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资讯

加快县域现代农业发展,助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 作者:农业概览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6-08-17 录入:王惠敏 ]

导读: 郡县治,天下安,这是中国的一句老话,也是两千多年以来历史经验的总结。2002 11 月,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首次从党和国家的层面提出了县域的概念,并发出了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的经营,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和农业综合效益。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壮大县域经济的号召。

自新中国建立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以农村为突破口实行改革开放以来,县域经济有了巨大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成为整个国民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的脊梁。但是,我们应清醒地认识到,县域发展极不平衡,仍有不少问题亟待解决。

县域,作为具有经济中心、经济腹地、经济网络的基本经济区域,具备开展县域现代农业发展规划的空间基础和行政基础。而县域农业,则以行政县为经济规划单位,聚集社会、经济、生态等要素,充分发挥地域资源优势与区域特色,形成了独特而又不易被其他地区模仿的农业发展模式。同时,县域农业既有农业自身创造财富的能力,也有通过对农业和其他产业进行嫁接与融合,从而提高农业产值的能力。

宏观地讲,县域农业对县域社会经济文化发展起着极大作用,例如对经济发展和危机的缓冲、对社会稳定的贡献、对地方文化的承载与传承及对生态文明建设的促进。在经济发达地区,它的贡献则更侧重于社会和生态两方面,进而积极促进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

因此,在我国跨行政区域的经济规划日趋成熟的背景下,县域农业的发展必将引起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而科学地选择县域发展模式,有利于提高县域农业的核心竞争力,全面促进县域农业的持续发展,助力破除三农问题,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社会稳定发展和生态环境的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农业现代化建设进程,多次强调要加快建设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现代农业生产体系、现代农业经营体系三个重点,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关键在县域,这是由于我国地域辽阔,从寒温带到赤道热带,自然资源非常丰富,是世界最大的生物基因库,而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又有很大差异。以县域发展现代农业,能够较好地体现这种差异性而显示自身优势的特点。

 “十三五规划正文中明确提出了推进新型城镇化。县域是新型城镇化的关键和重要生长点,必须以全新思维构造新型的城乡关系。由于在前一时期,出现了农业副业化、农村劳动力老龄化、农村空心化,工业化与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以牺牲农民利益为代价的,农业仍处于基础脆弱,后劲不足,是国民经济中的薄弱环节。为改变这种局面,中央采取了许多政策措施,各级地方政府也从各地的实际出发,积极推动现代农业的发展,收到了明显的效果。但发展极不平衡,这就需要我们以县城为重点,加强调查研究,总结不同地区(包括东部经济发达地区与西部欠发达地区)发展现代农业的具体经验,特别是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的成功经验,发挥带动与示范作用。

加快发展县域现代农业,可以促进经济发展,提高核心竞争力,获得多方面收益。

郡县治,天下安,这是中国的一句老话,也是两千多年以来历史经验的总结。新中国建立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以农村为突破口实行改革开放以来,县域经济有了巨大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成为整个国民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的脊梁。但是,我们应清醒地认识到,县域发展极不平衡,仍有不少问题亟待解决:

①县域发展现代农业,必须高度重视对耕地的保护;

②县域发展现代农业必须与确保粮食安全结合起来;

③县域发展现代农业要与打好扶贫的攻坚战结合起来;

④县域发展现代农业必须大力改善农业和农村的生态环境,改变局部有所改善总体仍在恶化的局面;

⑤县域发展现代农业要加强自我服务的合作组织建设;

⑥县域发展现代农业一定要走上依靠科学技术进步与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

⑦县域发展现代农业要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

⑧加强国际合作是县域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举措。

结语

中共十八大报告首次正式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小康,重点在于全面。它不仅要求小康所涉及的领域是全面的,而且要求小康所覆盖的人群、涉及的地域是全面的,是包括老少边穷地区在内的所有地区,不让任何一个人、一个阶层、一个民族掉队的全面小康。

而农业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的基础,就要求我们应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着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生产和经营体系,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走高效、安全、生态的农业现代化道路,补齐农业现代化短腿,实现四化齐步走。而我国地域辽阔,各地实际发展情况千差万别,如何将差异化为自身优势并实现农业现代化,则还需借助县域这个载体。基于此,我们认为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资源在县域,潜力在县域,希望也在县域。

因此,加快发展县域现代农业、树立一二三产的统筹协调发展的观念、实现三次产业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全面协调发展,方能有效解决三农问题,调整农业农村经济结构,实现农业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中国乡村发现网转自:《农业概览》8月刊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