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资讯

扭转国民对国产农产品不信任的关键在产业升级

[ 作者:张子雨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6-06-29 录入:吴玲香 ]

据中国乡村之声《三农中国》报道,近日,有媒体曝出这么一条新闻:日本一家蜂蜜销售公司,用中国蜂蜜冒充日本蜂蜜。这家公司的负责人辩解,是因为日本蜂蜜产量少,所以从中国进口,而如果写中国产,消费者就不会买。

明明是中国的产品,绕道国外贴个牌就身价倍增,这是何道理?中国乡村之声特约评论员张子雨分析:

张子雨: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人们都有一种习惯,说到质量高的农产品,首先想到的是进口产品。我相信绝大多数农民朋友们都是支持国货的,但是为啥会对进口产品这么看重呢?

从新闻中能看出两层意思来,首先,对于中国农产品不信任,这种情况不仅在国内如此,在国外,也有类似的现象,这就是说,在过去,国产农产品的确给各国消费者留下了不好的印象,而且影响到了进一步的出口。接下来,之所以日本这家企业选择进口中国蜂蜜,我想很大程度上还是因为中国蜂蜜的质量其实还是过关的。

这则新闻估计让不少农民朋友觉得心里不是滋味。其实像蜂蜜、牛奶这样的农产品,农民辛辛苦苦地生产,质量如何,农民朋友自己心里是有数的。如何扭转大家对国产农产品的不信任呢?

其实,关键在于产业升级。农业部副部长于康震刚刚在宁夏表示,按照奶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求,强化优质奶源基地建设,推进一体化发展,加强品种、品质、品牌建设,加快奶业转型升级。其实,不仅对奶业应该如此,对所有的农产品来说,都有必要如此。

传统的农业的特点之一就是生产过程很依赖经验。这就导致农业无法进行标准化生产,管理松散,之前奶业出现问题,原因就在这里。加强农产品的质量建设,就是要从源头上提高农产品质量,只有这样,才能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

要提高农产品质量,最直接的办法就是工厂和农户对接,进行一体化发展。虽然农产品没有明确标准,但是加工企业却有明确严格的需求。如果能实现一体化发展,不仅能够减少流通环节、降低成本,而且能让工业化的标准体系贯彻到农业生产当中去。这实际上正是农业产业升级的一个重要的出发点。

当然,建设国产农产品的品牌,不仅要产品好,还得消费者接受。不可否认的是,之前由于多种原因,很多用户对国产农产品有一种戒心,这就降低了大家尝试国产农产品的可能性,要扭转这种局面,就需要拿出拳头产品,建设示范项目,以点带面,如果能耐心地持续进行这些工作,相信咱们的农产品最终一定会得到消费者的认可。

正所谓:

农业生产一体化,产业转型就靠它。打铁还得自身硬,质量过硬靠大家。

中国乡村发现网转自:央广网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