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已进入新常态,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便成为当前经济发展的大逻辑。在2015年中央1号文件中便以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为主题,对我国农业发展提出了主动适应经济新常态的要求。近日,在信投资本举办的2016年“新常态下的金融投资与财富管理”高峰论坛上,中国农业产业发展基金董事长吴文军表示,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增速趋缓,中央提出“三去、一降、一补”宏观调控方略下,农业也面临新常态。
第一,上下“两板挤压”“地板”不断抬升。“地板”指的是农产品的成本价格。农产品价格在不断提高由许多因素造成,一是劳动力的价格在不断抬升;二是土地的租金在不断抬升;三是农药化肥种子价格居高不下,而使用量却在不断提高;四是农技服务成本也不断提高。这四个方面的因素使得农产品价格越来越高。
“天花板”已被顶破。农产品价格全面飘红,部分农产品已冲开“天花板”,高于国际市场价格。一些主要农产品价格已高于国外到岸完税价,今天主要大宗农产品价格均高于国际市场离岸价。国内农产品价格倒挂状况愈演愈烈,持续蔓延,将成为常态,这种现象将严重影响农民种粮积极性,阻碍农业的发展。“地板”抬升,“天花板”下压使得农业生产空间越来越小。
第二,资源环境约束凸显。农业资源紧张,环境污染严重。中国农业资源最吃紧的有三大要素,首先是耕地,18亿亩耕地不足世界200亿亩耕地的十分之一,但是需要养活世界五分之一的人口,人均耕地是美国的十三分之一,是加拿大的十八分之一,甚至连印度人均耕地都是我们的1.2倍。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中国人的饭碗必须牢牢地端在自己手里,中国人的饭碗里必须主要装中国人自己的粮食。我国的土地质量越来越差,世界上最好的土地有机质含量12%,日本土地有机质含量10%,中国是0.7%,秸秆及人畜粪便还田被弃之不用,化肥农药的使用量越来越多,导致土地质量严重下降。
此外,吴文军还称,“互联网+”:农业电商产业升级全覆盖。他分析实现投资企业电商模式的全覆盖。2014年以来阿里、京东、顺丰等纷纷启动农村战略,撬开尘封已久的市场。为农村市场适应这一新趋势,中国农业基金对投资的每一家企业都提出了明确要求:或者构建自己的电商平台,或者搭载成熟企业的电商平台,实现线下销售与线上销售的捆绑与结合。目前,中国农业基金所投资的企业均有完善的网上销售系统,实现了电商模式的全覆盖。
构建“互联网+产业链”协作新模式。中国农业基金还与企业携手构建“互联网+产业链”的协作新模式,打通传统农业中的采购、生产和销售环节,在农产品生产、营销、云端服务方面最终让传统隔离的农业形成了完备的产业链,这种产业链已经在五六家基金投资企业中逐步培育。
中国乡村发现网转自:金评媒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