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资讯

农业革命之后下一个欺骗你的会是谁?

[ 作者:澎湃新闻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6-04-15 录入:吴玲香 ]

演化观点并不是唯一判断物种成功与否的标准,它一切只考虑到生存和繁殖,而不顾个体的痛苦或幸福。

——尤瓦尔▪赫拉利《人类简史》

我们来自山川湖海,却囿于昼夜、厨房和爱。

昼夜关乎宇宙运行的法则,人力无法避免,厨房和爱却是人类的自我设陷,为了追逐片刻的欢愉而套上了永恒的枷锁。

当你每天三点一线,随着地铁的人流跌跌撞撞的时候,你一定也曾憎恨过这个世界的物质和现实,阳光、沙滩、碧海、蓝天才是生活本应有的模样,然而一抬头,除了钢筋和水泥,就只有灯光和汽车,生活庸常和无聊。

这就是我们现在生活的文明社会,一个让我们骄傲不已却又痛苦不堪的矛盾体。它为人类描绘了宏伟的蓝图,我们马上就有可能脱离生物的限制而永生不死,我们马上就可以找到另一个宜居的星球从而顺利太空移民,我们马上就会突破人工智能的技术奇点从而再造另外的生命,在这种种狂热的背后,普通人的幸福被不断忽略,个体成为每个时代最微不足道的注脚。

在农业革命之前,每个原始人的生活其实都是相对富足和安逸的,这种个体悲惨命运的转变就发生在农业革命之后,然后在工业革命和每一次的信息革命中不断加强,最终会走向何方,谁也无法预料。

从这个角度讲,农业革命可以称作是人类历史上的最大骗局。

它让人类整体看起来安居乐业,繁荣昌盛,却在暗地里一点点剥夺人的自由和快乐。

在先于农业之前的狩猎采集时期,人类是一种非常杂食的动物,野果、树根、蘑菇、青蛙、兔子等等一系列食物都是人类的盘中餐,同时,人类也是一部移动的百科全书,对于自然的了解远远胜过现代人类,他们知道哪些地方分布着哪种食物,哪些食物比较美味,哪些食物有毒,也因为如此,人类可以用非常少的时间就获得非常充足的养分,剩下的时间就可以休息和玩耍。而且他们也不用负担任何的家务,不用洗碗,不用洗地毯,不用换尿布,也不用还账单。

反观现代人类,我们吃的东西虽然经过烹饪更加精细,却也耗费了我们大把的时间去获得这些食物—我们要通过辛勤的劳动去购买它们。对于一个工厂工人来说,一天从早到晚工作十一二个小时是家常便饭,即使是精英白领,工作十个小时也是经常发生的事。工作完后,可能还得回家做家务照顾家人。

从这个角度看,我们所谓的进步实际上却成了一种个人生活的倒退。

那么,农业革命到底对我们做了什么,让我们甘愿放弃之前安逸的生活而走上了被奴役的道路呢?

答案或许有点滑稽,但最大的可能就是人类为了贪图更大的安逸而失去了原先的安逸。

多么讽刺,但又是多么合乎逻辑。

我们审视今日的生活,也会发现这种事情在不断重演。智能手机的发明,看起来给了我们更多的欢乐,我们可以用它随时随地获取知识、娱乐和消息,然而,你有没有仔细想过,当你离不开手机的时候,就已经开始被手机奴役了。你原先可以空出大把的时间和朋友们聚会聊天,也可以外出旅游享乐,但现在,你所有的注意力都被手机所占据,它的震动,它的指示灯,它的推送音,每一样都让你期待和紧张,快乐的元素被焦虑的元素所超越,智能手机从娱乐的产物也就变成了折磨的产物。

对于原始人类来说,因为自然原因,小麦获取的途径越来越便利,又具有易于存储的特性,人类为了减轻外出觅食的麻烦,就开始有意识地进行耕种,一开始少量的耕种不会耗费太多精力,可是一旦稳定下来,人口开始增多,人们就必须开恳更多的土地以获取更多的食物,更多的食物导致更多的人口,于是一个恶性循环开始产生,人类就这样走上了悲剧之路。

对于整个人类物种来说,农业革命是成功的,因为人类的数量大范围扩展,但对于个体的人来说,农业革命就成了幸福丧失的前奏。

时至今日,人类在物种胜利的道路上一路狂飙,越走越远,不久的将来,新的人类形态的出现也是极有可能,可到了那时,人会不会成为新物种眼中的低等物种,从而彻底走上被奴役之路呢?

畅想这个问题的过程,艰难而又有趣。所幸的是,很多人在做着和我们一样的思考。尤瓦尔·赫拉利就是其中一位。

尤瓦尔·赫拉利现在是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的历史系教授。2015年6月他登上TED演讲,视频播出后达到200万次播放量。作品《人类简史》100周蝉联以色列畅销书排行榜第一名,并已授20多个国家版权。根据图书改编的课程上传YOUTUBE后,风靡全球,拥有大批粉丝。他对历史学、人类学、生态学、基因学等领域的知识信手拈来,并融会贯通,可以说是一个跨领域的奇才。

 

中国乡村发现网转自:澎湃新闻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