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资讯

声肥:为农业现代化插上技术的“翅膀”

[ 作者:仇锦明 王卓怡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6-03-16 录入:吴玲香 ]

——访北京玉佳明三态离子科学研究院院长、发明家仇锦明

民以食为天,农业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产业。去年十八届五中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是“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的集中体现,顺应了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内在要求。这几日,参加全国两会的代表委员同样在热议“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的“农业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的基础”这一问题。代表委员们一致认为,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实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化农业生产方式道路已成为解决中国农业问题的必然之路。为此,农业部此前已制定并实施了《到2020年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和《到2020年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大力推进化肥减量提效、农药减量控害,力争到2020年实现化肥和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这些文件和政策的出台,为未来我国农业发展指明了方向。

中国是农业大省、农村人口众多,必须围绕解决发展方式粗放、比较效益偏低、城乡发展不均衡、公共服务供给不足等现实难题,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引领农业新发展,以“提质增效转方式、稳粮增收可持续”为工作主线,大力推进农业产业结构优化,突出发展优势特色产业,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

物理农业:农业现代化的新型之路

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而耕地后备资源相对不足的农业大国,农业的增长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单产的提高。长期以来,我国通过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来提高农产品的产量,这一农业生产方式对解决我国粮食问题作出了巨大贡献,并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然而,由于长期过量使用化肥和农药所引起的地力衰退、环境污染、农产品品质下降,甚至危害人体健康等一系列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今年两会上,习近平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湖南代表团审议时指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农业政策改革和完善的主要方向。”要改变当前我国农业发展高产量、低质量的现状,离不开理念的颠覆和科技的支持,其中发展现代物理农业就是探索我国农业现代化的重要途径。

谈到“现代物理农业”,目前还没有一个确切的定义,较通行的说法是现代物理农业是当代高新的物理技术和农业生产相结合的产物,将电学、磁学、声学、光学、热力学等物理学通过一定的装备应用在农业生产中,使用特定的物理方法处理农作物和改善农业生产环境,实现农业生产环境防控,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达到增产、优质、抗病和高效目的的一种新型农业生产模式。现代物理农业的核心就是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消灭药物在农产品上的残留,促进农产品生产优质高产。与化学农业相比,物理农业具有显著的优势。它不仅避免了化学农业造成的地力衰退、环境污染、农作物品质下降和危害人体健康的种种弊端,与之相对应的是现代物理农业既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又可促进生产出绿色、无公害的农产品,在提高农产品经济价值的同时,也有利于人的身体健康,因此发展现代物理农业已成为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的新型之路。

声肥技术:让“对牛弹琴”生根落地

近年来,针对农业面源污染的关注越来越多,解决农业、农产品的化学污染成为当前农业发展的重要问题。数据显示,1979年至201335年间,我国化肥用量由1086万吨增加到5912万吨,年均增长率5.2%20122014年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农药年均使用量比此前同期增长9.2%。从中不难看出,由于当前农业产出与化肥使用的正相关效应,要解决农业的化学污染难度不小。为此,农业部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与方案指导农业生产模式变革,着力通过利用技术革命的成果,走现代物理农业之路。作为新兴绿色农业科学技术重要突破的植物声频处理技术(俗称“声肥”)就是物理农业科技发展的重要探索。

我国“声肥”研究领域专家、北京玉佳明三态离子科学研究院院长仇锦明认为,草木皆能知音,“对牛弹琴”也并不是痴人说梦。人类很早就发现,优美的琴音可以增加奶牛的产乳量,提高奶牛的生长能力。那么,同样作为大自然产物的植物,能否从声音里获得成长密码?

事实上,现代“声肥”技术来源于“植物经络学说理论”,是根据植物的声学特性,通过对植物播放特定频率的声波,与植物本身固有的生理系统波频产生共振,促使植物叶片上的气孔张开,增强对营养物质的吸收、传输和转化;同时通过促进细胞中线粒体产生更多的接受太阳能的载体——ATP,加快细胞分裂,提高光合作用效率;从而促进植物生长发育达到增产、增收、优质、抗病等目的。有研究表明,音频刺激可延长害虫发育期,增加其被天敌捕食的机会,或者使其无法生活在适合的季节,从而提高害虫的死亡率,减少虫害发生。目前,“声肥”技术已在国内外50余种农作物、蔬菜、花卉和果树上进行了试验、示范和推广应用,并在确保植物增产、抗病、减少化肥和农药用量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

农业现代化:新的革命、新的契机

农业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的基础和支撑,对于“三农”发展既是新机遇,也是新挑战。农业现代化的内容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也在逐渐丰富。当前,农业现代化不仅包括农业生产过程的机械化、水利化和电气化等,而且拓展到生产条件、生产技术、生产标准、生产组织和管理制度等方面。农业现代化的过程是推进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突破技术制约、化解自然风险、减轻资源压力和消除环境污染的过程。

仇锦明凭借自己多年从事高新技术研发的积累,创新提出了新的声波农业工程声波生物效应原理和产品设计方案,并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授权,将声波农业工程的技术开发从理论研究到产品设计方面的探索性工作向前推进了一步,打破了该领域研究停滞不前的状态,填补了我国在相关领域的空白。他发明的新型声波发生器通过力能学和信息学的交叉结合,克服了原有“声肥”技术的诸多缺点,达到了理论与设计的完美结合,为农业现代化插上了技术的“翅膀”。

面对当前我国农业发展的现状,仇锦明指出,我国土地资源相对稀缺,提高土地利用率是农业现代化的必然选择。而传统的化学品投入确实能够有效提高农产品产量,但化肥、农药和薄膜的过量使用却严重影响农产品质量和农田生态环境。这种高耗肥(药、膜)、高耗水、高耗能的农业发展模式越来越难以持续,而“声肥”技术解决了农业发展面临的困境。随着它的发展,相关的物理技术装备以及环境安全型农业设施的需求将带动农用电子、机械、建材、信息业的发展,同时将推动农业设施设计、建造技术的飞速发展,最终带给人类的是没有化学品危害的、生态的绿色食品生产农业,其经济效益、社会效益非常显著。

当前,世界农业正处于一个由传统的化学农业向生态农业过渡的时期,实现这一转型的主要途径有两条,即生物工程和物理农业。“声肥”作为物理农业科技发展的核心技术,是传统化学农业向可持续发展农业过渡的重要手段之一,完美契合了美丽中国建设和农业现代化的需求,必将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一场深刻革命。

(人民论坛记者王卓怡采访整理)

中国乡村发现网转自:人民论坛网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