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资讯

玉米库存这么多,为啥还要大进口?

[ 作者:丰小邦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6-10-10 录入:吴玲香 ]

国庆节刚过,华北地区玉米收购价格止跌回升,主流报价重新回到1700/吨的水平,较节前上涨100元以上。不过据专家预测,受东北玉米下跌的拖累,华北玉米收购价格很快将再次回落。

预测准与不准,这里暂不讨论。今天咱说点别的事儿。

从以往的评论里可以看出,大家对目前的一种现象非常不解,甚至是怨声载道。什么现象呢?那就是国内农民的玉米卖不上价,还要从国外大量进口玉米。

一、为何要进口玉米?

明明国内玉米库存高企,天天喊着要“去库存”,为啥还要进口国外玉米?真是让农民想不通。

这事儿还得从中国加入WTO说起。

WTO的全称是世界经济贸易组织,这个组织非常重要,目前拥有164个成员国,成员贸易总额达到全球的98%,因此,WTO也有“经济联合国”之称。

通俗点说,WTO是很多国家组建的一个做生意的联盟,加入这个联盟以后,大家互相买卖东西都很方便,关税也很少。比如我们国家想要进口一种产品,可以少花不少钱;同时想要出口一种产品,因为关税加的少,到国外也比较有竞争力——不然你的东西比别人的都贵,傻子才会买。(这里对WTO的解释并不全面,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自行了解。)

事实上,任何一个国家都想加入这个组织,除非你每一种商品都能自给自足,而世界上根本不存在这样的国家,美国也不行。中国经过很大的努力,在2001年底才加入WTO,这件事在当年还是非常轰动的,想必经历过那个年代的人都会有印象。

我们都知道,权利和义务往往是对等的,既然享受到好处,就要承担相应的义务。加入WTO后,其他的成员国想要往中国出口低价农产品,你能说我不想要吗?显然不行。

二、进口玉米量有多大?

之所以要进口玉米,说到底还是我们国家的农产品没有竞争力。

改革开放三十年,我们国家的发展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在某些方面甚至走到了世界前列。但就农业方面来说,与发达国家还有不小的差距。

关于这一点,入世谈判的时候,咱们是心知肚明的,因此对农产品的进口并没有完全放开,就玉米来说,采用的是配额制度,每年的进口额度是720万吨。数据显示,2015年国内玉米消费量是1.5亿吨,720万吨的进口量对1.5亿吨的消费量,有没有影响?当然有,但并不是想象的那么大。

实际上,对国内玉米冲击最大的,还不是进口玉米,而是进口的玉米替代品。

三、都进口了哪些玉米替代品?

我们来看一组数据:

2015年,我国进口酒糟682万吨,而国内年消费量只有1000万吨左右,进口量接近消费总量的70%,严重挤压了国内酒糟的消费空间,也就间接减少了国内玉米消耗量。

同时,2015年还进口大麦1070万吨、高粱1069万吨、木薯937万吨,这些玉米替代品加起来总量接近4000万吨,而且价格非常便宜。这才是冲击国内玉米市场的主要因素。

那么能不能不进口这些替代品呢?跟进口玉米一样的道理,完全杜绝是行不通的。

另外,国内玉米加工企业能不能不用进口玉米和玉米替代品,而是购买国内玉米呢?这也不可能,因为资本都是逐利的,能有更便宜的原料,谁会买贵的?

道理大概讲明白了,但国内玉米卖不上价还是个天大的问题,希望国家能拿出一个妥善的解决办法,要不然,农民可就太伤心了。

中国乡村发现网转自:今日头条(头条号/丰小邦)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