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的餐桌》一书,讲述了两个“婚姻”故事。一个是作者拉乌尔和帕梅拉——一名有机农场主和一名植物遗传学家的浪漫婚姻生活;另一个则是两种技术——有机农业和基因工程的潜在“联姻”。
对于第二场“婚姻”,目前尚有较大争议,但作者以真诚和科学的态度娓娓道来:转基因农业和有机农业也许并非“水火不容”,“联姻”或是解决人类未来粮食问题的好方案,只要人们愿意放下盲目的害怕、无根据的抵触,而愿踏前一步去了解。
《明日的餐桌》是一本有趣的科学人文读物,探讨的是人类未来的粮食与食品问题。
在美国,转基因农业和有机农业代表了农业发展的两个方向。可是双方的支持者不仅截然对立,还经常互相“抹黑”。
加利福尼亚大学戴维斯分校的拉乌尔·亚当查克和帕梅拉·罗纳德夫妇在“有机界”和“转基因界”都非常有名。夫妻俩一个从事有机农业,另一个从事转基因研究,却“琴瑟和谐”,更因为他们的观点一致:应该让转基因农业与有机农业共同造福人类。
拉乌尔,61岁,从事有机农业种植和经营近30年,现任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以“社区支持农业”(CSA)为经营模式的校园农场负责人,是个身体力行的“有机派”。帕梅拉,54岁,植物病理学教授,转基因抗涝、抗病水稻研究领域的著名学者。
为了说明转基因技术和生态农业有机结合的可能性,帕梅拉从生物学的角度,分析了转基因植物在生态农业中能够发挥的作用及其原理,拉乌尔则根据自己的经验,提出了农业技术的应用受到限制,有机或常规技术束手无策,而转基因技术可能发挥重要的作用。书中的信息、数据、观点,都来自两位专家的日常生活,帕梅拉甚至在书中展示了以他们种植的作物为原料制作的美食,同时,也记录了发生在他们和学生、邻居、亲朋好友之间的关于“转基因食品是否对人类健康存在威胁”的争论。帕梅拉说,转基因技术遭到误会,主要是因为人们没有真正了解转基因技术的科学原理,这一项技术还没有到达目前最需要它的农民手中,并被他们合理地使用。
书中的话题切中当下的社会热点。其中之一就是人类未来吃什么?不少人害怕转基因食品,因为实际上人们并不清楚转基因到底是什么,对人类到底有无影响。本书即从普通人的焦虑出发,带领人们去了解有机农业和转基因以及传统农业是怎么一回事,这也正是本书的价值所在。而且,作者的态度兼具理性与感性,友好、客观而温和。
译者蒋显斌是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生态学的博士,他认为,《明日的餐桌》不仅让我们知道美国人在吃什么,怎么吃,以及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吃,更让我们清楚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的农业理想,安居乐业、丰衣足食的美好愿望,鸟语花香、风景如画的地球家园并非不可企及的理想,只是理想与现实之间,需要你我同心戮力。
中国乡村发现网转自:解放日报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