阴影?

[ 作者:李姝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6-10-21 录入:吴玲香 ]

几个月前,国务院印发《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继“气十条”“水十条”后,土壤污染防治工作被纳入战略部署。“土十条”出台,湖南土壤污染防治与土地资源保护多了一个政策契机。

湖南是著名的鱼米之乡,近几年却也一直笼罩在土壤污染的阴影之下。作为有色金属之乡,加之土壤的酸性值高,湖南在土地污染防治问题上极具典型性,这意味着在土壤污染治理与土地资源保护上湖南必须做。

1018日至21日,全国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将在湖南就“土壤污染防治与土地资源保护”开展调研。调研前,全国政协“土壤污染防治与土地资源保护”调研组成员听取了省国土厅、省环保厅、省水利厅、省农业委员会、省林业厅的汇报。

杨维刚表示,湖南是有色金属之乡,存在有色金属污染问题,土壤的酸性值又很高,因此湖南土地污染是个复杂的问题,治理的难度也很大。那么,在自然条件尚处于劣势的湖南,近几年在土壤污染防治战中尝试过哪些突围?又还有哪些需要攻下的山头?

突围之战

近几年,针对湖南土壤污染,省政府非常重视,相关部门也从各方面打响了这场土壤污染防治之战。

针对土壤中部分元素分布异常和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引起的土壤污染,湖南省从国土资源部门的角度先后开展调查评价、综合防治、加大督导力度。在推进土壤污染防治和保护工作中,省环保厅重点支持土壤污染综合防治先行区开展试点,有序开展全省土壤污染防治修复与治理工作。

水污染是土壤污染的原因之一,土壤污染也会影响水环境质量。要“治土”,“治水”也不能缺位。近年来,省水利厅在水污染防治、地下水资源开发保护和农业环境综合整治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工作,取得了较好的工作成效。

到目前为止,我省基本建立了耕地质量管理与保护规范体系,初步形成重金属污染耕地修复治理可复制路径与模式。同时,省林业部门也在着力构建湖南省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网络体系,积极开展土壤污染林业生物和生态修复工程技术研发等各种努力。

未来之路

如何进行土壤污染与土地资源保护?虽然湖南已经给出了答案,但湖南土壤污染情况复杂,防治难度大,在各大部门看来,能够有所作为的空间还有很大。

现阶段在土壤污染防治与土地资源保护上还存在家底不清、责任不明、标准不全、包袱沉重等问题,建议要把预防作为最根本的制度确定下来;把自然的异常和人为的污染区别处理;发挥相关部门的共同作用;强化土地使用权人作为土壤保护的第一责任人的责任。

建议要加强土壤污染防治项目前期工作,并安排专门经费;国家尽早出台《土壤污染防治法》;重视未污染土壤的保护;加大对湖南土壤环境管理工作的指导和资金投入;加强省际之间的经验交流。

要加大对地下水现状调查评价力度,全面系统摸清地下水污染状况,建立健全地下水监测站网,逐步开展地下水修复工作;大力发展节水农业,加强农业面源污染监测,实现常态化、规范化和制度化,强化信息共享。

要加快耕地重金属污染防治立法和规划方案编制;推动健全化土壤污染治理与耕地质量管理机制;增加土壤污染治理和耕地质量建设预算投入;探索建立耕地保护生态补偿制度;尽快明确湖南试点的期限和总体框架。

省林业厅下一步将着力构建并完善林地和湿地土壤污染监测及生态风险评估体系,着力构建并完善林业生态治理工程技术体系,积极在林业生产经营过程中推行绿色、低碳、环保的生产技术与方式,进一步提升森林和湿地等生态系统的生态服务功能

在听取了各部门的汇报后,全国政协常委,农工党中央常委、江苏省主委,江苏省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学院南京分院院长周健民表示,还是要先摸清家底,在对土壤进行大普查的同时还要进行动态的定点监督。土壤污染治理难度大、代价大、时间长,一定要以防治为主,分门别类搞清原因,推动土地污染法的制定。

环境保护部土壤环境管理司副巡视员周志强提出,在土壤污染防治与土地资源保护上,所有的部委都要参加,要整合社会资源,数据、成果要共享。土壤也是有生命的,要把每块土地都利用好。

调研组组长,全国政协常委,社会和法制委员会委员、最高人民检察院检查委员会原专职委员杨振江表示,湖南省委省政府、相关部门对土壤污染与治理工作非常重视,现在也取得了很好的保护经验,可以别的地方进行推广。他非常认同相关部门提到的加强预防与提高全民意识的意见,表示相关部门要认真,中央机关也要接地气。

中国乡村发现网转自:《文史博览·人物》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