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资讯

“田田圈”直击行业和农民需求痛点

[ 作者:周鹏飞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6-01-15 录入:吴玲香 ]

一个农业互联网联盟,上线7个月即网遍全国,业界瞩目:在22个省/直辖市,拥有400多家县级加盟经销商、一万多家加盟店,开发和培训PCA(植保顾问)一万多人,服务农户超过1000万;旗下金融平台——农发贷,农业授信额度超18亿元,扶持耕地经营面积600多万亩。

田田圈这个互联网+农业新秀,如何后来居上?近日,记者走进深圳诺普信农化股份有限公司,探究田田圈的成长之道。

把切实为农服务作为根本发展思路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农业面临巨大机遇,互联网一定是大三农最好的效率提升工具。过去我们致力于做好农药产品和用药指导,现在要用互联网更好服务大三农,田田圈为新农人而生。诺普信集团董事长卢柏强对记者说。

记者发现,以为农服务为核心的底层思维,让田田圈走出了一条非主流的互联网道路。为什么说它非主流?在农业互联网被看做香饽饽的当下,优先做网站流量、扩张速度、企业利润才是主流。然而,田田圈在核心经营理念、运作模式和业务内容的设计上,却以服务为根本导向,把农民在生产中的痛点和需求放在首位,思考如何实实在在地为农民解决问题,功利性目的被排在了后面。干农村的事,一定是要做好服务。卢柏强向记者反复强调这一点。

诺普信研究院院长李广泽博士告诉记者,在欧美国家,拥有PCA&CCA(作物植保专家)的农技服务人员是植保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成立田田圈的初衷,是做出一个强有力的为农服务平台。

河南孟州市邦园植保科技服务有限公司是田田圈加盟经销商,公司总经理李红燕向记者坦言,以前公司基本只是销售农资,技术服务力量薄弱,为营销而搞的指导和服务,基本都是蜻蜓点水。但加盟田田圈后,公司发生了很大变化。邦园植保半年组织了几十场培训,聘任专职和兼职PCA,发展会种地的田哥田姐,技术服务能力得到提升。以前都是销售员做服务,现在我们光是专职PCA就有56人,其中硕士研究生1人,农业大专生8人,农艺师4人,土专家4人。服务能力提上去了,销售额也翻番了,今年达到了7100万元。李红燕从服务导向的田田圈模式中尝到了甜头。

贴近农村实际和农民痛点制定战略

多年来,我们坚持把到农村开农民会,做技术推广,作为企业的核心能力来发展。卢柏强对记者说。

诺普信做农药,坚持走进农村、深入农业、贴近农民的战略,这使其广受农民好评,连续多年获评《农民日报》主办、由农民读者投票评选的中国农民喜爱的农药品牌田田圈底层思维的发展战略,承继自母公司诺普信。

农村互联网不同于城市互联网,与互联网巨头相比,田田圈是有料的,那就是诺普信20年沉淀下来的优势基础资源和服务大三农的能力。卢柏强表示。

记者在农村采访时了解到,多数农民不能有效利用互联网,电脑和智能手机也主要作为娱乐和通讯工具。对于农民而言,线上推广的意义远不如线下的地面推广。此外,农资产品对使用方式的科学化、精确化要求也在提高,如果互联网电商服务能力欠缺,仅仅是价格上的优惠,农民不会买账。田田圈注重地推团队建设和技术服务能力培养,适应了农村互联网的特点。

当下,获得廉价高效的农资产品,得到准确科学的技术服务,是农民真实的渴求。农资市场价格混乱和鱼龙混杂,技术服务的欠缺和滞后,构成了我国农民种地的痛点。针对这种现状,田田圈以需求为导向,直击农民痛点:门店提供优质低价农资产品,汇聚大批作物专家和作物达人,线上线下为农户提供专业的服务;田田圈作物圈以作物品种为单元,连接相同作物种植者、专业PCA田哥田姐,使种植圈、服务圈、生活圈实现圈圈融合。

搭建互助共享平台化解电商水土不服

对于田田圈的定位,卢柏强这样概括,这会是一个实现开放、互联、共享的农业信息、商品、人才、物流、金融平台。互联网+农业是个万亿级的市场,田田圈要帮助新农人抓住其中的机会,创业创富。

据了解,目前的田田圈已经整合了几千种优质产品,融集了十几亿资金,连接了数百家企业,汇聚了几万名一流技术服务人才。各类农业经营主体可以通过平台实现互帮互助,共用共享全国各地的信息、产品、资金、技术、智慧。

记者发现,在田田圈这个平台上,农民可以买到低价实惠的农资产品,享受技术服务,降低成本、增加收入;对于农业专家、种植能手,则能够通过提供服务,让自己的知识和技能变现;好企业的好产品,推广的效率提升,销量和利润增加;经销商在这里卖农资,也避免了压货、赊账;社会中的闲置资金,投到农金圈里,年化资本收益率近10%

互联网的力量强,但在三农中用好互联网并不易;互联网带来的机遇多,但过程中的竞争和风险也大。田田圈互联网+农业的探索中,构建了以为农、服务、入村、互助为核心的互联网底层思维,化解了互联网进农村的水土不服,提供了一种发展农业互联网的模式。

我们认为干田田圈大三农互联网的路子是对的,充分利用互联网,农业不再落后,农民无比幸福美好愿景一定会在我们这代人手中实现。卢柏强这样对记者说。

中国乡村发现网转自:《农民日报》(2016011406版)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