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资讯

互联网+农业将成为80后创业的主战场

[ 作者:一亩田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6-03-21 录入:吴玲香 ]

那么说的理由其实比较充分。

首先创业是将效率引入到非效率领域。一般来说,管制程度高的领域,效率就低,而市场程度高的,效率就高。

90年代初期的时候,出口是管制的,商品通过一家一家的国有专业外贸公司销售,比如医保、五矿、轻工等等,之后格局就打破了。许多人参与到国际采购代理这一行业,可能就是卧室里摆一台传真机,提供更为细致的服务,这个过程中,中国也逐渐成为贸易大国。

其次创业是由离散到规模化。离散意味市场中并存众多小型经营体。

从七十年代末期以来,钢铁领域一直是创业热门。原因不在于中国钢铁企业数量少,而是规模一般都较小,除了当时的宝钢。导致一个问题是,新投资,基于稍大的规模,很快可以形成市场优势,这样推动资金不断流入这一领域。

那么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很多领域,其实已经完成了将效率引入,以及规模化的进程。

当然,我们会注意到,今天有许多互联网+服务的,比如说一些餐饮,或者是上门服务,那么这里的关键不在于,今天新的模式下,效率提升了多少,而是服务业效率提升很缓慢,或者内在规模化的特征比较难显现。比如说理发,你当然可以统一品牌,但是人们还是习惯就近剃头。

今天,中国农业开始集约化,土地流转、农房抵押贷款的试点,是在社会策层面逐渐放开了原来较为审慎的领域。同时市民消费升级,对农产品品质,无论是食品安全,还是口感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之对应,冷链开始迅速普及,这些都提高了农产品商品化的门槛。农业需要适度经营,才具有一定的竞争力。

当然,小农经营很重要的优势之一是,可以吸纳非常化的劳动力,家里的爷爷,当然不可能去找工作,但是平时也会照看一下田里的作物,那么这就是非市场化的劳动力,不计劳动力投放成本。不过,随着整体经济环境的提升,以及人口的老龄化,就业门路的多样化,非市场化的劳动力至少不像以前那么多了。农民的职业化正在成为趋势。

这个过程中,互联网将成为催化剂。娃哈哈崛起于80年代末、90年代初期,与之对应的是电视广告的迅速渗透,没有这一前提,也就没有迅速发展的快消品行业。互联网很适合农产品的销售,无论是2B,还是2C,互联网大大降低了经营体接触客户的成本,以及提升了保留客户的能力。

一亩田分析师认为,80后正在成为主流人群,这是说他们正在体现出复合优势,能够很好地将新的技术,包括很重要的互联网技术和传统领域结合起来。结论是在一段时间之后,互联网+农业将会涌现众多成功的创业者,成为创业的主战场之一。

中国乡村发现网转自:一亩田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